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按5点型布置施工试验钻孔,对某砂岩型铀矿床开展地浸采铀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和试验。依据矿样室内浸出试验结果,进行现场酸法地浸采铀试验。浸出时间为93d,浸出液峰值铀质量浓度为62.16mg/L,浸出率为45.56%。地质工艺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该铀矿床采用酸法地浸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新疆某砂岩铀矿碱法地浸加压溶解氧浸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国  葛加明  陈绍强  齐静 《铀矿冶》2004,23(3):138-142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砂岩铀矿碱法地浸加压溶解氧浸出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砂岩铀矿实施低碱耗溶解氧地浸技术是有町能的。在O2分压980kPa(溶解O2质量浓度约300mg/L)条件下,溶浸剂中NaHCO3质量浓度5g/L,平均流速0.34m/d.浸出16d.总液同体积质量比达4.08L/kg,铀浸出率为86%;溶浸剂中NaHCO3质量浓度1g/L,平均流速0.13m/d,浸出96d,总液周体积质量比达9.42L/kg,铀浸出率为76%。  相似文献   

3.
生物地浸采铀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综述国内外生物浸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开展的砂岩型铀矿生物地浸采铀的室内与现场试验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浸出比常规的酸法浸出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地浸采铀是当前砂岩型铀矿开采最主要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铀矿开采其生产能力、浸采率、开采成本是地浸采铀工作关注的重点。为提高浸出效率、降低成本,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开展过滤器、酸度、抽液量对铀浸出效能的优化研究与应用。研究表明将过滤器长度控制在4~6m能保证其处于高效工作状态,过滤器上段与品位相对较高的富矿段对接有助于铀浸采率的提升。将溶浸液酸度控制在15g/L左右可提高铀浸出效率和浸出液铀浓度。将抽液量(单宽)维持在0.75m2/h~1.0m2/h,能使采区保持较高的铀生产能力和较低的浸出液量。通过优化的工艺技术参数,优化后的浸出液峰值铀浓度由优化前的28.89mg/L提升至59.72mg/L。采区投运的前两年,铀浸出率由47.20%提升到60.99%,浸出液平均铀浓度由17.43mg/L提升至32.63mg/L,吨铀耗酸减少15.26%,吨铀耗电减少46.51%。从而实现了地浸采铀技术的高效优化。  相似文献   

5.
某砂岩铀矿床不同岩性铀矿石浸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矿床发育有砂岩和泥质砂岩2种类型铀矿体,铀资源主要存在于泥质砂岩型铀矿体中。工艺矿物学和室内酸法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原矿铀品位与黏土矿物含量呈正比,以蒙脱石为主的黏土矿物既是铀富集的重要吸附剂,也是导致矿石渗透性较低的主要因素;在液固体积质量比为5L/kg,硫酸质量浓度≥5g/L条件下,砂岩铀矿石和泥质砂岩铀矿石的浸出性能均较好,其四价铀和六价铀均能达到较好的浸出效果,总铀浸出率均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6.
根据CO_2+O_2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特点,选取新疆某铀矿山取得的砂岩岩芯铀矿石,自行设计了CO_2+O_2加压滚瓶浸出试验装置,并进行了室内CO_2+O_2加压滚瓶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当CO_2+O_2总压为2.0 MPa,液固比10:1时,金属铀浸出率达到70%,采用多级浸出和后期加氧化剂强化浸出,铀浸出率达90%以上。说明该矿床铀矿石适合CO_2+O_2浸出工艺,试验结果可为CO_2+O_2现场浸出试验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某铀矿矿物组成主要为硅酸盐和石英,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碳酸盐矿物,一部分铀以石英和长石的包裹体形式存在。针对此铀矿开展了不同浸出工艺方法的研究,包括碱法条件试验、两段碱法浸出试验、加压碱浸试验、酸法条件试验、拌酸熟化浸出,并对矿石和浸出渣进行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类铀矿只能选用酸法搅拌浸出,铀浸出渣中w(U)为0.013%,浸出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8.
疏松砂岩型铀矿原地浸出开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地浸出采铀是集采、选、冶于一体的新型铀矿开采方法,本文分析探讨了疏松砂岩型铀矿床特征及适于地浸法开采的矿床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总结介绍了原地浸出采铀原理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陈亮  谭凯旋  谢焱石  刘江  黄伟 《金属矿山》2013,42(7):101-104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球化学特征(主量、微量元素及铀赋存形态)及其对地浸采铀的影响。样品中铀赋存形态表现出活性铀占主体地位、惰性铀所占比例小的特征。SiO2、Na2O含量及烧失量均对浸出液铀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铀浸出的影响很小。铀赋存形态是影响铀浸出率的决定性因素,即活性铀含量越高,铀浸出率一般越高,反之亦然。从主量元素分布特征及铀赋存形态角度考虑,本砂岩铀矿是适合采用酸法地浸技术开采的。  相似文献   

10.
李建东  张峰  原渊  窦金龙 《中国矿业》2022,31(10):133-138
为工业开发哈萨克斯坦扎尔巴克砂岩型铀矿床,本文收集了详细的地质资料,得到主要开采参数,开展低酸浸出现场试验。浸出试验的结果是获得浸出周期及酸耗等影响成本的关键参数。现场试验采用行列式井型、采用膨润土止水的祼孔施工工艺、超前酸化模式、氟化氢铵洗孔等近几年地浸矿山新工艺,在矿体平均厚度、品位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试验得到了如下结果:该矿床适宜于采用酸法地浸采铀工艺,浸出液集合样平均铀浓度为87.7 mg/L,峰值铀浓度可达150.0 mg/L,平均单孔抽液量为3.5 m3/h,平均单孔注液量为1.3 m3/h。本次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浸出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矿床后续的工业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合新疆某砂岩铀矿床的地浸采铀工艺,在室内开展了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和碳酸氢盐溶液作为浸出剂的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该矿铀矿石的浸出性能好,硫酸、碳酸氢盐搅拌浸出均取得了较好的溶浸效果;酸法搅拌浸出,硫酸浓度为2.79 g/L时,铀浸出率达87.65%,铀浓度峰值199.5 mg/L;硫酸浓度为7.04g/L时,铀浸出率达95.06%,浸出液峰值铀浓度达250.20mg/L;碳酸氢盐搅拌浸出,HCO3-浓度为5.07g/L时,铀浸出率达83.17%,浸出液峰值铀浓度达213.46mg/L,浸出液中的Ca2+、Mg2+含量仅30~40mg/L,浸出的Ca2+、Mg2+再次沉淀。综合考虑溶浸工艺对矿层孔隙堵塞的风险、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该矿床在地浸采铀条件试验中采用低酸浸出工艺,硫酸酸度建议为2~3g/L。  相似文献   

12.
缓倾斜铀矿体原地爆破浸出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缓倾斜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开采中的爆破筑堆和均匀性浸出问题, 采用上向扇形深孔分段微差挤压爆破落矿筑堆技术、分段水平钻孔布液和泡浸浸出工艺以及巷道集液方法, 在某矿床进行了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工业性试验。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对缓倾斜低品位铀矿床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品位硬岩铀矿石高柱浸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硬岩铀矿石进行了10m高柱浸出条件试验,以便为原地破碎浸出采铀的工业性试验方案和施工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属较易浸出的矿石,不同高度、不同粒级的浸出液铀金属质量浓度、浸出率及酸耗规律明显:①高柱下部位置的铀金属质量浓度较高,特别是浸出初期浓度梯度变化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同一高度浸出液铀浓度变化趋缓。②不同高度的浸出液余酸变化规律说明前期耗酸多,中、后期酸耗较少。③越靠近矿堆上部的矿石浸出率越高,但顶部并非最高。④不同粒级的矿石浸出率不同,细粒级矿石浸出率高,-50mm的矿石的渣计浸出率(总浸出率)为82 1%,其中-15mm的矿石的渣计浸出率为90 2%。作者还建议采用间歇喷淋或滴淋布液方法,以提高矿堆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国内采用原地浸出采铀技术开采的砂岩型铀矿床矿体产状多数发育较平缓,矿体倾角一般小于10°。如何针对矿体倾角较大(大于15°)的砂岩型铀矿体进行原地浸出开采是地浸采铀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结合内蒙古钱家店铀矿床大倾角地浸砂岩型铀矿体开采实际,从井型布置、钻孔过滤器设计、生产运行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对大倾角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原地破碎浸铀的机理探讨--以浙赣火山岩铀矿床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赣火山岩铀矿床为例,通过铀矿石工艺矿物学和浸矿过程化学作用分析,讨论了原地破碎浸铀过程中,铀及其他金属在硫酸溶液作用下的迁移与富集作用;指出在浸铀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影响浸矿效率的地球化学分层问题,并提出利用细菌浸铀和改善布液方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过程中溶浸液向采区外围运移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1]。本文对新疆某砂岩型铀矿地浸采区开拓前及开采期间地下水渗流场及地下水中与酸法地浸相关的主要化学组分进行了监测和对比分析,以研究地浸开采过程中溶浸液对采区外围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及溶质运移过程。结果表明,地浸新采区投入运行后4个月内,采区外围60m范围内含矿含水层地下水渗流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采区外缘下注的部分溶浸液在所形成的较强的地浸地下水渗流场驱动下向周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扩散运移。  相似文献   

17.
群脉状铀矿床中铀矿石高柱浸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某群脉状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矿石高柱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试验参考某铀矿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工业性试验的爆破参数,根据Rosin-Rammlar方程,调配了矿石粒度分布。对高柱内矿石不同粒度和不同高度浸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浸出性能较好,酸耗低,浸出周期短;铀金属质量浓度梯度变化规律明显;浸出一段时间后加少量氧化剂可明显加快矿石的浸出速率。该试验结果为该矿床原地爆破浸出工业性试验和研究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酸法地浸采铀工艺特点,从采区不同溶浸阶段、满足铀矿石浸出要求、围岩成分及矿层堵塞等方面讨论了浸出剂酸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及酸耗的主要来源,探讨了浸出剂酸度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酸法地浸中,酸耗的主要来源为方解石、铁氧化物、硫化物、绿泥石等非铀矿物,应优先考虑低酸浸出,并在不同浸出阶段适当调减浸出剂酸浓度,以满足浸出液中剩余硫酸浓度为0.5~2.0g/L较为合适。511矿床实际应用中,溶浸期浸出剂酸度为5g/L左右、溶浸末期为2~3g/L可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9.
伊犁盆地某砂岩铀矿的浸出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浸出过程动力学的主要目的为揭示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强化。以伊犁盆地某砂岩铀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浸出动力学特征。铀浸出反应速率主要受扩散控制,表面化学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该砂岩铀矿含矿层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为铀矿山合理采用地浸技术及其经济技术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增加溶浸剂浓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铀浸出率与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