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开始至2020年12月截止,共有11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包括肺小结节患者100例,早期肺癌患者12例,通过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单号组56例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为对比组;双号组56例患者接受64排...  相似文献   

2.
麦瑶璋 《影像技术》2014,26(4):26-27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肺内小结节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肺内小结节定性结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共检出孤立性小结节54个,原始横断面扫描图像与处理重建图像对结节内部特征的显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处理重建图像对结节周边结构特征显示上效果明显优于原始图像,能够显示原始图像不能完全显示的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症状。结论:螺旋CT重建技术能够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CT征象细节,可提高CT诊断和肺内小结节定性的准确性,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诊断当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经CT技术诊断的60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给予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以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扫描方法在图像效果、发现结节的数目、肺结节形态学的特征以及对其进行定性的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结果上没有显著差异,而且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降低了患者辐射的危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3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诊断,对肿瘤部位、肿瘤表现、病灶强化特点及远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胸上段、中断、下段等部位的发生比例分别3例(8.11%)、8例(21.62%)、14例(37.83%);食管癌患者食管壁多表现为环状增厚或偏心部位不规则增厚;可见气管、支气管(11例,29.73%)及主动脉侵袭(19例,51.35%);经病理诊断淋巴结阳性者22例,CT诊断淋巴结阳性者14例,淋巴结CT阳性检出率为63.64%。结论:多层螺旋CT扫瞄可对食管癌肿瘤部位、肿瘤表现、病灶强化特点及远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较好的判断,为食管癌手术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海波 《影像技术》2012,24(5):28-29
目的:对多层螺旋CT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分析我院近三年收治的30例经CT诊断肺癌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经SCTA后处理,另一组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CT检查,对两组的诊断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SCTA后处理的患者有7例左肺病变和8例右肺病变患者,分别占46.67%和53.33%.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左肺病变和6例右肺病变患者,分别占60%和40%.SCTA后处理组的诊断正确率高达100%,对照组则为50%.结论: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加SCTA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运用螺旋CT的意义。方法:纳入123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在我院开展研究。所有病人均行螺旋CT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结节42个,恶性结节81个,统计诊断符合情况。结果:CT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率为95.93%,其中良性结节符合率为97.62%,恶性结节符合率为95.06%;肺良性结节病灶及实性成分直径均显著小于恶性结节;肺恶性结节的分叶征、胸膜凹陷、毛刺征出现率高于良性结节,边缘清楚低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在肺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运用螺旋CT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用以指导临床对于肺栓塞的诊断以及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选择16层螺旋CT机对我院2010-2012年度40名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时间限定为患者1次屏气期间。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部开始到膈水平位置为止,首先开始常规扫描,然后实施增强扫描。结果:40名肺动脉栓塞患者通过螺旋CT扫描后发现10例不规则片状实变,5例不规则的锲形变,2例磨玻璃样影,10例胸腔积液和15例局部胸膜加厚,3例马赛克征象,2例肺动脉高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应用广泛,对肺栓塞患者扫描除了可以确定患者的肺动脉内是否具有栓子,又能够诊断出患者存在栓塞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是否存在梗死和栓塞范围,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根据,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卢斌 《影像技术》2013,25(2):16-18
目的:探讨慢性鼻咽炎的临床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慢性鼻咽炎cT的表现,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表现鼻咽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粘膜增厚、完整,咽隐窝变窄或见小气泡征,鼻咽形态怪异,伴有副鼻窦炎症、下鼻甲粘膜肥厚和扁桃体肿大等,颅底骨质结构正常。结论:CT是慢性鼻咽炎的主要检查方法,能显示鼻咽部相邻结构及慢性鼻咽炎的影像学特征,但与早期鼻咽癌鉴别困难,活检及动态观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部螺旋CT在诊断肺癌肺内转移中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确诊为肺癌肺内转移患者肺部螺旋CT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血行转移23例,淋巴道转移8例,支气管播散5例,混合性转移9例.结论:肺癌肺内转移在肺部螺旋CT扫描下可有不同的影像表现,且能准确判断其转移途径,可为临床诊治肺癌肺内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图像表现,比较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腹股沟疝、股疝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9例腹股沟疝、股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冠状位、矢状位上观察疝与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及股静脉的关系,观察影像股三角是否被填充。结果:斜疝28例,17例位于Y轴外侧,11例跨Y轴,直疝8例均位于Y轴外侧。结论:MSCT可以清晰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及区分疝类型,结合增强检查可以很好地鉴别腹股沟疝和股疝。  相似文献   

12.
李斌 《影像技术》2013,(6):23-24,2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颈部肿物的诊断意义。方法:本文选取自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颈部肿物患者,对其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的资料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8例患者中,甲状腺肿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1例,甲状舌管囊肿10例,鳃裂囊肿8例,慢性淋巴结炎7例,淋巴结核2例,恶性淋巴瘤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颈部转移癌3例,神经鞘瘤4例,颈部血管瘤5例,唾液腺混合瘤6例,皮下脂肪瘤4例.颈部动脉体瘤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颈部肿物的诊断具有明显作用,可对患部做出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助于查找病灶和观察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建军 《影像技术》2012,24(4):39-39
1引言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9例小儿腹膜后实质性肿块的螺旋CT影像特征,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螺旋CT对小儿腹膜后实质性肿块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近几年44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样病变,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42例,单发结节34例,其中甲状腺腺瘤28例;甲状腺癌6例。多发结节8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癌3例;甲状腺炎1例。64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符合率约81.8%。结论: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64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对甲状腺结节样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64层CT扫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田越  李家一 《影像技术》2012,24(6):32-3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CTCA)在冠脉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疑诊为冠脉血管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经CTCA诊断及冠状动脉造影,将两者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显示1200节段冠状动脉,CTCA可提供优良分析1080节段,其诊断冠脉≥50%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与冠脉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CA对预测及早期诊断冠脉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例45例,均经多层螺旋CT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我们对45例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评估CT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多层螺旋CT检查,45例均有肠梗阻。其中单发梗阻39例,多发梗阻6例共14处梗阻和3处肠管转角处可疑梗阻。CT诊断的45例梗阻部位与手术病理所见均相符。45例中,非癌性梗阻35例,癌性梗阻10例,绞窄性梗阻19例,单纯性梗阻2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粘连性肠梗阻,能明确判断有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数目、单纯或绞窄梗阻,癌性或非癌性梗阻等,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刚  毕聪 《影像技术》2020,(2):46-4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肺栓塞的确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肺栓塞确诊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确诊率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诊断中的CT检查进行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胃肠道外间质瘤在医学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是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患者14例,并对14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的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病灶发生部位、病灶存在数量、病灶形态和大小、病灶生长方式与患者体内其它器官间的联系以及后期增强状况等。结果:通过对所选14例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患者的CT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可以发现,14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呈现圆形的8例、呈现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的6例;肿瘤呈良性结果的为5例,病灶患处强化均匀,直径在1.4-4.7cm之间、呈潜在恶性结果的为2例,病灶患处直径在3.6-5.2cm之间、呈恶性结果的为7例,病灶患处强化不均匀,直径在5.7-12.9cm之间;14例患者中其病灶发生于肠系膜的有6例、发生于腹部网膜的有4例、发生于腹膜后间隙的有4例。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在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进行医学临床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的病灶发生部位、形状、大小以及内外部结构进行清晰的展示,在临床医学对胃肠道外间质瘤进行病理判断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肠梗阻在64层螺旋CT横断面及重建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灌云县中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检查诊疗的42例肠梗阻病患影像资料,采用PACS调读原始图像(对照组)及原始图像联合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实验组),观察分析肠梗阻部位及病因。结果:实验组肠梗阻部位检出率为100%,病因诊断相符率为97.62%;对照组肠梗阻部位检出率为88.10%,病因诊断相符率为83.33%;实验组梗阻部位及病因诊断符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结合MPR后处理技术在对肠梗阻定位及病因诊断中准确率高,能直观显示病变,可为临床精准医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孤立性良恶性肺结节临床及CT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丰县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及CT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良性25例,恶性75例.单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