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2)
当前高校培养本科生的教学模式较传统,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忽视对创新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知识的传承作用大于对专业知识的创新。此种现象直接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对专业的实操能力不强。科研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极大改善了这一现状,使本科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思维、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通过阐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科研实验室在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与具体措施,详细论述应如何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这一宝贵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实验室导师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科生实验室导师制作为一种将导师制与实验室开放制度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2014级开始,将导师制引入本科生培养模式之中,实验室导师制作为本科生导师制框架下的一个子项目。文章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实验室导师制为例,介绍了导师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探讨了实验室导师制的意义,阐明了实验室导师制的具体内容,并对实验室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给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空间设计带来重大变革的背景,提出高校自选开放型图书馆的概念,并结合国外优秀案例,分析自选开放型图书馆的阅览空间特征,探讨如何将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打造成为一个开放、自主、多样化的学习与交流场所.  相似文献   

4.
推进专业实验室开放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建类专业的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性少、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大大限制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文章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各专业实验室的特点,以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出了针对不同年级本科生开放实验室的模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专业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和本科生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等方面内容是专业实验室开放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创新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是开放实验室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依托高校建立的重点实验室,是其所属高校科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建设水平和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教学事业整体水平。通过对南开大学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科学研究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制度、加强领导,改善重点实验室组织运行模式,推进重点实验室人事制度改革,探索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潘红  储劲松 《建筑节能》2007,35(10):60-63
根据我国建筑节能标准规定的建筑节能指标,分析了建筑节能指标测定的意义、要求和途径;根据建筑学专业委员会的要求分析了高校建筑热工实验室开放性建设的意义、要求与实践,认为高校热工实验室能够并且应该进行开放建设.指出高校热工实验室对社会开放,既是高校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为建筑节能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兆芳 《建造师》2010,(5):278-279
实验室开放是本科教学评估以来,各高校关注的热点。但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实验室开放的持续进行,本文就实验室开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旨在为实验室的开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验室开放工作是实验室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现行的实验室开放模式中存在着不足之处,可以从实践平台、指导教师、学生、设备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更好地开展实验室开放工作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高校新校区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实践,针对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中产生的校园建设与城市发展、校园与城市共生、校园与城市资源共享的问题,依据空间类型学的设计原则对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组织进行引导,提出新的规划思路和模式——规划一个既有开放的校园空间,又与城市互动融合的开放型城市校园。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已逐渐由培养单一学科人才向培养多学科综合型人才转变。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承载实验课程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其地位也得了空前的提高。为了满足人才建设的需要,建设开放型实验室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简要论述了开放型实验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为加快推进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