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健 《影像技术》2012,24(6):13-13,10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多层CT征象,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三期MSCT征象.结果:肿瘤发生于胃13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1例、回肠3例,直肠1例,肿瘤直径3-10mm,小于5mm的病灶7例,多为圆形、类圆形,增强均匀性强化,大于5mm病灶16例,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小片样或大片样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低度恶性胃肠间质瘤瘤体体积小,密度均匀,肿瘤坏死囊变少见,病灶边缘光整.恶性度较高的胃肠间质瘤,CT表现为:肿块相对较大,密度不均,肿瘤中央坏死和囊变多见,肿瘤边缘多不规整,可呈分叶状,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动脉期、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强化物减退.结论:MSCT三期检查,能反映肿瘤强化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敏  李昂  刘军 《影像技术》2012,24(4):46-48
目的:观察肝腺瘤的CT表现,总结其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腺瘤CT图像.对病灶的平扫及增强扫描进行观察。结果:平扫:7例均为单发肿块,直径3.5—7.5cm,平均5.5cm。3例见稍低密度包膜影.3例见不完整包膜。3例表现稍低密度背景下间杂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动脉期5个病灶中度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密度,可见假包膜。2例呈类似肝癌的速升速降型强化,但其强化程度不如肝癌迅速。平扫时病灶内高密度区域.增强扫描三期均无明显强化。包膜的强化大部呈延时强化的趋势。结论:肝腺瘤在CT扫描中有一定特征。准确把握其影像学表现,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沈延艺 《影像技术》2015,(3):26-27,31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炎的影像诊断价值,从而为慢性肺炎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为86例行CT检查及X线检查,并对CT诊断及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形态包括类圆形20例,圆形13例,锯齿样31例,波浪样22例。在病灶密度方面,49例为低密度,37例病灶密度呈现出不均匀状态。结论:影像诊断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及误治的发生率,在诊断老年慢性肺炎时可充分利用影像诊断技术,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在结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0月间我院行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7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肠癌的CT表现。结果:37例患者结肠壁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厚,15例发病部位为升结肠,9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病灶未见周围组织侵犯,26例病灶浆膜层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密度增高,22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对于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评估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冲 《影像技术》2015,(1):34-36
目的:探讨颅底浆细胞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浆细胞瘤的患者,均行CT或MR扫描,影像检查重点观察了肿瘤的发生部位,信号特点,侵润范围,骨质破坏情况,和增强扫描特征。结果:10例有5例发生斜坡,3例发生岩尖区,1例发生鞍区,颅底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CT和MRI特点如下:1CT平扫肿瘤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实性肿块,邻近颅底骨质呈溶骨性破坏,无骨质硬化边缘。肿瘤内常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为瘤内钙化或骨质残片。2MRI平扫肿瘤呈等T1或稍长T1、等T2或短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底孤立性骨浆细胞瘤的MR表现与肿瘤起源部位和侵润范围有着密切关系,肿瘤的MR表现与某些肿瘤十分相似,不易鉴别。MR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显示浆细胞瘤及其侵润范围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晶  陈静  文伟 《影像技术》2013,25(3):21-24
目的:研究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表现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将选取3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X线平片、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其中28例位发生于长骨,髌骨、腰椎各2例,跟骨、耻骨、颞骨及肩胛骨各1例,其中CT显示29例患者的骨壳完整,7例患者骨壳不完整,4例患者病灶周围组织边缘出现增生硬化且存在肿块,8例患者见液平面显示。MRI显示病灶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20例于MRI T2WI序列见显著液-液平面。CT或MRI增强显示分隔轻中度强化。结论:通过笔者的对比分析研究,其结果显示CT、MRI检查对ABC内部结构及软组织显示均明显优于X线平片,而MRI对病灶内特征性表现"液-液"平面的显示更显著优于CT,对AB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天文 《影像技术》2015,(2):5-7,15
目的:该研究主要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对老年慢性肺炎病人的CT和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8例患者都进行CT和X线检查,并对CT和X线的检查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的X线都有局灶性的病变表现,特征为边界模糊不均,密度均匀或不均,类椭圆或不规则型;CT有局灶病变,轮廓不齐或光整,边缘不清楚或模糊,病变密度低。68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表现准确的有26例,结果和综合诊断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没有特异性,X线联合CT的诊断效果较好,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结合临床采取其他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脏包虫病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肝脏包虫病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病例,术前对肝脏包虫病患者在平扫的基础上行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4例患者病例中大多数肝包虫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均显示无明显强化特征,部分病灶动脉期出现轻度强化与囊周及囊内感染有关,肝包虫病的CT影像特点较典型。观察动态三期扫描肝包虫病强化特征,并且利用多排CT后处理软件重建功能观察包虫占位周围血管走形及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疗价值。结论:利用多排CT的增强扫描观察肝脏包虫占位病变的强化特点可与其它肝脏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进一步明确包虫病影像诊断,观察包虫周围血管走向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好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腹壁瘢痕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腹壁瘢痕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及CT检查临床表现。结果:病灶均处于腹壁切口处及其周边位置,脂肪层最多,直至腹膜呈逐渐减少的趋势,CT平扫密度呈均匀或是不均匀,边界清楚;加强扫呈现不均匀强化或是边缘强化。结论:腹壁瘢痕下行CT检查能比较准确的显示出病灶及周边组织的浸润状况,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脑血管母细胞瘤CT、MR影像特征,总结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共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14例,MR、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小脑半球囊性或实性占位,囊壁强化瘤结节影。MR诊断分型大囊性小结节型患者10例,3例实性型表现,1例囊实性。CT检未发现胰腺、肾、腹睾等囊肿与肿瘤,CT平扫典型表现为大囊小附壁结节表现,CT10-20Hu,4例患者表现为囊性区,4例实质性病灶边缘不清,1例肿瘤进入小脑延髓池,增强扫描CT上升15-20Hu,5例实性或混合性增强明显。CT、MR定位诊断率100%,定性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CT、MR定位、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价值较高,检查后可获得丰富的有关于肿瘤性质、侵袭、大小等信息,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青怀 《影像技术》2012,24(3):12-1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5月的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肝癌50例,然后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在50例患者中,36例肝癌患者病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证常肝组织,14例肝癌患者呈相对高密度。螺旋CT增强检查检出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0%;没有检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的病灶靠近大血管和肝脏包膜等。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可有效进行组织学分析,同时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充分了解肺炎假性瘤影像临床表现情况。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3例肺炎性假瘤的X线、CT、MRI诊断结果。结果:肺炎性假瘤X线片的正侧两位形态不一致,周围未有明显血管影、病灶边长毛刺或带有棱角;CT强化和肿块大、小相关;MRI病灶T1、T2加权像均会呈现较肌肉高、稍高信号。结论:该病在影像学上是复杂的一种病变,对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式的分析,对于提升肺炎假瘤术前的诊断有着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门静脉性胆道病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例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PCTPV)合并门静脉性胆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排螺旋CT行平扫、肝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总结患者MSCT影像特征。结果:本例患者门静脉胆支、门静脉胃支、胰十二指肠上静脉和脐旁静脉均可显示。患者MSCT扫描印象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并门静脉性胆道病,影像特征:肝内外胆管略扩张,门静脉肝内分支细小,门脉期肝脏灌注较差。胆囊壁及胆总管管壁增厚,呈延时强化。胆囊底及周围可见迂曲扩张的血管影。肝门水平门静脉大分支或其主干缺如或闭塞,并见团状纡曲扩张的畸形血管;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呈海绵样变性,周围多发侧枝循环形成,呈长椭圆形分布,肠系膜上静脉内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影,管壁可见点片状致密影。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并门静脉性胆道病患者MS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该病诊断及评价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CT动态增强表现,观察肿瘤位置、数目、胆管及邻近肝包膜情况、增强后肿瘤各期强化方式、强化程度,以及肿瘤与邻近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关系、有无侵犯门静脉等影像学征象。结果:31例中,13例单发,18例多发。病灶位于肝右叶15例,肝左叶23例。平扫病灶呈不均匀等、低密度,实性部分CT值31-45 HU。形态上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23例,圆形或类圆形8例。边界欠清晰,内可及更低密度区,位于病灶中央或病灶边缘。肝包膜局限凹陷回缩7例,肝内胆管扩张11例,伴胆管内结石5例。增强后动脉期边缘强化,延迟后中央逐渐强化是常见的强化方式。5例有淋巴结转移,2例合并门静脉内瘤栓,4例可见少量腹水。结论: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对其术前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及MRI的影像资料,其中CT检查8例,MRI检查6例,同时行CT及MRI4例。结果:8例肿瘤呈类圆形,边缘光整,2例肿瘤边缘呈分叶。肿瘤表现为囊实性结构5例,囊性结构为主3例,实性结构2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分隔呈轻度至中度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肿瘤MRI信号不均匀,实性部分T1WI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性部分呈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较好地做出术前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别是增强扫描后的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32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32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31例,特征为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肿大,不融合,增强后呈中等度较均匀强化;肺内病变25例,多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网状结节。结论:肺结节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增强CT扫描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在多层螺旋CT中的诊断特征,并提高多层螺旋CT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能力。方法:选取67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5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此两组CT影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病灶分布、分叶、毛刺上同观察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增强扫描则能够充分显现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在鉴别周围型肺癌上具有一定作用,对于无法确诊病例,应在其抗感染治疗后进行影像学随访,以提高其鉴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经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影像学参数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60例疑似恶性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常规CT检查与HRCT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及阳性征象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对比阳性患者、阴性患者HRCT影像学参数。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40例、20例,常规CT检查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32例、28例;HRCT确诊阳性、阴性例数分别为39例、21例。HRCT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98.33%、97.50%、100.00%)相较于常规CT检查(70.00%、67.50%、75.00%)较高(P<0.05);阳性患者HRCT影像学参数(形态、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平均CT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HRCT在恶性肺磨玻璃结节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取得的相关影像参数(形态、分叶、毛刺、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平均CT值)均可作为恶性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在颅内肿瘤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差异。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曾在我院放射科检查后经外院穿刺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为颅内肿瘤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MRI与CT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与CT诊断准确性及肿瘤定位方面的差异。结果:经病理检查诊断出恶性肿瘤29例,良性肿瘤31例,观MRI检查方法的灵敏度要高于CT诊断,假阴性率低于CT诊断法,结果差异相比P0.05;MRI检查中良性肿瘤表现为T1WI的等信号、低信号或高信号影像,而T2WI呈现高信号或等信号影像,在进行增强扫描后均呈现强化特征。在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的情况下,实施增强扫描后存在有花环状、斑片状、不规则结节样的强化影像则为恶性肿瘤影像;在CT检查中良性肿瘤的形态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一般边界清楚,如成像结果显示存在高密度的块状或混杂密度块状影像,瘤体呈现低密度改变,实质块影像或伴随散在的钙化灶影像,边界不清晰,则诊断为恶性肿瘤。结论:MRI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低的误诊率,在颅内肿瘤临床诊断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胡铭 《影像技术》2015,(2):27-28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特征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临床诊断间质性肺炎的45例患者的HRCT表现。每位患者HRCT片均选取6个层面,每个层面分别观察几种常见的CT表现是否存在。结果:间质性肺炎的HRCT表现以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为主,小叶内间质增厚、细支气管扩张及蜂窝影时常出现,另外小叶内结节影、肺气肿、气腔性实变影及网格影亦存在,较为少见的是胸膜下线影、囊性变、间质结节及马赛克征。结论:间质性肺炎具有其比较典型的HRCT表现,临床上运用HRCT在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