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氢氧化镁阻燃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别采用未处理氢氧化镁、有机硅处理氢氧化镁、硬脂酸处理氢氧化镁为阻燃剂,制备阻燃硅橡胶,研究了氢氧化镁种类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阻燃硅橡胶的拉伸断面形貌,并通过热重分析对硅橡胶的阻燃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采用经有机硅处理的氢氧化镁为阻燃剂时,硅橡胶的阻燃效果优于采用其它两种氢氧化镁为阻燃剂的硅橡胶;有机硅处理氢氧化镁对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损害较小。添加60份有机硅改性氢氧化镁时,硅橡胶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6%,拉伸强度为6.4MPa,撕裂强度为32.9kN/m,邵尔A硬度为51度,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分别为5.8×1015Ω.cm和4.1×1015Ω,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分别为3.43和2.34×10-2。有机硅处理氢氧化镁在硅橡胶中分散较均匀,界面结合紧密,孔洞较少。  相似文献   

2.
纳米碳酸钙对RTV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比较了纳米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质碳酸钙只是常规的增量填充剂,纳米碳酸钙可以提高硅橡胶的交联密度和机械性能;但起始粘度增大,工艺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使用3种纳米活性碳酸钙为填料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碳酸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分析碳酸钙分散状态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与其二次团聚程度有关,填料的团聚与网络结构化均会使硅橡胶的储能模量产生显著变化,温度扫描也能反映碳酸钙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4.
Mg(OH)2/硼酸锌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硅橡胶中加入Mg(OH)2/硼酸锌并用的添加型阻燃剂对其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该并用阻燃剂后,硅橡胶的氧指数最大可达到33%;且因Mg(OH)2粒子较细,未严重破坏硅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氢氧化镁及其复合阻燃体系对LDPE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两种氢氧化镁对LDPE性能影响的比较,选出纳米级氢氧化镁作为主阻燃剂,研究了其复合体系对LDPE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复合阻燃体系可使LDPE达到难燃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超细CaCO3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室温硫化(RTV)单组分硅橡胶密封胶,讨论了偶联剂的种类、用量及其表面改性方式对该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硅烷偶联剂事先对CaCO3进行表面处理的改性方法较好;其中用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A-189)处理的CaCO3对密封胶的增强效果较好(其拉伸强度为0.57 MPa、最大强度伸长率为159.60%),但脱模时间需要5 d,存在着明显的延迟硫化现象;用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偶联剂(KBE-402)处理的CaCO3对密封胶的增强效果(其拉伸强度为0.60 MPa,最大强度伸长率为105.00%)优于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KBM-403)。  相似文献   

7.
纳米碳酸钙含量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荣柏  彭娅  王柯  伍增勇 《弹性体》2010,20(5):20-22
测试了不同纳米碳酸钙含量的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对不同纳米碳酸钙含量填充硫化胶的热降解活化能的计算可知,随着纳米碳酸钙含量的增加热降解活化能增加,说明纳米碳酸钙的填充可提高室温硫化硅橡胶耐热性能。其机理是纳米碳酸钙与硅橡胶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纳米碳酸钙填充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对氢氧化镁填充EPDM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旭  任文坛  张隐西 《橡胶工业》2007,54(10):581-584
试验研究甲基丙烯酸(MAA)、氢氧化镁和硫化剂DCP用量对EPDM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A、氢氧化镁和硫化剂DCP用量分别为5,200和0.5份时,EPDM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较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MAA的加入增强了氢氧化镁与EPDM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烯基含量对加成型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低黏度的多乙烯基硅油为基胶,高纯石英粉为填料,含氢硅油为交联剂,在铂催化剂存在下,制得加成型液体硅橡胶.通过测试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交联密度探讨了乙烯基含量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基含量为1.17 mmol/g、摩尔质量为40000 g/mol的乙烯基硅油,活性氢摩尔分数为0.3%的含氢硅油,填料为40%的高纯石英粉,加入10×10-6的铂催化剂,按此配方制成的硅橡胶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10.
陶君 《塑料科技》2022,(10):65-69
以三种粒径的氢氧化镁(1.5、3.1以及6.4μm)为阻燃剂,氢氧化镁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制备聚乙烯/氢氧化镁阻燃复合材料。研究氢氧化镁的粒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学性能、阻燃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镁粒径增至6.4μm,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降至14.2 MPa和199.0%。随着氢氧化镁粒径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逐渐提高。当氢氧化镁粒径增至6.4μm,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至350 kW/m2以下,氧指数(LOI)提高至22.8%。随着氢氧化镁粒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明显下降,介电损耗明显增加,体积电阻率由6.9×1013Ω·m降至1.5×1013Ω·m。综上分析,当氢氧化镁粒径为3.1μm,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无卤阻燃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阻燃剂的分类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综述了铝-镁系阻燃剂、成炭或促进成炭型阻燃剂、铂系阻燃剂和纳米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及其在硅橡胶中的应用,对阻燃硅橡胶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碱催化平衡聚合法制备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制备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三聚氰胺磷酸盐(MP)协效无卤膨胀型阻燃硅橡胶,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镁/氢氧化铝/MP可产生阻燃协同作用,能够使复合硅橡胶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和抑烟性能进一步增强。氢氧化镁/氢氧化铝/MP阻燃硅橡胶不仅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还能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当复合阻燃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MP并用比为12/18/30时,复合硅橡胶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制得碱式氯化镁前驱物,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以化学沉淀法与水热法结合制备纤维状Mg(OH)2,在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得长度约为150μm,长径比大于30的纤维状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14.
阻燃硅橡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阻燃硅橡胶的阻燃材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讨论了三氧化二锑 氧化石蜡—70体系、十溴二苯醚 三氧化二锑体系、氢氧化铝 三氧化钼体系、十溴二苯醚 氢氧化铝 三氧化钼体系的加入量对硅橡胶自熄时间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最佳合理配比。  相似文献   

15.
对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表面改性,改性后性能测试以及在树脂中的应用等。氢氧化镁近几年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氢氧化镁阻燃剂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阻燃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硅橡胶的燃烧过程、阻燃技术和阻燃机理。介绍了填料型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化学阻燃剂和铂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进而阐明了硅橡胶阻燃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特殊晶形貌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概述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性能特点以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讨论了特殊晶形的氢氧化镁制备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镁资源大国,西部的盐湖镁资源尤为丰富,如何合理的利用盐湖镁资源,已成为制约盐湖资源向规模化、产业化深度开发的阻碍。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及其结晶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氢氧化镁阻燃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其工业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硫酸镁一步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确定了由硫酸镁一步法制备阻燃型氢氧化镁较适宜的条件为:表面处理剂添加量5~10 mL(以制备5 g氢氧化镁为基准),恒温处理时间3~4 h,陈化时间4~6 h. 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氢氧化镁样品XRD分析表明,(001)面对应的衍射峰强度明显高于(101)面,样品(101)方位的扭歪值h<3.0′10-3,比表面积SDET<20 m2/g,颗粒形貌为棒状,直径为25~50 nm,长径比为8~10,且分散性好,样品符合阻燃型氢氧化镁的特殊要求. 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温和(常压、低温操作)、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Mg(OH)2阻燃剂的现状及研发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氢氧化镁(MH)阻燃剂的市场、生产概况,重点阐述了氢氧化镁的制法、阻燃机理及其改性方法,提出今后MH的发展方向为开发高性能的增效剂、复合阻燃剂、纳米MH、MH催化成炭技术和MH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