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城更新中公共设施的更新关系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和城市空间的品质。基于空间生产的视角,从"利益-资本-权力"三要素出发,尝试构建旧城空间再生过程的分析框架。总结了南京大行宫地区文化空间更新过程的3个阶段,对应着3次空间分配过程,包括选址阶段的政策性分配、开发阶段的资本性分配、运营阶段的消费性分配。探讨旧城文化空间再生的机制,包括需求驱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资本增殖机制。旧城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应该由政府主导,公共利益是主要的更新目标,而专业群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旧城更新目标多元化,更新过程复杂化,空间类型多样化,旧城空间再生的重点应放在利益评估、资本整合和公共参与的体制完善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安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相冲突的矛盾,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题,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将传统建筑保护与地下空间的开发紧密结合,重点开发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3.
面对新时代的城市发展要求,探究城市空间深层的组合规律及其演化特征,是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历史城区科学保护的基础.文章引入空间基因的概念,以生物遗传的逻辑类比空间传承过程,通过"构成要素—组合模式—表现性状—演化特征"四步骤,解析哈尔滨历史城区的空间特征,强调其结构性与动态性.  相似文献   

4.
5.
空间生产视角下针对"市场型"中小城市空间演变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存在不足,这一类城市是中国城市化的典型样本,其中的资本权利逻辑亟待研究。文章基于对资本、权利两大要素城市空间运作逻辑的梳理,以黄岩城市空间变迁过程为实证,验证了理论的吻合性,并发现了"市场型"中小城市空间生产"并行"现象与理论"顺次"的差异,最后构建了权利资本要素预测空间发展趋势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郝杰  马航 《城市建筑》2011,(8):29-31
本文从外部动力以及内部机制两方面分析国外城市交通枢纽地区空间更新的内涵,并针对国内实际情况加以剖析,探寻国内城市交通枢纽地区潜在的更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老城区曾是吴江的核心区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松陵老城区和其他城市中失落的老城区一样荣光不在.当前对于松陵老城区的更新进展缓慢.文章从松陵老城区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空间生产理论分析了松陵老城区整体更新的现实基础并给出了相应的更新路径,以期为松陵老城区及其他相似老城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历史城区存在着人民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传统城区结构的打破和文脉断裂的现实情况。文章以文化基因为视点,以邯郸市的历史城区为主要个案展开考察,重点探讨历史城区中文化基因与城区保护更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邯郸历史城区的显性文化基因与隐性文化基因保护思路,以期为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旧城更新演进中的文化空间规划建设是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伦敦近百年的旧城更新历程中,泰晤士河南岸Coin Street片区的文化空间演进历经类型增多、分布变广的过程;从社区教堂点状分布,发展成为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多类文化空间网络化分布。进而从文化定位、格局建构、空间培育、治理主体、民生保障、技术支撑六方面总结文化空间建设经验。就中国现阶段旧城更新中的文化空间建设带来重要启示:文化空间的生长是旧城更新的内在动力;文化空间与旧城更新的互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挖掘旧城精神文化内涵,注重文化空间的物质建设和感知性、体验性提升;加强文化空间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将文化空间的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结合。  相似文献   

10.
韩炜  田玥 《城市建筑》2013,(8):203-203
文章以城区内主要轴线大街——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轴线沿街建筑的发展及现状的描述及评析,探讨城市建筑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以期对城市建筑风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规划作为案例展开探讨,指出现行土地再开发机制遵循的是谋求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市场原则,其实质可以抽象为"政府—开发商"的单一向度关系,导致旧城土地特殊的公共属性被忽视,以及社区居民被排除在决策程序之外。为此进而提出了实现旧城更新规划与土地再开发机制相协调的变革构想,包括:建立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部门的联合干预机制、赋予社区组织优先参与旧城土地再开发的权利、以旧城更新规划为导向修正土地再开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背景下,儿童面临公共空间缺失、社区活动场地同质化等问题.其中老旧社区是儿童友好城市构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武汉近代里分社区是西方建筑文化与武汉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承载了武汉大量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是武汉城市个性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选取武汉市近代里分社区作为本土化研究对象,通过对里分社区儿童及家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儿童视角创新社会治理,盘活存量、赋能旧城更新已经成为当下城市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该文从儿童行为特征出发,以贵阳市旧城电台街为研究地,采用GIS场景量化分析法解析儿童在旧城街巷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儿童行为特征的旧城街巷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从安全性、可达性、趣味性、环境特性四个维度展开评价,针对耦合关系下街巷空间存在的弱势指标,分别从点、线、立体三种空间类型展开在地性的空间更新研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旧城街巷空间微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9,(18)
笔者以旧城公共空间更新为研究对象,阐述旧城公共空间更新活化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论述旧城公共空间更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旧城公共空间更新活化的方法路径。希望以此篇论文为同行业者提供借鉴和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集镇公共空间是承载镇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核心空间,也是展现新时代乡镇风貌与共同富裕成果的重要窗口。现从场景营造视角出发,在场地、场所与场景三个维度参照下探索乡镇公共空间更新改造场地价值发掘、人本场所建构、场景活力塑造策略。并结合新昌县儒岙镇共富风貌驿设计,系统阐明了更具特色、更有温度的集镇公共空间更新路径,可为当代集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连近百年来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变化过程的分析,归纳得出自1899年以来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殖民统治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二是消除阶级、阶层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三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分异。通过对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居住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主要可分为五大层面社会制度、市场经济,技术变革、城市管理、居住心理。  相似文献   

17.
前地是澳门历史城区贮存和浓缩历史事件、引发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和社会价值。文章首先解读前地可持续更新的重要内容:传统肌理的恢复、步行体系的设计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其次论证打造地方身份、面向社会机遇和维护商业多样性是历史城区公共空间成功复苏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我国历史城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若彤  郭旗  谷梦  李昊 《室内设计》2021,(5):98-103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进 入以人为本、提质为主的城市更新新阶段。 国内传统菜市场作为一种存在广泛、表现多 元的日常性公共空间,既承载了市井记忆, 又是城市发展的痛点。众多“网红菜市场”空 间优化尝试应运而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 注与讨论。梳理近五年来国内传统菜市场更 新研究的进展,从日常与非日常生活交集的 角度出发,思考菜市场1.0优化转型的得失, 再从空间、文化与社会层面剖析转型后的新 问题,基于国内外经典的更新项目的经验,思 考菜市场2.0的再提升。  相似文献   

19.
杨琨 《城市建筑》2021,(15):104-106
进入存量发展时代,我国城市中的内城社区更新治理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随着空间权力观念的转变和市民社会的崛起,过往只注重自上而下的社区更新的治理方式逐渐受到质疑.文章借助城市政体理论的分析框架,以西安明城区内的回坊为例,揭示出内城社区更新治理的问题表征,并分别从参与更新治理的政府、市场、社会3类政体角度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户宅院是乡村手工业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探讨其与手工生产的关系,优化其空间环境,对加快乡村手工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关中为例,通过文献调查、田野调查与归纳分析,将乡村手工艺按生产空间类型分为开敞空间型、专有空间型、多空间复合型三类,剖析对应典型户宅院的空间构成、空间规模、空间特色与生产生活的规律,总结空间问题,提出兼顾农户与游客需求,以门房、过渡空间、院落等特色空间为抓手的微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