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34)
高职教育是目前我国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使培养出的人才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落实好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以思政课程为主,单纯的思政课堂教育目前已经面临了不少困境。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思政教育现状,以高职院校汽车车身结构课程为例,为思政课程转变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1)
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契合思政教育。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熟练地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历程。文章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为例,分析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探讨如何在线上、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融合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础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有促进作用。通过“基础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思政建设能力,形成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勇于创新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团队;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模块与思政模块,形成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思政融合设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育人模式;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的融合思政教育的定量考核机制。持续拓展与改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需要教学团队长期坚持,保持“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体系与时俱进,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20,(2)
思政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渗透到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高职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成效,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能得到增强,这给课程思政建设创造了有利契机。本文将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以探讨和分析,阐述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大幅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促进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稳步提升,从而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功能。文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原因,以及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建工专业核心课“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为例,从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探讨该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并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7.
在专业班级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发挥课程的教育功效以及任课老师们的教育职责,从而增强专业老师的道德意识和德育能力。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为研究对象,研究课程建设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给出了课程建设后的实施效果,为工科类似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4)
培养高质量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大学外语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探究了该学院大学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学英语为主,以大学小语种和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院的大学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教学最基础也是最紧迫的工作。由于工学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元素,达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果,是目前专业课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工学类专业课程知识点往往立足于力学原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是易被忽视的重要思政“宝藏”。本文通过分析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提出了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从哲学思维、美学、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方面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桥梁工程课程为例,探索了有效融入途径,可为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
当前,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是各高校及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课程思政"指出各类课程都肩负德育的责任,都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项目组以"课程思政"的开展为契机,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以学校平台及教师自身政治素养为依托,探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药人才。同时,也为其他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