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曲率体属性在碳酸盐岩生物礁储层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自普光和龙岗礁滩气藏发现以来,碳酸盐岩礁滩气藏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在对碳酸盐岩生物礁储层的研究中,如何识别、刻画生物礁是地质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生物礁等地质异常体的存在会使地层的岩性产生横向不均匀性进而导致地震反射信号的变化。在对四川盆地J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研究的实践中,应用曲率体属性分析地震道之间反射振幅的细微变化,能够很好地体现反射界面的弯曲程度,精细地反映生物礁的展布及刻画其内部结构,为进一步研究生物礁有利储层提供了帮助,同时可以为类似地区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纵向上多期次叠加,内幕结构十分复杂,精细雕刻难度大。在实际开发生产中研究生物礁内幕结构可为井位调整优化和井轨迹设计钻遇优质储层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单井相识别生物礁发育层段、地震模型正演建立地震响应模式、古地貌分析、地震属性优选、储层多参数定量预测进行礁平面展布研究,并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礁体内幕精细雕刻,形成了一套针对生物礁储层内幕结构的精细雕刻技术。应用该技术对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储层进行开发井位部署及井位优化调整,大大提高了优质储层的钻遇率,后期钻井预测厚度的符合率达88.6%。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勘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石物理分析、模型正演、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孔隙度预测等多种物探技术,逐步实现识别生物礁、确定礁体发育区域及主体位置、精细描述生物礁空间展布及品质的目的。研究表明兴隆气田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储层为低速低阻特征。X1井区南部为生物礁主体,厚度最大。X1井区东南部孔隙度较大,厚度较大,不过构造相对较低。开发本地区的气藏时应综合考虑储层厚度、储层物性以及构造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川东-渝北地区长兴组发育有台内海槽(深水盆地)、台地前缘缓斜坡、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和开阔台地4个相带,其中环绕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发育的台地边缘礁、滩相地层为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层段,储层岩性主要为礁、滩相的结晶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较大和物性较好等特点。以沉积相分析为依据,以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为技术方法,通过已知礁、滩体的岩-电转换测井相响应特征与地震反射和地震属性分析,建立了礁、滩相白云岩储层的测井相和地震相模型.确定地震剖面中的烟囱效应是寻找礁、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气藏的有效标志。在此基础上,以建立的礁、滩体地质模型作为预测有利相带的地震反演约束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预测有利生物礁、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区及白云岩厚度分布图。圈定出有利储层发育区的优选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
川北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顶部生屑滩岩溶储层受古地貌、生屑滩发育程度及岩溶作用等控制,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精细刻画优质生屑滩岩溶储层分布对该区茅口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井-震标定基础上,根据实际沉积微相相序组合,建立了生屑滩、生屑滩叠加岩溶缝洞2种储层正演模型并模拟总结其地震响应特征的变化规律,建立生屑滩岩溶储层地震识别模式;在单井岩性、测井相和地震波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和古地貌确定生屑滩发育优势相带;利用波形分解与重构技术去除茅口组顶部强反射界面影响,突出生屑滩储层信息;利用相控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确定生屑滩储层厚度;结合分频数据体裂缝预测结果圈定优质生屑滩岩溶储层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表明:茅口组顶部生屑滩岩溶储层具有"低频、强振幅、宽波峰"反射特征,3个生屑滩平面上呈北西向分布于工区西南部缓坡坡折带,滩体边界清楚,位于古地貌高部位,储层厚度大,网状微裂缝发育,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相吻合,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依据前人资料总结生物礁储层的沉积特征,利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认为生物礁顶面振幅减弱,底部反射振幅稍有减弱并伴有轻微下凹,即出现廷时效应;两侧具有地层上超的反射特征,礁核内无反射、短轴状反射或杂乱反射.根据地震异常和瞬时相位特征圈定生物礁储层形态和范围,利用顶底时差估算其厚度;利用波阻抗低值异常特征可以进一步验证生物礁储层的存在.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3000km2范围内进行生物礁储层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定了部分钻探目标,同时也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滩坝砂体空间分布非均质性较强、厚度薄,常规储层预测方法无法精细刻画其特征.针对该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的地震相分析技术获取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变程、方向、规模等表征参数,将沉积模式和地震相引入地质统计学反演中进行变差函数的分析,在提高垂向分辨率的同时弱化随机反演井间结果的不确定性,最终实现对滩坝薄砂体的高精度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九龙山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二段在天然气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井下钻探资料显示飞仙关组二段(简称飞二段)发育多套储层且主要集中于飞二上亚段,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岩性、物性复杂多变,储层厚度较薄、钻井较少,难以明确鲕滩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制约着该区天然气勘探进程。针对川西北九龙山地区飞二上亚段鲕滩储集层,利用井下储层特征及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鲕滩储层反射特征,再利用正演模拟,建立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明确该区鲕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为弱振幅—断续反射;通过采用层拉平印模法恢复飞二段古地貌,结合地震相分析及地震振幅属性特征,确定了鲕滩体发育有利相带分布特征。在有利相带分布的基础上,利用以相对阻抗为主的调谐振幅反演及波形差异反演方法对储集层空间展布进行精细预测,明确了储集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同时对鲕滩储层厚度及裂缝发育进行了预测,其储层厚度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较为吻合,证实了该预测方法在该地区具有适用性,并根据裂缝发育、波阻抗值小于1.6×106 g/(cm2·s)、储层厚度大等指标进一步圈定鲕滩储层有利发育区,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
元坝气田长兴组超深层缓坡型礁滩相储层精细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埋深达7 000 m左右,生物礁滩规模小、分布分散,储层薄、物性和连通性差,加之气藏具有复杂的气-水关系和高含硫化氢、二氧化碳,其开发属世界级难题。为实现该气藏规模、有效开发,作者创新和集成一系列技术,对生物礁滩储层及其内部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首先,在该区层序划分、沉积微相研究和现代礁滩相研究、成岩作用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礁滩储层发育模式。第二,以此发育模型为指导,开展测井储层识别与物性评价,进而井-震结合建立正演地质模型,利用地震敏感属性提取及反演方法,预测了储层平面展布。第三,采用地质约束、地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剖面识别、平面约束、三维边界雕刻、礁滩体连通性检测和三维精细雕刻,精细刻画了生物礁滩储层空间展布。最后,分析了生物礁体之间的连通性以及优势储层空间分布情况,总结建立了该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3种主要结构模型,为元坝长兴组气藏开方案编制与开发井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生物礁储层物性较差,岩石类型主要为各类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溶)孔,其次为不规则溶孔及溶洞,储层类型为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程度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优质储层横向上主要分布在生物礁礁顶和礁后,纵向上主要分布于礁盖。根据生物礁储层发育分布特征,形成了以生物礁模型正演为基础,结合多属性融合地震预测技术,精细刻画生物礁空间展布规律;以沉积微相为约束,在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基础上进行伽马拟声波反演,祛除反演成果中的低能泥灰岩陷阱;以生物礁储层分布模式为驱动,开展相控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提高薄层识别及储层厚度预测精度的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并较好地应用于元坝长兴组生物礁气藏产能评价中。  相似文献   

11.
依据阿姆河右岸AS 区块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组不同岩性段的地质特征和电性特征,建立了生物礁的地质模型,通过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生物礁模型的地震响应。研究区生物礁模型正演的地震响应特征为丘形和透镜状反射,礁的边缘反射波常出现上超及绕射地震反射现象,反射波有向上穹隆冲顶现象,生物礁顶部反射波为波谷弱反射,振幅变弱,波形不连续;生物礁反射波内部为杂乱或者弱反射,反射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的连续性与围岩有较大的差异,生物礁内部与两翼地层相比,反射波反映的厚度明显增大。这与本区含生物礁井的过井地震剖面特征一致,从而可根据生物礁正演模拟结果识别生物礁的地震特征并建立生物礁识别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模型正演研究,结合储层实际地震反射特征,依据碳酸盐岩岩溶储集体的形态、规模、组合形式、距奥陶系风化面距离等多种影响因素,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识别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总结出了不规则地震反射结构、串珠状强振幅地震反射结构、弱振幅低频地震反射结构三种储层地震识别模式,并对每种识别模式和三者之间的组合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时频分析、反射强度、波形分析技术,依据对缝洞体空间分布研究及实钻的溶洞统计分析结果等资料,以缝洞单元划分结果为约束条件,对三维缝洞储集体的有效空间分布进行精细刻画,并求取视体积。初步探索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定量预测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依据钻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鲕滩储层的沉积特征,利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在岩性模型正演的地震记录中提取各类属性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孔渗性鲕粒滩,最大振幅异常偏大,地震剖面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内中强振幅的“亮点“反射是该区鲕滩储层存在的重要标志。对地震资料进行振幅归一化标定处理后,拾取并计算与储层相对敏感的地震属性,并建立有关厚度—振幅、孔隙度—波阻抗的量板关系。利用鲕滩储层地震反射的强振幅特征圈定其分布范围并估算其厚度,利用鲕滩储层低波阻抗特征预测其孔隙性。应用该方法研究TNB构造区的鲕滩储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应用随机介质正演模拟刻画深水区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A区块深水区钻井少,储层刻画难度大。本文基于深水区地质沉积相分析成果,利用深水区地震资料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地层结构模型,结合波阻抗反演结果及地震属性特征,建立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建模方法对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内部的孔洞、裂缝进行精细刻画。运用"交"、"并"算法将储层结构单元与随机介质模型结合,建立符合地下实际的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地质随机介质模型,应用正演模拟、常规处理和相似性分析技术,获得与实际地层最接近的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和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15.
礁滩相油气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南方生物礁分布相当广泛,但是礁滩相储层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难点。本文根据地震波在含礁滩地层中的传播特性,提出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和波阻抗反演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礁滩相油气储层预测。时频分析技术在横向上能够清晰地刻画储层的分布,而波阻抗反演在纵向上具有刻画储层范围的优势,因此将两种技术相结合能够精细地刻画礁滩相储层横向和纵向的分布及油气富集的位置和范围。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盆地A油田礁滩灰岩储层超薄、横向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孔、渗关系复杂,加之海上钻井资料少、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低,导致低渗储层甜点评价难度大。为此,建立了物探-测井-地质一体化定量解释薄层灰岩低渗储层甜点的技术对策。针对灰岩速度异常、厚度小、横向变化快等复杂油气藏,结合全波形反演的浅中层速度建模和网格层析中深层速度建模方法,利用反射波和折射波能量更新速度模型,减少速度误差,有效改善了成像质量,从而确保相带划分精度。基于孔隙形态因子校正技术优化复杂灰岩孔、渗关系,直接使用稳定的地震反演弹性参数解释渗透率,从而将渗透率解释模型向三维空间扩展。对于薄层、少井条件的地震资料反演,首次运用综合一维测井岩相和二维平面相联合嵌套约束的分级相控叠前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定量表征了礁滩灰岩油藏低渗储层甜点。结合地震数据及反演结果精细解释了礁滩体层位,将灰岩层段分为致密碳酸盐岩台地、生物滩、下部生物礁以及上部生物礁共四个研究单元;认为灰岩低渗储层甜点局部发育,主要分布在1井以北、2井以南的礁滩主体部位。  相似文献   

17.
油气藏开发阶段以储层构型为代表的储层精细研究中,细分小层、砂层组及单砂体的精细展布刻画需要在次级等时沉积界面的控制下进行。对于次级等时沉积界面对应的地震层位的解释,受传统思维的制约,选择波峰或波谷进行追踪,忽视了横向上岩性或岩性组合的变化,造成井点处小层地震时间厚度在纵向上比例不协调、井间小层内单砂层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储层楔状模型、薄互层、不同孔隙度储层模型等地震正演反射特征为基础,阐述了小层顶界面受岩性、岩性组合、厚度、物性等变化引起地震反射波相位的变化,证明了等时沉积界面对应地震界面相位变化的客观性。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油组界面及地层厚度的变化,以井点标定为基准,以同一地震相位追踪为原则,实现井点纵向上时间厚度与深度厚度的一致性,保证砂体纵向分布位置的客观性,进而实现储层精细构型,科学指导油气开发,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南海周缘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的储层之一。珠江口盆地A地区受地震资料品质低和有效储层刻画手段弱的限制,准确表征该区礁、滩相储层的分布特征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次研究基于拓频处理后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稀疏脉冲反演、物性反演和三维可视化组合等技术,有效预测并刻画了该区礁滩型储层的空间分布,并结合钻井资料揭示了油水界面关系,对礁、滩体油藏的储量进行了准确计算。目前基于本次研究获得的有效储层定量描述结果部署的评价井获得了工业油流,并且储层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较好,证实了本次研究采用的技术方法对薄层礁滩型储层预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论文还分析了沉积相带、四级海平面下降引起的淡水淋滤溶蚀作用与礁滩型储层发育具有密切的相关,而风向是影响生物礁相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另一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旭光 《石油物探》2012,(5):493-501,423
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油气勘探前景良好,但目的层埋藏深,储层非均质性强,纵、横向变化快,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清晰,预测难度大。为此,应用该区测井数据和岩心、录井等资料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利用交会分析技术分析了储层与围岩的岩石物理特征,通过地震属性提取与模型正演,研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确定了波阻抗、振幅、振幅变化率、相干等地震属性参数为储层预测的敏感参数。其中波阻抗对储层物性的变化比较敏感,对规模储层有较好的反映。10m以上的溶洞产生强振幅串珠状反射,利用常规地震数据体提取振幅及振幅变化率可以进行有效预测;有一定厚度、规模的裂缝型、溶孔型储层能引起地震振幅的明显变化,利用常规地震数据体提取振幅及振幅变化率、相干属性,结合波阻抗反演可以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0.
川西北剑阁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具有埋深大、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地震反射多变和勘探难度大等特点。岩心观察结果表明,生物礁呈多期发育特征,优质储层多发育于晚期礁盖白云岩中。利用钻井及测录井等资料,建立精细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出剑阁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及礁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不同礁储层发育条件对地震响应的影响,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生物礁及礁储层地震识别模式,认为储层厚度及储层纵向发育位置是影响生物礁地震反射模式的重要因素。采用地质-地震紧密结合的研究思路为四川盆地礁滩气藏地震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