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土水交融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构建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以强智能和强实践为核心的“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探讨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在创新与实践、前沿与智能化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经验。“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实现了大土木融通的培养模式,开辟了土建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可为高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给传统工科教育教学带来新挑战,介绍智能建造发展情况与潜在优势,关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在系统学习土木工程核心课程基础上发生“智能+”的新变化,探索智能建造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新趋势,进一步提出工程实践决策能力培养路径、树立工程弹性认知能力以及新趋势下构建土木工程师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是在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育新模式,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渗透到高校工科教育各个方面,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工科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工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承担着思政育人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实践教学的特点和教书育人的规律,在实践课程中兼顾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两个教学职能。针对港航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课程思政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同济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要求指导下,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基础必修类课程和进阶类课程进行了思政总体设计,解读了港航专业培养方案中蕴涵的课程思政内涵,细化和提炼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了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学体系和多层次育人效果量化评价体系。结合培养计划和新工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具体案例展开分析与讨论,对港航专业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8):4-5
"通信原理"课程是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4个专业的基础类课程,对后续课程起到支撑引导的作用,该课程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为了培养符合新工科背景下对通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文章以"通信原理"课程为例,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进行研究,结合东北电力大学实际情况,探索适应新工科要求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相关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新形势,通过分析传统课堂教学理念与新工科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差异,结合土木工程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基于互动式教学,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文章探索了基于新工科教学理念的高等工程教育课堂教学方法,为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园林植物类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与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和实用性强等特点。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之间,共同交流、发展,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完善培养计划。本文介绍了其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的设置情况,论述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总结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风景园林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科之间的交流,文章提出课程改革的构想。本文可为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院系风景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各大高校主动设置和发展新兴工科专业,同时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也势在必行。针对"感测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依托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提出了基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大力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通过以智能温室大棚为例阐述了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最后学生以项目参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实践表明,项目化的教学改革方法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不断发生变革,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使命,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落脚点。材料力学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团队分析了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课程强理论性、逻辑性、工程实践性等特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枯燥、推导过程抽象、评价体系生硬等问题,以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优势,在课程教学内容、讲授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提出了“Interest+Understand+Application”的创新教学体系(简称为“IUA”创新教学体系),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内容理解、强化学生知识应用。东南大学土木交通大类专业对该教学体系进行了实践,包括引入工程案例、利用校内及在线资源丰富课堂形式、改进课程评价方式等。通过评估学生课堂满意度调查、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学生课外实践成果等,证明了该教学体系改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分析新工科人才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面向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建构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指标框架。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制定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从学习结果界定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树立素养本位的专业教学理念、探索行动与反思的工程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工科人才学业评价实施建议,体现了工程教学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对交通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机场建设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介绍了该门课程的地位和特点,针对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评价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对机场建设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