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正旺 《中国园林》2020,36(1):75-80
针对已完成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规划进行反馈调查,分析校园生态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的实施效果,提出对总体格局进一步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改进措施。即以最优景观格局理论对校园进行格局优化,以景观生态效应理论建设生态廊道,采取紧凑式建筑布局减少建筑占地,在规划设计中保护并利用多种景观边界。以栖息地保护为核心,通过修复校园自然景观要素、重建部分栖息地以及引入城市农业等措施,将校园生物多样性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2.
风景区农业转型的现实性与风景资源保护的紧迫性需要统一协调,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市场化、景观化调整,形成市场导向的生态农业景观,促进风景资源保护.以合肥紫蓬山风景区生态养殖园为例,探讨农业转型与风景资源保护的规划设计途径.探讨了如何将生态化发展的理念落实到生态养殖园规划设计与实际建设中,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产业生态群落、生态系统管理、生态链节点生态设计策略等生态养殖园策划、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少琳 《中国园林》2005,21(8):79-79
本书阐述了观光采摘园发展背景、规划原则、规划内容、景观特性,对城市化的动力源——人地关系作了探讨,指出了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和建设。并结合近3年来在北京所规划设计建设的观光采摘园的具体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谷康  李淑娟 《规划师》2012,(1):45-50
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是一个多要素的、动态的、交叉性的综合规划,以系统性的思维、因地制宜和动态规划的原则,从人的需求、农业生产和地域资源三个角度对地域农业规划、农业旅游规划和地域景观规划进行整合。无锡观光农业园在规划过程中结合苏南独特的地域资源,坚持"以农为本",进行地域农业规划;以观光旅游为发展目标,进行农业景观规划和地域景观规划,在营造出良好的农业园景观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园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按照世界遗产精神与评价标准,京西稻的遗产价值包括:体现了农耕文化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根基,证实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南北交流,证实了中国农业景观与园林艺术的交融,据此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文化性"与"生产性"结合的特点。再结合京西稻的遗产价值与现状分析,从宏观保护策略和微观格局调整2个层面提出具体的保护与规划建议。最后,总结归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的思路与框架:以遗产的价值和现状为依据,以解决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时间、空间和主体间的矛盾为核心,通过协调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文化性"与"生产性"的统一,从而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长久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大大提升,而且介入设计过程的阶段前置,在整体规划初期先确定区域的生态格局、规划布局、景观体系,这也正是"蔓藤城市"的一个价值取向。我们听到过很多城市发展理念,可惜大多数是昙花一现,我们希望"蔓藤城市"不是一个乌托邦,能够真正得到实践。这次研讨分享,我希望以从业多年的经验,从当代景观角度在理论和技术方面探讨"蔓藤城市"的落地条件。"蔓藤城市"与当前城市发展的生态景观导向"蔓藤城市"的提出适应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更有利于景观体系更多地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设计施工均体现了"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的主旨。在分析基地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园博园"北掇山、南理水、中织补"的总体规划结构,并针对本届园博会5项特色专项规划,即金口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规划、园区植物景观体系规划、海绵园区规划、园区展园体系规划、生态环保及废旧材料再利用规划5个方面,进行具体解析及探讨,分析如何结合地域环境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并提升场地景观,以期为类似的园区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探索园林行业发展新方向、倡导城市生态发展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设计施工均体现了"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的主旨。在分析基地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园博园"北掇山、南理水、中织补"的总体规划结构,并针对本届园博会5项特色专项规划,即金口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规划、园区植物景观体系规划、海绵园区规划、园区展园体系规划、生态环保及废旧材料再利用规划5个方面,进行具体解析及探讨,分析如何结合地域环境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并提升场地景观,以期为类似的园区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探索园林行业发展新方向、倡导城市生态发展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景观概念,分析了山城滨江地带的自然特质和形态特征以及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威胁,并根据生态城市理论和当代景现设计学原理,在建构山城滨江地带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城滨江地带景现规划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景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性框架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提出的"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即是强调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不同领域中的有机联系,同时"大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注重整体连贯的设计流程,本文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对这种规划设计流程进行说明.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文章预测区域性景观生态规划、综合性地产发展项目、城市公共空间项目、社区居住环境、公园及娱乐设施项目、旅游度假项目将成为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当代社会思想和关注热点,结合湖南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文中简称"临港新区")总体规划中景观规划的专业实践,分析了滨江、临湖与丘陵相间地带的自然特质和形态特征,以及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景观威胁。根据生态城市理论和当代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反规划"创新手段为途径,以建构"山、水、绿、城"景观特色和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提出了多种特殊自然资源集合型城市新区景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景观为切入点,探讨煤矿塌陷区规划中景观策略的综合效应及技术手段,从应用方法上为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结合山西司马矿景观生态规划实例,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提出了煤矿塌陷区复合生态系统恢复的景观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是一个多要素的、动态的、交叉性的综合规划,以系统性的思维、因地制宜和动态规划的原则,从人的需求、农业生产和地域资源三个角度对地域农业规划、农业旅游规划和地域景观规划进行整合.无锡观光农业园在规划过程中结合苏南独特的地域资源,坚持“以农为本”,进行地域农业规划;以观光旅游为发展目标,进行农业景观规划和地域景观规划,在营造出良好的农业园景观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园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地铁站点广州天河公园站为载体,针对巨大的交通枢纽设在公园内,从公园现场具体问题和公园的总体环境品质出发,对植物景观、道路景观、水体景观、公共配套设施景观、建构筑物景观、文娱景观等多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交通枢纽与公园绿地融合的规划设计思路。规划思路从交通、生态、空间3大方面展开思考,打造园中城市,城中公园,最终实现城园共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但存在集聚性作用不明显、规划零散无序的问题,专类园的应用意识欠缺便是集中体现之一。该研究结合江浙地区观光农业园区的实地调查和园区规划设计实践,首次提出了"农业专类园"的概念,并根据服务形态将其分为4个类型,即景观游赏型、娱乐参与型、科普教育型和生产展示型,进一步阐释了各类型的涵义、特点和应用方式。农业专类园的应用,对于提升观光农业园区的整体游赏品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珠 《山西建筑》2008,34(3):49-51
介绍了景观形态思想及其发展,探讨了景观形态学的基本问题和设计语言结构,阐述了景观形态规划模式的思想精髓,研究了规划设计中的景观形态模式,分析了景观形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以实现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设计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空间的扩张却忽视城市品质提升的问题。生态城市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国,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基于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提出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并探讨赣州市蓉江新区生态规划建设的策略,为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北京颁布了《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截止2017年,北京已建成健康绿道逾700公里。本文在对"三山五园"绿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绿道规划、景观特色、生态优先、交通配置以及设计落实等方面对北京绿道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意在凸显绿道在休闲游憩、保护城市生态格局等方面的复合型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传统大学校园景观改造更新规划应在创新精神的当代意识前提下,不否定历史和传统,尊重自然,遵循历史空间格局为原则。设计师应摒弃浮躁、无本之末、就形而形的设计,应具"寓言以行教化之礼"的内涵。以武汉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规划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校园门户区域景观中体现表达历史感和厚重感。  相似文献   

20.
渭北高原地处陕西关中地区北部,黄土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地貌特征独特。观光农业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开发模式,是实现农业产业升级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景观规划设计和发展模式主要依托于乡村,并受乡村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陕西省乡村旅游关注民风民俗,但风格雷同缺乏差异化发展,依赖区位及交通优势而忽视自然地理地貌的提炼和表达,对乡村景观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土地的景观生态功能和景观格局等重要因素缺乏考虑,相关研究更多侧重于村镇整体规划设计,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的旅游景观规划较少。以绿川农业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渭北高原地域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