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技术》2015,(12):1022-1026
通过采用高效磷光体系材料和顶发射有机发光结构,配合自有的SVGA060全数字信号电路系统架构CMOS硅基驱动电路,获得了发光峰位于535 nm的高亮度单色绿光、0.6英寸、800×600分辨率OLED微显示器件,最大亮度可达20000 cd/m~2。其起亮电压为2.6 V,亮度从20 cd/m~2到20000 cd/m~2的驱动电压摆幅为2.7 V,最大电流效率为24.43 cd/A。电流密度为20 m A/cm~2时,色坐标CIEX=0.286、CIEY=0.665。该器件在1000 cd/m~2和500 cd/m~2亮度下的半衰期为42559 h和186208 h。  相似文献   

2.
CNT-FED背光源中支撑体高度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碳纳米管阴极并真空封装碳纳米管场发射(CNT-FED)背光源原型器件,研究了支撑体高度对碳纳米管背光源发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支撑体高度增加,开启电压随之增加;达到同样的发射电流密度,支撑体越高,亮度也越高.支撑体高度为1 000 μm和2 000μm时,CNT-FED背光源发射性能较好,在电流密度为4 mA/cm~2情况下,支撑体高度为1 OOO μm时,亮度为1 800 cd/m~2;支撑体高度为2 OOO μm时,亮度为3 100 cd/m~2.选用支撑体高度为2 000 μm,制备出86.4 cm液晶平板显示器(LCD)用CNT-FED背光源,亮度最高可达8 000cd/m~2,发光均匀性为82%,稳定发射30 h,发射电流无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3.
日本NEC公司最近开发出NL10276AC24—01型薄膜晶体管彩色液晶显示器,显示器的尺寸为31cm,亮度可达200cd/m~2。显示器的象素间距为0.24mm,共有1024×768(H×V)个象素,可显示4096种颜色。由于改进了背照明和转换器,发光效率提高使亮度达200cd/m~2。可与CRT的亮度相比。包括转换效率在内的功耗为15.6W。显示器的整个尺寸为410×235×20mm,重量1.3千克。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视觉系统感知的亮度与显示器实际显示的亮度为非线性关系,需要对显示器的视频数据进行伽马校正,使显示亮度适应人眼的感知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的伽马校正方法。首先,基于人眼视觉的伽马特性,分析伽马校正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对输入视频数据进行位宽拓展达到非线性输出,并基于查找表和分段可调的线性差值算法实现伽马校正。最后,根据实际XGA039芯片发光情况调试校正参数以达到更优的显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XGA039芯片最大发光亮度为20 000cd/m~2,在伽马取值为2.2时,采用可调非均匀分段获得了较好的显示效果。所提出的伽马校正方法能够使视频图像的显示质量明显改进,且较传统方式在精度和实现面积上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由硅光电探测器作为反馈元件,采用DSP控制主光源开口处电动可调光阑大小,实现输出光谱辐亮度值连续可调的高精度程控化可见/近红外波段积分球辐射定标装置。经过理论设计和计算,在该装置内放置挡屏,保证了出射口处输出光谱辐亮度值的均匀性。使用PR-655高精度扫描式亮度计测量出该装置的最大输出光谱辐亮度值为23 061 cd/m2;在直径150 mm范围内的光谱辐亮度值的非均匀性为1.04%;输出光谱辐射亮度值的稳定性为0.8%。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可以满足可见/近红外光学遥感仪器的地面辐射定标需要,并可实现智能程控化控制,提高了定标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6.
交流薄膜 ZnS:Mn 电致发光器件,已用金属有机物汽相沉积法制造出来。该法用二甲锌(DMZ)、硫化氢作原料,用三羰基甲基茂基锰(TCM)作杂质。三羰基甲基茂基锰先加热到580℃分解后,进入反应器中,能使锰以最佳浓度均匀地掺到 ZnS 膜中。具有这样 ZnS:Mn 膜的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亮度一般都超过5000cd/m~2(5kHz,130V),而具有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绝缘体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亮度超过6000cd/m~2(5kHz、160V),但亮度—电压特性,有滞后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高清晰度图象的大屏幕户外显示,研制了具有象元间隔为20mm的象素管。此象素管是以原来用于室内显示的“平板矩阵CRT”(FMCRT)为基础,并加上两项改进,以使该平板矩阵CRT可应用于户外。其一,为增大发光面积比(原文为aperture孔径),以使它能可靠地提供4000cd/m~2亮度,还根据主观评价试验结果,改进了象元排列。所选用象元排列既可满足高象质要求,又可使荧光屏有较长的寿命。其二,为改善对比度,研制了装在象素管上的彩色透镜滤色片,可在保持4000cd/m~2的高亮度的同时,改善对比度75%。这种新型FMCRT具有42%发光面积比和20mm象元间隔。用上述备有滤色片的FMCRT的显示屏(屏尺寸:18×9.6m~2),即使在直射阳光下,也能给出高清晰度和高对比度图象。  相似文献   

8.
以2-甲基-8-羟基喹啉配体和ZnSO_4·7H_2O合成了有机金属配合物Zn(Meq)_2,并开展了材料的光电特性研究。当双层器件结构为ITO/NPB/Zn(Meq)_2/LiF/Al时,实现了绿光发射,EL峰位位于542 nm,最大亮度和效率分别为7 429 cd/m~2和1.80 cd/A。而当掺杂器件结构为ITO/NPB/Zn(Meq)_2:DCJTB/Alq_3/Li F/Al时,实现了红橙光发射,EL峰位位于580 nm,最大亮度和效率分别为6 075 cd/m~2和1.02 cd/A。结合器件结构和性能,讨论了相关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用多层 ZnS/SrS:Ce 的 acTFEL器件,用 ZnS 和 SrS:Ce 分9次交替地蒸发堆积构成,在60Hz,50μs 的脉冲激发下,蓝色发光的最高亮度超过10cd/m~2。在全色的 EL—显示器中,蓝色发光的亮度首次达到应用的要求,这种多层的器件在加速老化时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开发的高亮度多色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采用了各种氧化物荧光粉,并用较厚的BaTiO_3陶瓷作绝缘体。例如,在5kHz驱动下Zn_2SiO_4∶MnTFEL器件不同颜色的发光亮度如下:绿色一4020cd/m~2,黄色一70cd/m~2,红色一0.8cd/m~2,这是通过控制薄膜发射层的制备条件而获得的。增高驱动电压,黄色和红色发光还可以被转变成绿色发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绿光器件ITO/HAT-CN/TAPC/CBP∶Ir(ppy)_3/TmPyPB/Liq/Al,通过在Liq中掺杂不同浓度的Yb作为电子注入层修饰电极,研究Yb不同浓度的掺杂比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Liq中掺杂微量的Yb能有效提高器件的光电性能。当Yb的掺杂比为1.85%时,器件性能最好。在0.25mA/cm~2的条件下点亮,启亮电压为3.65V,最高亮度为26 720cd/m~2,最高电流效率为87.07cd/A,最高功率效率为74.89lm/W,最高外量子效率为24.07%。与参考器件对比,其最高亮度提高2 181cd/m~2,最高电流效率提高18.42cd/A,最高功率效率提高10.6lm/W,最高外量子效率提高5.27%。  相似文献   

12.
从老化的观点研究了绿色交流电致发光(Zn,Cd)S:Cu,Br 粉末材料。在空气或 S 气中退火然后淬火对改善电致发光寿命是非常有效的。对于这种器件,在5kHz,200V 电压激发下工作2000小时,亮度仍保留100cd/m~2以上,最高为120cd/m~2。  相似文献   

13.
用显示器测量人眼视觉的亮度最小可觉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小可觉差是人眼视觉重要特性之一,随着计算机显示器的普及,显示器环境下的亮度最小可觉差对图像细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10bit图像显示卡和液晶显示器方便、精确控制亮度刺激,在显示器显示亮度范围内产生27个不同亮度背景,采样心理物理学亮度视觉匹配实验测得亮度最小可觉差。实验结果表明,在背景亮度为11.89~142.3cd/m~2中等亮度下人眼最小可觉差与背景亮度的比值约为0.017,并遵守韦伯定律;在背景亮度为0.38~9.36cd/m~2的弱亮度情况下,人眼最小可觉差与背景亮度的比值随亮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减趋势。在显示器上测量的中等亮度下人眼亮度最小可觉差与Koenig and Brodhun采用传统光学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液晶与显示》2006,21(1):90
日本出兴光产公司开发了长寿命蓝光和绿光有机发光材料。此材料改进了蓝光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因而得到电流发光效率为9cd/A,半寿命为223000h(初始亮度为1000cd/m^2)。不仅改进了绿光有机发光材料的色纯度,同时提高了寿命,其初始亮度为1000cd/m^2时半寿命达到100000h。明年4月开始出售材料。  相似文献   

15.
15.1英寸的MS-1500液晶显示器提供的最大分辨率为1024×768,亮度为250cd/m~2,对比度350:1。在实际测试中,整体的表现也比较不错。  相似文献   

16.
高效高亮度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半透明超薄金属银作为阴极,紫外臭氧处理的厚金属银作为阳极,制备了高效率高亮度的黄光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当电压为9V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4.9cd/A,当电压为17V时,器件的亮度达到14 040cd/m2。通过增加掺杂浓度及阳极厚度对器件结构进一步优化后,器件性能显著提高,其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为10V时达到11cd/A,相应亮度为21 748cd/m2.顶发射器件中存在的微腔效应能有效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以及亮度,但是也会使器件的共振波长随着观察视角的增大而蓝移。由于采用合适的发光材料,本实验制备的器件的发光峰值在0°~75°视角范围内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NEC推出了画面尺寸为61英寸的等离子显示器“PX-61XM1”。该产品分辨率为1365×768点阵,亮度为600cd/m~2,PX-61XM1的显示面积为1351mm×760mm,长宽比为16:9。使用时该显示器可以横向放置也可以纵向放置。另外,还  相似文献   

18.
在用MOCVD技术制备ZnS:Mn多晶薄膜的过程中,用CPM[(C_5H_5)_2Mn:2-π-茂基锰]和BCPM[(CH_3C_5H_4)_2Mn:二甲基茂基锰]作新的掺杂源,并与早些时候使用的TCM[(CH_3C_5H_4)Mn(CO)_3:三碳酰甲基茂基锰]做了与较。与即使在400-500℃也仅有部分分解的TCM相比,CPM和BCPM在ZnS的最佳生长温度即280-350℃就完全分解。在热分解的时候,TCM产生含有锰和碳酰的副产品,它对发光不起作用;而CPM和BCPM则不是这样。由于它的这些优点,用CPM或BCPM制备的器件有更高的亮度。用CPM制备的厚度为500nm的ZnS:Mn层在1kHz正弦波激发下的最大光效(ηmax)为4.81m/W,而饱和亮度(Lsat)为4300cd/m~2。至于BCPM,则得到3150cd/m~2的饱和亮度。而用TCM制备的器件的亮度则低于1000cd/m~2,光效低于1lm/W。当与红色滤光片联用时,采用具有CPM或BCPM的MOCVD制备的ZnS:Mn还能提供有效的红色EL。当使用截止波长为590nm的玻璃滤光片时,在1kHz正弦波激发下,用CPM制备的EL器件产生的Lsat为1420cd/m~2,ηmax为1.6lm/W,色座标值x=0.4626,y=0.373。  相似文献   

19.
董文华 《光电技术》2006,47(2):39-42
本文推出了采用垂直一列式生产线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成果。此款OLED在6V电压驱动下可实现100cd/m^2的亮度,此时的电流效率和光效分别约为7cd/A和21m/W。基于预期之单层数据的均匀性,样品展现了出色的均匀性。其使用寿命与采用传统点源设备制造的OLED相当。同时展示了使用溅镀阴极可以达到的合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以Zn(BTZ)2∶rubrene为发光层的5种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将其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源。5种器件色度最好时的CIE坐标值为(0.32,0.33),最大有效发光面积达到3 cm×3 cm,此时器件的平均亮度达到264 cd/m2,亮度均匀性达到80%。并且分析了随器件有效发光面积增大,发光均匀性、亮度以及最大量子效率减小而器件电流密度反而增大的原因。同时发现附加金属(Ag)辅助电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器件的性能。最后将所制备的5种器件与液晶显示屏相匹配,它们均基本满足液晶显示对背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