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及X线在股骨头坏死分期中的诊断准确性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6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X线检查,行CT检查的为CT组,行X线检查的为X线组。比较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及0期、I期、II期、III期、IV期分期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82.6%)显著高于X线组(63.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且CT组患者在0期、I期、II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高于X线组(均P0.05),而在III期、IV期的检出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较X线高,且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中较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在肺结核治疗后复查病例诊断中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与X线胸片技术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X线组,CT组30例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X线组30例患者均采用X线胸片技术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行MRI、CT、X线影像学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62例(65髋),分别行MRI、CT、X线影像学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结果:MRI检查、CT检查阳性检测率均高于X线片检查,且MRI检查阳性检测率高于CT检查,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Ⅰ期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一致性高于CT、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准确率优于X线检查,且MRI检查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6排CT与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CT组给予16排CT检查,X线组给予腹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CT组准确率为91.17%,优于X线组的79.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者检测梗阻原因、梗阻部位、绞窄准确率分别为82.35%、91.17%、80.0%,明显优于X线组的67.64%、73.5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16排CT检测诊断肠梗阻患者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疾病诊断中不同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疾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X线、CT、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三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影像学特征.结果:X线、CT、MRI检出率分别为38.4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对其实施CT检查以及X线钡餐检查。结果:早期患者20例,X线钡餐诊断阳性率65%,CT诊断阳性率10%。中期和晚期40例,X线钡餐阳性率97.5%,CT诊断阳性率100%。结论 :X线钡餐对食管癌患者各个时期均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但在中晚期诊断方面CT诊断更有优势。在对早期食管癌诊断中可以结合其他检查以提升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两组分别采用X线及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CT组栓塞位于主肺动脉者占比为31.25%、位于肺叶动脉者占34.38%、位于肺段动脉者占18.75%、位于亚段动脉者占15.63%。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可明确栓子所处区域,提高疾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CT与X线在矽肺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100例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矽肺患者的X线与CT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它们在矽肺诊断过程中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X线的总确诊例数为32(32.0%)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矽肺I期、II期、II期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矽肺的诊断中更具有优势,矽肺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但为了早期诊断矽肺和确定其进展,为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在X线的基础上结合CT检查更有利于矽肺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急性脑梗塞患者诊断当中采用MRI与CT影像检查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采用MRI检查诊断的60例患者当中,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其中将采用MRI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CT诊断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对比组,将两组患者检出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总检出率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总检出率为98.3%;其中对照组患者检出率为61.7%,组间差异显著(P0.05),以此证明观察组患者诊断效果更为优异。结论 :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当中采用MRI检查,为有效检查方法,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肺部真菌感染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先均给予X线检查,然后进行CT诊断,对CT扫描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X线:检出4例,检出率为10.0%;CT:检出27例,检出率为67.5%;CT阳性检出率高于X线检出率(p0.05);CT曲线下面积为0.758,X线曲线下面积为0.667。结论:采用CT诊断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CT诊断检出率,但如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则要和影像学动态观察相结合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讨论乳腺癌诊断中应用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乳腺疾病患者20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先后进行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率。结果:MRI、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率依次为93.00%、80.50%和77.50%,MRI诊断率明显高于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P<0.05。结论:MRI能够有效诊断乳腺癌,但MRI检查费用较高,可优先使用CT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腹部CT组与MRI组两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腹部CT组行腹部CT检查,MRI组行核磁胰胆管成像术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腹部CT组的检出率为52.83%,MRI组的检出率为84.91%,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结石检出率,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要明显比腹部CT检出率高,且具有显著差异性(X2=4.043,P=0.04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要显著比腹部CT检出率高,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比腹部CT诊断临床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唐国强  姜林  邱雄 《影像技术》2012,24(4):34-36
目的:分析脊椎损伤的X线及CT表现,对X线及CT在脊椎损伤影像诊断的价值及限度进行分析。方法:对X线平片诊断为椎骨骨折的60例伤者进行CT检查,并对X线及CT片对骨折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检查的60例患者,以CT为标准,平片对骨折的检出率为42.85%。两者有极大的差异。结论:CT能对椎骨的三维结构较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与平片比较CT提高了对骨折的检出率:对判断椎管损伤程度及仍柱稳定性CT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结果: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交感神经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9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脊髓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移位—变形;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神经根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神经根受压—移位;6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椎动脉型颈椎,行CT、MRI检查呈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钩突肥大、横突孔变小—分隔;5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食管型颈椎;27例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呈混合型颈椎。结论:CT、MRI检查对行X线平片诊断较难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33例,回顾分析其X线平片与MRI检查结果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X线平片检查显示1例骨质疏松,3例骨侵蚀,1例桡侧软组织肿胀,异常率为15.15%。MRI检查异常征象包括:33例滑膜增生以及滑膜炎,18例关节积液,13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渗出,16例软骨以及骨侵蚀,22例腱鞘炎。MRI对骨侵蚀的检出率为48.48%,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9.09%(P0.05)。结论:MRI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早期RA的病理变化,对于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中胸部CT与X线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患者中诊断效果的比较结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经常接触粉尘工作并且已经确诊为尘肺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普通的X线检查,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行X线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73.5%。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检查后的诊断结果中,优片率为85.3%。CT扫描检查较X线检查更能够观察大阴影的分布范围,在小阴影前后检出率方面更能够有所提升。CT扫描检查对不规则小阴影的敏感程度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CT扫描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要优于X线检查的整体诊断效果。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检查在临床中,对于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胸膜腔积液等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临床中诊断尘肺病提供了更高准确性,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应用MRI联合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3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MRI检查。结果:CT诊断准确率为67.47%,明显低于MRI和CT联合MRI的81.93%、96.39%(P0.05);MRI联合CT检查对发病24h内及24-48h的病灶检出率较MRI、CT高(P0.05)。结论:MRI联合CT诊断老年多发性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用CT与MRI检查,可提高病灶检出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梁爱红 《影像技术》2014,26(4):36-37
目的:分析临床鼻咽癌患者诊断中CT与MRI技术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鼻咽癌患者均行CT和MRI诊断,并观察两种方法诊断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鼻咽部位的CT和MRI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38.9%和72.2%,MRI诊断的检出率明显比CT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部位的CT和MRI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22.2%和55.6%,MRI诊断的检出率明显比CT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诊断在鼻咽癌的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MRI诊断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回顾性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于本院接受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治疗的126例患者,根据检测时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选用CT检测,研究组选用MRI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梗死病灶数量、大小、部位及检查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小脑部检出率14.2%及脑干部检出率12.7%相比对照组在小脑部检出率3.1%及脑干部检出率1.5%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与CT均是多发性脑梗死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但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相比CT诊断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效果。方法:将80例病理试验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MRI诊断,对照组应用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鼻咽部位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和颅底部位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鼻咽部位的影像学诊断检出率为75.00%,颅底部位的影像学诊断检出率为60.00%,均高于对照组的45.00%和3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应用MRI诊断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提高鼻咽部位和颅底部位的影像学诊断检出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