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众所周知,在油田开发中后期,辫流带内部构型单元及渗流屏障对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故仅表征清楚复合辫流带的分布已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特别针对工区辫状河沉积砂体连片分布的情况,急需开展辫流带内部储层构型表征,主要包括心滩坝和心滩坝内部构型单元两个级次。  相似文献   

2.
大庆长垣辨状河心滩坝储层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理论模式为指导,对大庆长垣北部辨状河类型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区葡I3小层为浅的砂质辫状河。并对辨状河心滩坝储层进行识别,建立了垂向序列、砂顶相对深度和砂体厚度分布三种识别标志,求得典型心滩坝与河道的定量规模,确定了研究区心滩坝和辫状河道呈宽坝窄河道样式分布,心滩坝长约600m~1000m,宽约400m~500m,单条辫状河道宽约80m。  相似文献   

3.
以苏36-11加密区盒8下层为例,在现有分层方案基础上,以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划分各级构型单元类型并总结其特征。通过分析野外露头和现代卫星照片资料建立辫状河内部构型模式,在沉积构型模式的指导下,开展不同级次的构型分析。包括以井震结合的思路,表征辫流带级别的宏观砂体分布及隔层分布特征;基于小井距对比分析,通过模式约束、多维互动的思路,对心滩进行识别,搞清心滩与辫状河道的关系,并对心滩坝内部构型进行解剖。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各级储层构型对有效砂体分布的控制规律,并用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方法,得到相控理论指导下的高精度三维构型模型,为后续储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辫状河复合河道砂体主要是辫状河道和心滩坝,辫状河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主要是由于心滩坝内部落淤层的存在。在综合识别砂厚、砂顶相对深度和垂向层序差异等特点,在复合河道砂体内部划分出单一心滩坝,以此为基础,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思路指导下,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和落淤层分布,在模式拟合的基础上得到心滩坝内部构型模式,定量刻画了心滩坝内部构型要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辫状河储层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心滩坝内部夹层级次,精细研究心滩坝内部夹层的分布特征愈发显得重要。本文以露头和现代沉积为指导,结合羊三木油田的密井网资料,运用层次约束、模式拟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心滩坝与辫状河道展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心滩坝内部夹层。通过解剖研究区心滩坝,总结了夹层的3种分布样式,即广泛连片的落淤层分布样式、局部连片分布的落淤层样式和离散分布的沟道夹层分布样式,其中落淤层连续性好,沟道侧向连续性差。2011年新钻的水平井钻井轨迹验证了研究结果。这一研究可以为油田部署水平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元城油田庆64井区延101储层主要为辫状河道、天然堤、心滩和泛滥平原微相砂体,储层微观、宏观非均质性较强,其中河道微相砂体储层物性较好,在本工区内河道砂体分布较广,为研究的主要储集层。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将泉二段划分成复合河道、单河道、河道内加积体等构型要素,将杨大城子油层划分成河道、心滩、点坝、点坝内侧积体等构型要素,并归纳总结了不同构型界面渗流屏障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分层指标、泥质含量等参数,采用聚类方法将泉二段划分成4类流动单元,并得到各自的判别标准。结合油田动态生产资料和划分流动单元关系表明,流动单元能够指导注水开发、指示剩余油分布和砂体动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科  何伟  张旭东  唐磊  李金宜  刘泠杉  胡冰心 《当代化工》2021,50(11):2625-2630
为了解决海上河流相储层水驱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微观孔喉尺度,采用微观可视化实验,根据相同渗透率条件下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孔喉结构特征、水驱油动态特征,研究沉积微相对微观水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微相微观驱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均孔喉比和喉道半径,其中平均孔喉比相关系数平方为0.7855,喉道半径相关系数平方为0.8482.相同渗透率条件下,高渗时不同沉积微相平均孔喉比关系为:边滩<心滩<河道<辫状河道,水驱效率关系为边滩>心滩>河道>辫状河道;低渗时不同沉积微相平均孔喉比关系为:心滩<边滩<辫状河道<河道,水驱效率关系为心滩>边滩>辫状河道>河道.  相似文献   

9.
羊二庄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93.1%,已经进入"双高"开发阶段,储层平面上大面积水淹,受研究区内断层、储层内部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开采的主要矛盾已由层间矛盾转为如今层内矛盾乃至砂体内部建筑结构之间的矛盾,因此开展了储层构型研究。以馆二段为例,并应用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研究方法,开展心滩识别及内部构型解剖,创新应用单一心滩内落於层厚度及数量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心滩解剖区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认识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界面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模式,研究成果为羊二庄油田方案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辫状河储集层,分析认为渗流屏障主要是隔夹层,结合现代辫状河沉积特征,对单一期次的辫状河心滩及隔夹层进行分析。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如示踪剂、吸水剖面等准确的刻画的单一河道及心滩展布,结合注水开发特征,建立了单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模式,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注水未波及的心滩边缘,注采不对应的砂体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双河油田Ⅵ油层的储层发育特征,为该区剩余油的开发提供较为符合实际的储层地质模型,对该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划分,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分流河道间湾共六种沉积微相。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  相似文献   

12.
首先通过单井相分析、连井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对喇嘛甸油田的沉积微相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远砂坝微相、席状砂微相和河口砂坝微相四种沉积微相。研究喇嘛甸油田储层的物性、岩性以及含油性,分析了储层非均值对剩余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剩余油的影响因素,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开采措施。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研究区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非主体席状砂发育的部位,其次是表外储层,最后是水下分流河道和主体席状砂等物性较好的砂体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粒度分析、测井解释等手段,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分析了孤东油田馆上段沉积学特征,建立了馆上段上部曲流河与下部辫状河沉积相模式,明确了曲流河边滩、辫状河心滩、河道充填、河道边缘、谷底滞留沉积、决口扇、道间洼地和漫滩沉积等8种沉积微相类型,并研究了主要沉积微相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板南滩坝砂体在发育演化过程中受物源、水动力变化以及湖平面周期性升降的影响而频繁地迁移摆动。受波浪作用和古构造的控制,滩砂呈席状分布,砂体较薄,平均约2~4m;坝砂沉积厚,一般在8m以上,多为条带状平行湖盆边缘展布,是滩坝构型解剖的主体部位。每一个复合坝砂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一坝组成。国内油田针对滩坝砂体预测多数是建立在薄互层预测的基础上,主要还是采用常规理论方法与技术,并且研究较少。本文在广泛的复合坝砂体中识别单一坝,然后逐一解剖每个单一坝砂体的内部结构,板南滩坝砂体内部构型研究对该类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实现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芦家馆三段储集层为辫状河流相沉积,本文从岩性、沉积构造、砂体形态和非均质性质等方面对河流相沉积的性质作了论述,沉积构造有层理、层面构造,砂体形态以箱形及钟形为主,主要发育河床滞留沉积和心滩微相。储层性能与沉积微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心滩主体砂体厚度大、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其次为心滩边缘,废弃河道较差,储层的含油性还受构造及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油田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曲流河砂体内部仍存在受构型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利用密集开发井及成像测井资料,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识别废弃河道与点坝沉积特征。通过沉积微相分析、河工参数计算、成像测井识别、对子井测算等方法,提取砂体内部侧积夹层及规模参数。识别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为:平面上侧积夹层为以曲流环两侧废弃河道拐点为轨迹集交点、以废弃河道为外界的向环心曲率渐小的弧线组;剖面上侧积夹层为斜列式。以此,为剩余油挖潜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进行,我国油田的剩余油开发成了我国目前研究的重点,剩余油的研究核心就是对储层构型的深入研究。主要阐述了石油储层的构型划分以及目前储层构型研究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的石油储层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欧利坨子油田欧31块沙三段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利坨子油田欧31块沙河街组为河流相沉积体系,储层纵横向上变化快,砂体几何形态明显受辫状沟槽、河口坝等沉积微相控制。目前油田面临难题是: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开采不均衡;井况差,井网完善程度低;地层能量低,压降大;剩余油潜力较大,但其分布有待进一步认识。为了进一步寻找开发剩余油富集区,需要对沙河街组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对油藏动态进行分析,并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用以分析现今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9.
大港油田采油一厂以河道砂岩控制的地质储量占总储量的85%,分布在明化镇和馆陶油组,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其中馆陶油组主力开发油层普遍较厚,单砂体厚度可达15~30m,内部存在隔夹层,虽然经过长期高速开采,厚油层内仍然存在未动用或含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油层内部存在25~35%未采出的可动油,这些剩余油的存在大部分是由于对储层的非均质性认识不足造成的。本文在港东一区六断块馆陶油组综合应用多学科资料对辨状河河道砂体的内部构型进行研究,识别厚油层内部隔夹层展布特征,探索应用井-震结合进行辨状河储层内部构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20.
依据地层沉积原理,把濮城油田的储层细分为七个层。其中沙二下亚段,主要由水下河道砂体、前缘席状和远砂坝砂体三种成因砂体组成,水下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层砂体,但其层内非均质性变化较大。成因砂体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控制了储层在面上的平面非均质性,耐剩余油的分布取决于储层的层间和平面非均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