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纺织品传统剥色工艺中化学品消耗量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光催化技术研发了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水溶液浸渍光催化(即UV/H2O体系)剥色方法,探讨了水溶液中pH值、温度和剥色时间对剥色率和织物强力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剥色前后棉纤维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V/H2O体系浸渍剥色法可在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上获得良好的剥色效果;在溶液pH值为6,剥色温度为20℃及剥色处理时间为40 min的条件下,活性染色棉织物(1%(o.m.f)活性染料M-3BE)的剥色率能达到88%,其强力保留率达到93%;与染色样相比,UV/H2O体系中短时间的光催化浸渍剥色对棉纤维的化学结构、表面形态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由于染色棉织物经过柔软荆整理,从而使不合格产品的剥色变得比较困难,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改染产品的质量,本文主要对经柔软整理后棉织物的剥色工艺进行探讨.研究了NaOH浓度、剥色温度、保险粉浓度、渗透剂浓度、剥色时间等因素对剥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剥色织物的改染色差进行分析,找出柔软剂整理后色织物的剥色工艺.  相似文献   

3.
棉织物修色剥色剂B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S 剥色系统是一种储存安全、稳定性好,具有还原性的修色剥色剂.通过试验,研究了其应用于部分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修色剥色处理.结果表明,该修色剥色系统在温和条件下即具有良好的修色剥色作用,对pH 值适应范围宽,织物强力损失小.除个别品种,BS 修色剥色系统对试验所用的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剥色率可达95%以上.其优化的剥色工艺为:剥色组分BS-11g/L,催化组分BS-21g/L,时间20 min,温度80~100℃,pH值为7~9.  相似文献   

4.
5.
将四磺酸基钴酞菁(CoTSPc)吸附到活性艳红M-3BE染色后的棉织物上,与氧化剂过氧乙酸构建CoTSPc/过氧乙酸催化氧化剥色体系,对棉织物进行剥色。考察了pH值、催化剂浓度、氧化剂浓度、温度、剥色时间等因素对剥色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他种类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进行剥色,通过棉织物剥色前后的K/S值降低率和断裂强力保留率对棉织物的剥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oTSPc能够有效地催化过氧乙酸对活性染料染色后棉织物的剥色。  相似文献   

6.
采用UV/H2O2体系对活性染料M-3BE染色棉织物进行低温浸轧剥色,探讨了pH值、双氧水浓度、剥色时间及轧余率等因素对剥色率及织物强力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SEM对染色及剥色后的棉纤维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6,3mL/L30%双氧水,轧余率100%和剥色处理25min的条件下,活性染料M-3BE染色(1%,owf)棉织物的剥色率可达80%,强力保留率达90%;UV/H2O2光催化体系对棉纤维的化学结构和聚集态结构中结晶比例影响相对较小;对棉纤维表面附着的浆料等杂质也具有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活性染料染色纯棉纱线的剥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活性染料染色纯棉纱线的保险粉剥色和次氯酸钠剥色工艺,得出了保险粉的剥色效果比次氯酸钠的剥色效果明显和完全的结论.保险粉剥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保险粉5 g/L,小苏打2 g/L,浴比1:20,温度60℃,时间50~60min.处理后纱线的剥色率在92%以上,可以满足再染要求.  相似文献   

8.
9.
采用UV/TiO2光催化体系对棉织物上偶氮活性黄X-R染料的剥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体系pH值、催化剂纳米TiO2质量浓度、剥色温度和光催化时间对染色织物剥色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剥色织物强力保留率及其纤维表面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UV/TiO2光催化体系对棉织物上活性黄X-R染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剥色效果。其推荐剥色工艺为:体系初始pH值为6.0~8.0,纳米TiO2质量浓度为0.02~0.06 g/L,剥色温度20℃,光催化时间30~60 min。在推荐工艺条件下,棉织物上活性黄X-R染料的光催化剥色率达到68%~80%或以上,剥色织物强力保留率可达到74%~98%。同时,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较短光催化时间内,棉纤维的表面形态变化不明显,但随时间延长,纤维表面出现了刻蚀、氧化等现象,纤维表面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光引发和催化还原剂分解的方法,首次对UV/Na2S2O4体系中棉织物上活性染料的低温浸轧剥色进行了研究。以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工作液p H值、还原剂保险粉用量、织物上轧余率和剥色时间等对棉上活性染料的剥色率及织物强力保留率的影响,同时对剥色前后棉纤维的表面形态特征采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染色棉织物经浸轧含有还原剂保险粉的剥色工作液后,在紫外光(UV)的引发和催化下可有效实现对织物上固着活性染料的低温剥色处理。  相似文献   

11.
涂莉  孟家光  李欣  李娟子 《纺织学报》2019,40(11):75-80
为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利用率,同时降低染料对回收方法和回收工艺的影响,分析了废旧混纺面料的组分,并采用H2O2/柠檬酸体系对面料进行剥色处理,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剥色工艺,探讨了H2O2、柠檬酸、Na2SiO3、JFC质量浓度以及pH值、温度、时间等参数对面料白度和断裂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旧混纺面料由羊毛、蚕丝和棉组成,且棉、丝、毛的混纺比为75/20/5;最优剥色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浓度10 g/L,柠檬酸质量浓度2 g/L,pH值6,温度80 ℃,时间80 min,Na2SiO3质量浓度1.2 g/L,JFC质量浓度2 g/L,浴比1∶40;在最优剥色工艺条件下,废旧毛/丝/棉混纺面料的白度为54.27%,断裂强力为410.17 cN。  相似文献   

12.
亚麻棉混纺织物的漂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广均  张瑞萍 《印染》2007,33(13):13-15
采用次氯酸钠-氧漂工艺和DCCA(二氯异氰尿酸钠)-氧漂工艺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漂白;分析了有效氯浓度、pH值、堆置温度、堆置时间和H2O2复漂等工艺条件对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漂白工艺织物的白度、去麻皮情况和强力等性能。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轧漂去麻皮工艺对织物损伤较大;DCCA-氧煮漂工艺则能够达到去麻皮保强力的效果,其优化工艺条件为:DCCA有效氯5g/L,pH值3~4,H2O23g/L,40℃煮漂20~30min,漂白后织物白度值80.70,去麻皮效果5级,强力损伤12.90%。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在棉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溶胶-凝胶法技术,将S iO2凝胶固定到棉织物上,用银盐溶液浸渍载硅织物,制得纯棉抗菌织物。通过分析硅化物浓度、Ag+浓度和浸泡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对整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硅化物浓度2%、Ag+浓度0.3×10-3mol/L、浸渍时间30 m in的抗菌效果最佳;织物经50次洗涤,其大肠杆菌减少百分率仍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昭雪 《印染》2007,33(13):26-28
棉织物经树脂整理后抗皱性和防缩性较好,但存在强损和色变等问题。通过对树脂整理剂555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分析,优化整理条件,即树脂用量80g/L、轧余率65%、160℃焙烘150s。结果表明,织物整理后平整度DP可达3.0级或以上,撕破强力保留率高,游离甲醛〈75mg/kg。  相似文献   

15.
翟保京  朱京华  徐静  马仓 《印染》2006,32(4):13-15
从选择染料、助剂入手,以同一织物的不同色号生产为例,探讨了高日晒牢度纯棉阻燃面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并对阻燃性能和日晒牢度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6.
棉织物涂料印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涂料印花一直存在牢度、手感和鲜艳度等问题。通过试验,筛选了部分涂料印花色浆及配套助剂产品,并研究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性能。生产结果表明,采用这些涂料色浆及配套助剂印制的产品手感好、牢度佳,游离甲醛含量极低,达到涂料印花产品在手感和牢度等方面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17.
深浓色纯棉织物的湿摩擦牢度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杨海桥 《印染》2003,29(11):12-13
耐湿摩擦牢度是深浓色纯棉染色布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也是染整工艺上的一个技术难题。作者阐述了“耐摩擦牢度”的机理,并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分析了影响湿摩擦牢度的因素,提出优选染料品种、控制布面pH值、加强固色后处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制备了纳米SiO_2水溶胶。采用二步法工艺,先在棉织物上构造纳米SiO_2颗粒粗糙表面,再浸渍拒水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解液进行拒水整理。研究了拒水添加剂用量和织物表面粗糙度对拒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拒水整理后棉织物各项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3%拒水添加剂整理后,棉织物的接触角(5μL)和滚动角(15μL)最佳可达145.9°和14°,且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但透气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