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傅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在丰富的翻译实践与深刻的理论思考中,傅雷先生形成了自己完整科学的翻译理念。包括:“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视文学翻译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翻译态度要“特别郑重”;译者“趣味”要“广”,“涵义”要“杂”而“精”;文学翻译“文字问题基本上也是艺术眼光问题”等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借助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分析了根据源文文本体裁的不同,翻译策略应该有所倾斜,文学翻译应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论述了文学翻译中存在只忠实内容而忽略形式的误区,指出文学翻译应该形式与内容并重,不应该得"意"而忘形.  相似文献   

3.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不违背原作下,充分发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及再创造,使译作展现出原作艺术美学效果的关键。译者主体性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翻译活动过程。本文将通过介绍译者身份地位转换及译者主体性含义,就王维东先生翻译的《格列佛游记》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浅论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所受的制约性和译者创造性叛逆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朱自清先生名作《背影》的两篇译文作为语料,借助于分析软件Wordsmith,分别从语料库语言学和语用学两个视角对其文体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文学翻译,尤其是散文翻译提供一些实用的翻译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之张谷若中译本与中国民族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学翻译作品被公认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的今天.从翻译文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德伯家的苔丝》之张谷若中译本具有其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苔丝》张译本中所体现的张谷若先生在译介他国文化、研究原文作者以及传承本国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翻译主张,探讨其译作在丰富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学中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论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性多么强烈,文学翻译绝不是纯粹主观任意的,它具有类似科技翻译的科学性。从实例分析入手,通过揭示文学翻译中的科学性因素和要求,证明艺术论的片面性和翻译科学论的普遍适用性。文学翻译必须是艺术论与科学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林译小说"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开始,为现代中国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真正开端."林译小说"开拓了中国文学的视野,发现了西方文学这个"新大陆",使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了震动.自此,中国文学通过借鉴、交流而自觉地加入到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之中,启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对文学翻译标准的各种提法进行评说,提出:"信、达、美"可以成为文学翻译的新标准。并指出,文学翻译表现"美",需要文学的方法、技巧和语言。鄙薄"母语"、远离文学经典,外语教学以应试、考证为目的,很难培养出文学翻译大师。  相似文献   

9.
谢天振的《译介学》可被视为中国学者对翻译文学研究的先锋之作,它奠定了翻译文学以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被接纳为民族文学的地位,但对翻译文本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才够资格被纳入翻译文学的范畴,翻译文学被接受为民族文学后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探讨甚少。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对翻译文学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翻译文学的界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外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历年以来,我国就对翻译的标准有着不同的看法.自清代翻译家严复提出了比较全面的翻译标准,即"信、达、雅";之后,傅雷先生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即文学翻译的"传神"论,之后,钱钟书先生提出"化境"之说等等,都是为了翻译这一门学说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就根据这些学说,从汉英和英汉翻译的角度对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如语境语气问题、文体的差异、辞格的翻译,以及逆向翻译的应用,并通过一些译例阐明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自1949年被徐迟首先译介到我国以来,已有十几个译本。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由于时代背景、历史文化等原因,《瓦尔登湖》时而被密切关注,时而被排斥到时代文化的边缘。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多元系统论看《瓦尔登湖》的译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自1949年被徐迟首先译介到我国以来,已有十几个译本。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由于时代背景、历史文化等原因,《瓦尔登湖》时而被密切关注,时而被排斥到时代文化的边缘。翻译文学在整个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影视字幕减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字幕翻译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其他文学作品可以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充分的翻译,而影视字幕翻译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翻译时必须采用减译的翻译方法。减译是字幕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技巧,也是字幕翻译的最显著特点。减译可分成四类即缩译,略译,简化,删译。  相似文献   

14.
多元系统论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在借鉴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该理论主要探讨翻译文学的地位和翻译策略。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探讨五四后我国对日本文学翻译题材的选择倾向,并进一步研究《一个女人》在五四后没有成为翻译对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文学翻译过程始终。但是传统翻译理论却将译者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地位才逐步得到彰显。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比较和分析了《骆驼祥子》的施晓菁译本和葛浩文译本,并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7.
《域外小说集》承载了译者们"重构国民性"的政治诉求和更新中国文学多元系统,填补"真空"的文学诉求。因此,它的选目偏重东北欧的弱国,引入了在当时欧洲尚属先锋的文学体裁。但该译文集由于违反了"情节中心"的审美期待,导致普通读者的缺席。知识精英们则由于并不认同"弱国小民"的民族身份定位而难与该文集产生共鸣。虽然在当时该文集并没有实现其文学价值,但它却以"潜文本"的方式积蓄并整理了周氏兄弟的新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为作家和翻译家的余光中从自身创作和翻译实践出发对文学翻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提倡文学翻译时采用变通手段,呼吁“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和意象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不吻而合。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余光中所译诗歌,探讨其如何以变通手段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形意之美,能够为普通译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查尔斯.狄更斯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欧美作家之一,自20世纪末以来他的作品几乎全部被翻译引入中国,深受中国文坛和读者的热爱与追捧。受西风东渐的影响,我国不少知名现代作家都受到狄更斯的影响,比如林纾、老舍、张天翼等人。探讨狄更斯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中的影响,剖析其在中国被广泛接受的深层次原因,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