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碱性条件下聚酯超细织物匀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晶  董振礼 《印染》1999,25(2):13-15
着重讨论了聚酯超细织物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染色时的初始吸附及界面迁移性状,引入了染料解吸量的概念,解释了聚酯超细织物的匀染性在碱性条件下得到较大改善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传统水浴染色产生的废水问题,采用R134a(1,1,1,2-四氟乙烷)代替水作为染色介质对4种疏水性织物进行分散染料染色。探讨了染色后织物的染色深度、耐水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以及力学性能,并与传统水浴染色后的织物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134a无水染色加工后的4种疏水性织物性能与传统水浴染色后织物接近,部分织物性能甚至好于传统水浴染色,为R134a作为非水介质染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蚕丝/羊毛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士英  王芬 《江苏丝绸》1997,(4):14-17,7
本文应用五种类型(M,KM,KN,PW,K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同色性试验,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染色工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固色温度,染液PH,电解质用量等;通过上染率,固着率,表观色泽(K/S值)色调(入max)和亮度(L*)等测定,表明在优化的染色工艺下染色的蚕丝/羊毛织物获得较好的同色性,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摩擦牢度都在4~5级以上,湿摩擦牢度大多在三级以上,染料在蚕丝和羊毛  相似文献   

4.
羊毛织物的天然植物染料姜黄染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林明霞  吴坚赵明 《印染》2004,30(10):4-7
分析了影响姜黄染料萃取工艺的因素,试验确定,20g/L烧碱处理可获得较好的萃取效果。将萃取的姜黄染料对羊毛织物分别进行直接染色、预媒染染色和后媒染染色,以△E为依据,确定了染色工艺的最优化处方及条件,并测试了三种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和抗菌性。  相似文献   

5.
用TG酶处理普拉艳红B、普拉黄GN、普拉艳蓝RAWL 3种常用弱酸性染料染色的羊毛织物,通过生物和非生物洗涤液中的3种染料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测定及TG酶处理后羊毛染色织物强力的变化,分析TG酶处理对羊毛染色织物耐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G酶对羊毛染色织物的预处理,可以使染色织物在后续生物和非生物洗涤中掉色减少,耐洗性提高,TG酶对羊毛染色织物的生物和非生物洗涤具有护色效果;3种弱酸性染料染色的羊毛染色织物经TG酶处理后,强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何中琴 《国外丝绸》2003,(1):31-37,42
本研究探讨了PTT/PET混纺织物的染色行为,包括染色条件(例如,温度和时间)对色泽深度的影响,并推荐具有各种PTT含量的PTT/PET混纺织物染色条件。本研究还探讨了PTT和PET不同染色行为对PTT/PET混纺物匀染性的影响,和使用分散染料单一染浴对PTT/PET交织物产生独特花样色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余艳娥  夏德慧 《印染》2023,(9):32-34
采用儿茶素对蚕丝织物和羊毛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讨媒染剂种类、媒染剂用量、染料用量、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两种织物染色同色性的影响。得到蚕丝织物和羊毛织物同色性媒染的最佳工艺为:明矾5 g/L,儿茶素6%(omf),pH=5.5,浴比1∶50,80℃同浴媒染30 min。采用该工艺染色的织物色牢度优良,蚕丝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叶雅君 《印染》2004,30(19):19-20,22
对PET/CDP交织物减量染色重现性差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碱减量工艺不合理是造成含CDP纤维织物重现性差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应采用间歇式碱减量机减量,避免采用减量促进剂,以防止减量时阳离子型促进剂吸附在织物上,造成染色时对阳离子染料的缓染。要注意预定形条件的一致性,采用烘干后再定形的工艺;控制减量率的一致性,提高织物上纤维染色匀染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与探讨了影响棉/锦纶交织物染色不均匀的主要因素,诸如纤维结构、前处理质量、染料配伍、染色条件、匀染剂的选用,并阐述了提高其匀染性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纯棉毯织物门幅度、织物厚实,在染整加工过程中渗透性和匀染性极差,极易造成色花等质量问题,通过采用低温冷染和保温染色的工艺,改善了织物的渗透性和染色的均匀性,解决了色花的问题,将Q113型绳状染色机改造,扩大了设备的使用范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超细旦涤纶织物的染色问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杨栋樑 《印染》2004,30(5):42-49
阐述了超细旦涤纶织物的性能及其应用,概括了仿真丝绸类、仿麂皮绒类、桃皮绒类及超高密类产品的染整工艺流程,探讨与染色加工有关的染色性能、染色牢度及染料选择、染色方法等问题,指出碱性染色法是超细旦涤纶织物染色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牛奶纤维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并对织物的上染率、K/S值和色牢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牛奶纤维针织物染色的最佳条件为染色温度70℃,染液pH值4,元明粉质量浓度20 g/L,染色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大豆纤维/麻混纺织物溢流染色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大豆纤维/麻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工艺。采用酶退浆、H202漂白和BES染料染色,对染色助剂的用量、染色温度进行分析;就染色中常见的色花、色点、两相不匀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红杰  张庆 《印染》2007,33(18):12-15
以一氯均三嗪与环氧丙基为反应性基团制备多活性季铵化合物棉用改性剂,并用于竹原纤维织物的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并与传统活性染料染色和未改性无盐染色工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原纤维织物得色量和固色率有一定提高,染料上染率与常规染色相近。但用红色染料染色时,改性无盐工艺与常规工艺染色织物色光不一致;金黄色与藏青色染色时,色光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因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羊毛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染整加工性能的差异而导致的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着重探讨了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适合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较好,但对工艺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  相似文献   

16.
讨论涤纶、改性涤纶、粘胶和腈纶仿毛西装呢的染整工艺条件,选择分散染料、直接染料、阳离子染料采用同浴一步法对仿毛西装呢的染色工艺进行探讨,克服改性涤纶、腈纶间的竞染现象,避免阳离子染料对普通涤纶的沾色。  相似文献   

17.
针对芳纶难以使用常规工艺进行染色和印花加工等问题,通过臭氧等离子体预处理芳纶织物后结合树脂改性以提升染色性能。研究了臭氧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树脂改性芳纶表面元素和形貌的影响,探究了改性后芳纶织物的分散染料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单独的臭氧等离子体处理对芳纶的染色效果改善并不明显,而臭氧等离子体预处理引入了丰富的活性基团并构建了粗糙的界面,显著提升了树脂的均匀分散性,使树脂和织物间的结合强度最高可提升104%,同时,大大提高了芳纶织物的分散染料上染率(98.6%)和表观染色深度(2.7),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得到有效提升,耐摩擦色牢度可达到服装面料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孙冰  王贤瑞 《印染》2006,32(13):18-20,22
分形涤纶织物由天然纤维(羊毛、羊绒、棉、麻、丝)和少量分形结构的涤纶织造而成。分形涤纶具有与天然纤维相同模式的扭曲基因,该基因经数控分形放大,产生与天然纤维相似的自然扭曲,从本质上改变了合成纤维单调死板的风格。分形涤纶织物的中芯是保形性极佳的分形涤纶,外层为柔软舒适的天然纤维,实现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优良特性的结合。文中针对分形涤纶织物的染整加工特点,探讨了溢流染色和热溶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9.
PLA/棉交织物的前处理采用酶退浆及弱碱煮漂加工工艺;采用生物抛光酶提高布面光洁度;采用LXF高坚牢度系列和UN—SE中深色系列染料先染PLA纤维,再用活性染料套染棉;后整理采用亲水型柔软剂,以改善织物的手感。研究结果表明,按上述工艺处理后的PLA/棉交织物具有良好的摩擦牢度、水洗牢度及较高的强力。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纤维练染性能探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聚乳酸纤维采用天然糖发酵产物作单体,经聚合纺丝而成。本文着重介绍聚乳酸纤维的特性,及与棉纤维混纺织物的各种练漂、染色方法,以及染色后的各项牢度水平和检测方法,并推荐了适用于聚乳酸纤维染色的染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