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积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完善绿色建筑建设及评价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形成完备有效的绿色建筑发展推广机制:政府投资的项目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使用,城市新区、  相似文献   

2.
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近日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中心是中新生态城内建成的首个绿色建筑,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建造。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日前出台规划,中新生态城将强制性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所有建筑都要建设成为绿色建筑。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中新生态城将在绿色节能建设方面做世界的”楷模”。这里要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为重点,重点实施建筑节能,形成新型的资源综合利用体系.锁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4.
从4月份召开的天津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技术论坛获悉,按照中新两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受建设部和新加坡国家建设局的委托,天津市建委负责组织编写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即将发布实施。根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编写《技术细则》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05年3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绿色建筑建设实践、绿色建筑系统研究等工作。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正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引领绿色建筑,建设生态文明。从2005年至今,建设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引领绿色建筑的技术文件:2005年10月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3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8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一连串标准、细则的出台,凸显了中国政府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道路上的强势姿态。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行业建没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为积极引导和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发展,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住建部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中,决定开展2015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评审工作。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负责组织本地区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申报。申报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单位应严格按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建设部组织相关单位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印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并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上述标准和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标识工作已开始步入正轨,为绿色建筑的示范、推广和评奖工作提供了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需求的提高.“绿色建筑”一词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很喜欢打的一块金字招牌。小区弄点园林景观.种点花草树木.就敢以“绿色建筑”自居.并大肆进行市场炒作,诱导消费者.结果使消费者对何是绿色建筑难辨真伪.也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次发布有关绿色建筑的综合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实施.给真正的绿色建筑一个权威的评价标准.也将终结伪绿色建筑对房地产市场的不良影响。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发展.针对读者关心的标准实施中的若干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编、中国建筑科学院王有为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建设部与科技部日前签署《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传播绿色建筑理念、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等领域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增强标准在绿色建筑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导向作用,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中心组织,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两家单位主编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于2007年8月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编的《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送审稿)日前在北京通过专家审查委员会审查。审查委员会高度肯定了《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认为《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和进一步推进绿色商场建筑评价工作,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总体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日前,广东省东莞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通知》,决定对全市符合特定条件和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新建建筑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并鼓励城市发展新区按照绿色生态城区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根据《通知》,按照绿色建筑要求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设绿色  相似文献   

14.
6月起,北京市新建建筑要基本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标准。据介绍,北京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新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居住建筑节能75%的目标。按照《方案》要求,自6月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光明新区绿色新城建设目标,全面实施《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结合光明新区实际情况,项目在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在建设费用的控制范围内.争取更多地体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理念,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保护环境与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辨证关系,结合深圳的地域特点,遵守经济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在实现策略和专业协作上符合整体性原则,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国办1号文件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国家层面对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深圳市迅速贯彻落实并加快推进早已启动的绿色建筑相关综合政策立法进程。同年1月.市长许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所有新开工建设项目在全国率先100%推行绿色建筑标准。为落实这一决策要求.在同步推进绿色建筑政府立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已于2006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全文强制的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出台及实施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而日前建设部专门为《住宅建筑规范》、《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召开发布宣贯会.更让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为此.我刊专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住宅建筑规范》编制组组长袁振隆。  相似文献   

18.
《城乡建设》2022,(3):48-49
一、循序渐进,推动高品质绿色建筑发展 (一)加强制度保障,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发布实施《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规定所有建筑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普及.修订发布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城区规划建设标准等建设标准,将建筑节能标准有序渐进提高至75%.2021年,针对新...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2,(3):13-13
自2月10日起,按照广州市《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要求,全市使用财政资金和国有资金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项目(含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白云新城等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以及其他相关重点项目,凡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全面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20.
政策和技术同步推进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近年来,武汉市绿色建筑在探索与实践中向前发展,2009年以来,武汉市结合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把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一项重大举措. ●启动 2010年以来,武汉市先后颁发了《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试行办法》(市长令)、 《市城建委关于认真做好〈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 《市发改委关于武汉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和《市国土规划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规划方案节能专项审查的通知》等,形成了一套适合武汉市实际的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同时,组织专家先后编制出台了《武汉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规定》、 《武汉市绿色施工规定》、《武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规定》、《武汉地区发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实施指南》、 《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技术标准,初步建立了绿色建筑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