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科学化设计研究范式的建成环境主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雷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6)
介绍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涵义及其对建筑理论研究的意义,认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是一种科学化的设计研究范式.通过剖析美国圣·迭戈儿童医院康复花园的评价案例论证了上述论点,并据此讨论了设计研究型主观评价方法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设计决策分析——结合珠海莲花路商业步行街环境评价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设计决策内在特征以及我国目前设计前期研究状况看,建成环境主观评价对设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建筑设计质量都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珠海莲花路步行街环境评价个案,详细讨论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运用于设计决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湖州余家漾公园为例,对公园建成环境主观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居住区公园SEBE评价的一般模式,从评价与设计过程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了主观评价如何增进居住区公园设计质量,从而优化居住区公园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5.
高教园区建成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学校园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投入。本课题运用环境心理学、人居环境科学等多种方法,依托计算机、互联网络等多种新技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教园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为高教园区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辅助手段和反馈机制,并为公众参与规划设计提供信息共享、意见交流和共同参与的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是重视使用者价值的研究方式.是促成环境评价实现的工具。本文正是基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束河古镇的建成环境为例对建成环境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探求一种适合于旅游区配套设施评价的方法和程序,是对旅游配套区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一种尝试.并在研究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上海济光学院学生活动中心项目规模约7000m^2,主要包含了文化、娱乐、办公、会议、展示等多项功能内容.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师生课余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该文从校园空间环境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整合”、“交流”与“认同”——三个核心设计理念的阐释和空间策略及单体设计分析等三方面对该项目的建筑方案设计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旨在倡导一种从建成环境分析入手,注重新建筑与建成环境的联系,尊重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方式与心理需求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及探索如何以空间的方式促进使用者心理、认知、情感、文化等高层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区建成环境感知深刻影响居民的空间行为和空间体验评价。本研究基于眼动行为实验范式,招募大学生受试者观看高、低活力的北京市区街景视频,并采集眼动数据和量表分数,利用图像语义分割和因果推断建模,探讨场所尺度的活力和个体尺度的人际信任两种因素对建成环境感知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场所活力与人际信任对环境恢复力、社会性视觉偏好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场所异质性;同时,对视觉行为的作用则具有场所同质性和协同性,场所与人格特质匹配时,视觉加工和搜索负担减弱,引发注意的兴趣点增多。本研究证实了人格和环境对于城市街区建成环境感知的交互作用,对未来的街区个性化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介入性评价方法研究:广州某居住小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广州某小区的使用后评价案例为依托,运用非介入性评价方法进行主观评价的技术问题。研究的目的一是从主观评价方法学的大背景去讨论非介入性评价方法的应用技术,促进主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研究;二是利用评价获得的反馈信息来优化该小区以后各期的建筑设计:最后从方法学的角度摸索出一套以建筑管理文档为基础,以探索性研究、研究设计、文档编录与分析三大技术模块为核心的非介入性评价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中对环境与犯罪预防设计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归纳,首先对建成环境与犯罪之间的基础理论——CPTED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其次依照CPTED对建成环境的影响分三个不同策略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在全球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与建筑的运行和使用相关的能耗增长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和分析城市建筑能耗的特征和影响因素,预测其在未来的城镇化过程中的趋势,是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和城市规划从业者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本文从介绍建成环境入住后评价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入住后评价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并指出将入住后评价方法应用于城市建筑能耗的模拟和预测可使预测结果获得微观实证数据支撑,并有效降低模拟预测模型的不确定性,使预测结果更科学。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当前岭南9所高校12栋教学建筑进行整体舒适状况实证研究,籍此建立环境舒适性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并计算准则层、子准则层的因素权重。借助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系统的评价分析过程条理化、层次化和数量化,提出应用于岭南高校教学建筑舒适性研究的量化评价工具。本文结论可应用于同类评价客体的舒适性描述、解释与诊断,从而较为全面、客观地描述特定评价对象环境实态,并可较为方便准确地实现对不同评价对象的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