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3例,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常规CT扫描诊断,按不同诊断方式记录诊断效果,并计算出检出率,对不同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性总结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人及病人家属知情并同意及签署协议。结果:53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临床诊断和常规CT临床诊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临床诊断较为准确,与影像学证实后确诊率达97.12%,与常规CT扫描诊断的确诊率96.98%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相比于常规CT扫描,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和处理的灵活性,相比于常规CT扫描,三维重建更加直接和客观,对处理病况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脏包虫病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肝脏包虫病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病例,术前对肝脏包虫病患者在平扫的基础上行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4例患者病例中大多数肝包虫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均显示无明显强化特征,部分病灶动脉期出现轻度强化与囊周及囊内感染有关,肝包虫病的CT影像特点较典型。观察动态三期扫描肝包虫病强化特征,并且利用多排CT后处理软件重建功能观察包虫占位周围血管走形及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疗价值。结论:利用多排CT的增强扫描观察肝脏包虫占位病变的强化特点可与其它肝脏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明确包虫病影像诊断,观察包虫周围血管走向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好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癌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疑似结肠癌患者50例,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50例患者均为结肠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50例结肠癌,诊断敏感度为100%。手术病理检查A期5例,占10.00%,B期15例,占30.00%,C期18例,占36.00%,D期12例,占24.00%;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A期8例,占16.00%,B期17例,占34.00%,C期14例,占28.00%,D期11例,占22.00%,两种检查结果对比,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有效提高检出率,确定结肠癌分期,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诊多层螺旋CT平扫对阑尾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80例本院急诊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80例患者均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并对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诊断符合率比较:多层螺旋CT平扫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急诊多层螺旋CT平扫应用于阑尾炎诊断检查中,既可明确阑尾炎类型,又可提高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结合常规剂量增强扫描与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60例结肠癌患者,分别给予患者增强扫描结合50mAs低剂量平扫、150mAs剂量平扫,比较检查图像呈现的质量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不同剂量扫描的病灶确定结果一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mAs增强扫描腔外组织和肝脏组织的非常清晰图像概率明显高于50mAs增强扫描的相应概率;50mAs平扫+150mAs增强扫的辐射量最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剂量增强扫描与结肠充气造影CT低剂量平扫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图像清晰度高能够保证诊断准确率且辐射量低,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评价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应用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5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术前均采用螺旋CT扫描,观察并评价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分期准确率,螺旋CT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食管癌患者手术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分期准确率高达90.74%,且TNMⅠ-Ⅳ期准确率均较高,与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相近(kappa=0.874);本组患者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结果优于螺旋CT(增强CT扫描、CT平扫)术前诊断(P0.05,P0.01),而增强CT扫描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优于CT平扫(P0.05);CT-TNM分期、肿瘤位置及肿瘤长度是手术方案制定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螺旋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可明确显示病灶状况,从而为临床医师预估食管癌手术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64例急腹症患者诊疗资料,分析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对于各种急腹症检出情况以及其成像特点。结果:164例临床诊断为急腹症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测以及后期病理诊疗共检出153例,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9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师根据急腹症患者临床症状,结合多层螺旋CT影像学成像特点进行鉴别诊断,能有效提高急腹症患者检出率,对确定临床治疗,遏制患者病情恶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急腹症患者的首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为患者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18例,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中以肠系膜血管中断、血管内外对比剂外渗、肠管破裂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均为100%(P0.05)。以腹腔积液、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清晰分辨肠及肠系膜损伤的各种表现,较准确地评估肠和肠系膜损伤的程度及损伤部位,是早期诊断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方面的诊断价值与相关应用。方法:抽取选取2003年2月-201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1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男64例,女50例。本组2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都采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平扫,扫描层厚5-10mm,根据一系列的CT影像,如仿真内窥镜、重建影像、多平面图像等,临床诊断根据随访、病理、手术探查、体征、病史、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X线平片、超声等)、实验室检验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果:本组的11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有104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与CT影像诊断相同,无统计学差异比较意义,P=0.0142,这充分说明临床诊断与CT影像诊断基本是相一致。结论: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为及时、准确诊断急性肠梗阻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属于首选诊断急性肠梗阻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肾盂旁囊肿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肾盂旁囊肿患者20例,所有患者在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前实施B超检查,观察临床诊断检查效果。结果:运用B超检查,误诊为肾积水11例(55.00%),漏诊4例(20.00%),误诊、漏诊率比较高,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肾盂旁囊肿诊断检查正确率为100%,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肾盂旁囊肿的效果显著。结论:在肾盂旁囊肿患者临床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患者的诊断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青怀 《影像技术》2012,24(3):12-1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5月的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肝癌50例,然后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在50例患者中,36例肝癌患者病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证常肝组织,14例肝癌患者呈相对高密度。螺旋CT增强检查检出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0%;没有检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的病灶靠近大血管和肝脏包膜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可有效进行组织学分析,同时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用以指导临床对于肺栓塞的诊断以及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选择16层螺旋CT机对我院2010-2012年度40名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时间限定为患者1次屏气期间。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部开始到膈水平位置为止,首先开始常规扫描,然后实施增强扫描。结果:40名肺动脉栓塞患者通过螺旋CT扫描后发现10例不规则片状实变,5例不规则的锲形变,2例磨玻璃样影,10例胸腔积液和15例局部胸膜加厚,3例马赛克征象,2例肺动脉高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应用广泛,对肺栓塞患者扫描除了可以确定患者的肺动脉内是否具有栓子,又能够诊断出患者存在栓塞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是否存在梗死和栓塞范围,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根据,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100例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小肝癌患者共检查出121个病灶,其中动脉期检出率为90.16%,门脉期检出率为77.04%,延时期检出率为82.4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CT图像具有特征性,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筛查小肝癌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使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肋软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与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确诊率。结果:使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肋软骨骨折的诊断率上要比常规CT扫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使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提高肋软骨骨折的确诊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记录两种不同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患者的吻合性,比较肠梗阻原因的检查率。结果:多层螺旋CT的梗阻诊断率为97.6%,高于腹部X线平片的85.4%(P0.05);在梗阻部位的确定方面,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的吻合性最高(P0.05)。在肿瘤、炎症感染、肠粘连方面,多层螺旋CT检查梗阻原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P0.05)。结论:在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检查较腹部X线平片检查更具优势,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研究应用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100例(112个病灶)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对其行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检测后结果准确率。结果: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出率。结论:MRI用于肝硬化伴肝癌检测具有无放射损伤,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扫描且分辨率较高;对病灶定性准确度高,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伴肝癌的首选检查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在结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0月间我院行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7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肠癌的CT表现。结果:37例患者结肠壁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厚,15例发病部位为升结肠,9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病灶未见周围组织侵犯,26例病灶浆膜层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密度增高,22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对于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评估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腹部损伤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意义。方法:本次选取腹部创伤50例,均为我院急诊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50例患者,采用CT平扫,35例初诊阴性,阳性15例。50例中,经剖腹探查6例,1例介入治疗后完成CT随访,CT随访33例,初诊阴性者10例,经随访和住院观察,腹部无相关体征或症状,认为腹部脏器无损伤,未作深入检查。与手术治疗结果对比,48例相符,CT确诊率为96%。结论 :腹部创伤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为质的飞跃,扫描时间显著缩短,争取了急诊患者急救时间,并明显减少了运动伪影,肠道准备即使准备欠充分,重建薄层,无对比剂口服的平扫下,脏器间关系也可中较小区分,对各脏器损伤细微观察,发挥较好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选取的38例肺小结节患者(参照组)与37例早期肺癌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皆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病理检查结果及两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结果:多层螺旋CT、肺小结节、肺癌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相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与早期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实践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螺旋CT、动态MR及US在小肝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动态MR及US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情况。结果:螺旋CT检查病灶检出率为94.8%,动态MR检查病灶检出率为96.6%,US检查病灶检出率为79.3%,螺旋CT检查和动态MR检查的病灶检出率比较(P0.05),与US检查比较,螺旋CT检查和动态MR检查的病灶检出率比较(P0.05)。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94.5%,动态MR检查准确率为94.6%,US检查准确率为80.4%,螺旋CT和动态MR检查的准确率比较(P0.05),与US检查比较,螺旋CT和动态MR检查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动态MR在小肝癌诊断中的诊断率较高,优于US诊断,但是三者检查方法均有不同的优势,因此,联合检查在小肝癌的诊断中诊断的准确率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