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灭活疫苗(L-A-1株)接种恒河猴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将效价为640和1 280 EL.U/mL两个剂量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L-A-1株)与进口疫苗(1 440 EL.U/mL)分别经后肢肌肉注射恒河猴,每组5只,首免后4周加强免疫1次。接种后每天观察动物接种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等异常反应;于免疫前、首免后1~10周定时采血,检测血清抗-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于初次免疫后第2天连续收集粪便1周,检测粪便中HAV含量;于免疫前及加强免疫后4周分别进行肝穿刺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接种疫苗后各组恒河猴均未见异常反应;血清ALT水平未见异常升高;于首免后2周抗-HAV抗体阳转率达100%,加强免疫后血清抗-HAV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持续升高,均在首免后7周达到峰值,随后略有下降,9~10周抗体滴度又略升高,甲型肝炎灭活疫苗(640 EL.U/mL)组抗体滴度峰值略低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1 280 EL.U/mL)组和进口疫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恒河猴粪便中未检测到有HAV排出;肝组织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甲型肝炎灭活疫苗(L-A-1株)接种恒河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目前市场上的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以相同剂量免疫小鼠14 d后,采集一部分小鼠血液,分离血清,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另一部分用乙脑病毒强毒P3株进行腹腔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情况,计算疫苗的保护率。结果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原倍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乙脑病毒强毒攻击后保护率均为100%;乙脑减毒活疫苗1∶20稀释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为90%,攻击保护率为100%。乙脑灭活疫苗1∶20稀释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为80%,乙脑病毒强毒攻击后保护率为70%。结论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均是有效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更好。但通过接种不同的抗原量和采用不同的免疫程序,均可消除免疫保护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Oka株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分别用病毒滴度为5.46和4.9 lg PFU/ml的Oka株HZ减毒活疫苗,于恒河猴右侧上臂三角肌皮下进行免疫,观察免疫后恒河猴的一般状态,并于免疫后2、4、8、12周及6、9、12月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荧光抗体膜抗原(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法检测血清中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抗体水平。结果疫苗接种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免疫后2周,5.46和4.9 lg PFU/ml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均为10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7和27.9;免疫后4周,GMT达到峰值,分别为168.8和84.4;免疫后12个月,抗VZV抗体滴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Oka株HZ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猴体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冻干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组分的相容性。方法将所制备的联合疫苗与同批单价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进行甲肝病毒滴度和乙肝疫苗效力检测,同时分别以联合疫苗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恒河猴,检测甲肝抗体和HBsAb阳转率。结果该联合疫苗与同批单价疫苗的甲肝病毒滴度和乙肝疫苗效力及诱导猴体的甲肝抗体和HBsAb阳转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冻干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组分间无拮抗作用,具有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人体后对不同基因型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反应。方法将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14-14-2)免疫8~12月龄健康儿童,采集免疫前及免疫后28 d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PRNT)分别检测血清中对不同基因型乙型脑炎病毒毒株的中和抗体,计算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结果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后对基因Ⅰ、Ⅱ、Ⅲ型乙型脑炎病毒毒株均产生了显著水平的中和抗体,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4%、92%和94%。结论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人体后,对不同基因型的乙型脑炎病毒均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SV40灭活疫苗免疫恒河猴后的抗体反应。方法用SV40灭活疫苗经肌肉注射免疫0.5~1周岁的恒河猴,分别于第1次和第2次免疫后2周,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免疫18个月后检测SV40基因组成分。结果免疫的12只恒河猴在第1次免疫后2周,血清抗体全部阳转,平均抗体滴度为1∶16,第2次免疫2周后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长,平均达到1∶64~1∶128。用PCR方法未检测到SV40基因组成分。结论SV40灭活疫苗可以有效诱导恒河猴产生特异性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方法对内蒙古和黑龙江2个观察区共3 134名志愿者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观察接种后志愿者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采用森林脑炎病毒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并计算抗体阳转率。结果接种疫苗后,在整个观察期间,所有志愿者均未发生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仅4例,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13%。内蒙古观察区志愿者免疫后血清抗体GMT在1∶83.2~1∶117.5之间,总体血清抗体阳转率达88.1%;黑龙江观察区志愿者血清抗体GMT在1∶71.2~1∶84.6之间,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2%。2个观察区接种疫苗后总体GMT为1∶80.4,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8%。结论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免疫原性良好,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细胞基质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人二倍体细胞 2BS株与鸡胚细胞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质量。方法 观察两种细胞基质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稳定性、抗体阳转率及GMT。结果 两种细胞基质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分别为 4 75、4 6 4和 4 83LgCCID50 ml,热稳定性良好 ,低温保存 2 0年的滴度无明显下降 ;人体免疫接种后均未出现局部与全身反应 ,抗体阳转率均为 10 0 % ,GMT分别为 36 14、2 8 38和 78 76。结论 两种细胞基质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免疫人体后对中国流行的两种主要基因型(Ⅰ型和Ⅲ型)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的健康儿童免疫前及免疫后28 d采集的血清样品,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laque reduction neutralization test,PRNT)检测血清中对中国流行的两种基因型乙脑病毒的中和抗体,并计算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结果疫苗免疫后对国内流行的基因Ⅰ型和Ⅲ型乙脑病毒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0. 0%和92. 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26. 2和1︰27.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人体后,对中国流行的2种基因型乙脑病毒均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将3批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进行不同倍数稀释后,分别采用1针及2针免疫程序经腹腔免疫小鼠,0.5 ml/只。血凝抑制法测定小鼠血清中H1N1、H3N2和B型抗体滴度,并计算抗体几何平均值(GMT)及疫苗半数有效剂量(ED50);H1N1亚型及H3N2亚型以≥1∶40为阳转判定标准,B型以≥1:10为阳转判定标准来判定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结果 3批原倍疫苗H1N1、H3N2和B型阳转率均达100%,随着疫苗稀释度增加,阳转率呈阶梯状下降,ED50分别为0.27~0.46、0.28~0.76和2.08~3.89μg。3批原倍疫苗进行1针免疫程序后,小鼠血清中H1N1、H3N2和B型的GMT分别为1∶184~1∶226、1∶106~1∶184和1∶14~1∶40,随着疫苗稀释度增加,各批疫苗的抗体GMT值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3批1∕3倍疫苗进行2针免疫程序后,H1N1、H3N2和B型的GMT分别为1∶1 372~1∶1 810、1∶905~1∶1 194和1∶343~1∶368。结论 3批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小鼠体内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实验为季节性疫苗免疫原性的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代次F基因型SP-A株腮腺炎病毒在恒河猴体内的致病性。方法选取腮腺炎病毒SP-A株在KMB17细胞上传至15、20、30代的活病毒作为实验组,在Vero细胞上传至第2代的病毒作为野毒株对照组,分别接种恒河猴腮腺。观察实验动物体温和临床体征。活体取双侧腮腺,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检测腮腺炎病毒中和抗体。结果对照组动物出现了明显的体温升高,一般状况较差,注射后第5天出现腮腺肿大,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淋巴细胞大量浸润。而各实验组动物均未出现腮腺炎症状和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各组动物接种病毒后均能产生抗腮腺炎病毒的中和抗体,但对照组的中和抗体GMT水平均高于各实验组。结论腮腺炎病毒SP-A株传至第15代次,已无致腮腺炎发病能力,为开发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用一种新型的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其免疫途径。方法 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聚乳 酸/乙醇酸(PLA/PLG)包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制成微球型疫苗,检测微球的大小及在体外病毒释放的状况,和口 服免疫恒河猴后病毒在体内繁殖及免疫应答状况。结果 微球大小在6~10μm范围,体外病毒抗原释放长达27d 左右,体外抗原释放高峰在3~7d,口服免疫恒河猴后,约1w左右开始排毒,以后一直呈间断排毒。抗体应答于第 3w出现,高峰期在5~6w,达1261MmIU/ml,随后逐渐下降,口服加强免疫后,抗体回升,野毒株攻击后,抗体再度回升 达1244mIU/ml。结论 微球型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口服免疫恒河猴后,能引起一定水平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黄热疫苗病毒17D株的Vero细胞适应株。方法将2批鸡胚黄热疫苗病毒在Vero细胞上进行2次蚀斑筛选,并连续传代培养,然后对获得的4株Vero细胞适应株病毒YFV-Vero(5)-A1、YFV-Vero(5)-A2、YFV-Vero(5)-B1和YFV-Vero(5)-B2进行稳定性和免疫原性检测。结果4株Vero细胞适应株病毒可被黄热病毒(17D)猴免疫血清中和。在传代过程中,不同代次的病毒滴度稳定在6·90LgPFU/ml以上,高峰病变出现时间为5~7d。家兔和小鼠的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1∶640~1∶5120和1∶640~1∶2560。结论4株Vero细胞适应株病毒生物学性状稳定,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甲肝麻疹二联活疫苗 (简称HAM)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 1.5~ 4 .5kg抗甲肝病毒抗体(HAVAb)及麻疹血凝抑制抗体 (MVH1Ab)皆阴性 ,SGPT正常的健康恒河猴 4 4只。麻疹嗜神经毒力试验分 3组 ,HAM及MV分别接种于 5只及 10只猴丘脑内 ,空白对照 4只 ;甲肝疫苗嗜肝毒力试验分 5组 ,HAM、HA和MV各分别接种于 5只猴的静脉内。进行SGPT、中枢神经 (CNS)和肝穿病理学检查 ,以及抗HAVAb和MVH1Ab测定。结果 第 1组所有实验猴及空白对照猴其临床观察均未发生由MV引起的神经症状 ,CNS组织学检查未见由MV引起的麻疹性脑脊髓的病变。第 2组全部猴均无SGPT异常升高和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结论 该HAM与对照单价活疫苗相同 ,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普通狨猴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本实验室研制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甲型肝炎病毒吕-8 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中增殖,收获的病毒液用福尔马林灭活制成实验性疫苗,接种普通狨猴。结果有 特异性抗HAV产生,无血清酶活性升高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接种疫苗的狨猴均能抵抗甲肝病毒强毒株的攻击, 而对照组均出现酶活性升高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国部分地区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Avirus,HAV)的基因型。方法 采自辽宁 (LN1、LN2、LN3 )、上海 (Lu3 8)和云南 (YN)甲型肝炎病人的粪便标本共 5份 ,从中分离纯化HAV并提取病毒RNA ,以逆转录 半嵌套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hnPCR)合成VP1 2A交接区及VP1氨基端 ,经克隆筛选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所分离到的 5株HAV野毒株VP1 2A交接区 168个核苷酸 (nt)的片段与IB亚型的野毒株HM175比较 ,核苷酸差异 >7.5 % ;与IA亚型的日本野毒株AH1、AH2、AH3、FH1、FH2和FH3比较差异 <7.5 % ,因而均属IA基因亚型。但与IB亚型的野毒株MBB比较 ,LN1、LN3和Lu3 8在该区域的核苷酸差异 <7.5 %。进一步将LN1的VP1 2A交接区 3 3 9nt的片段、LN3和Lu3 8的VP1氨基端的核苷酸序列与MBB进行比较 ,核苷酸差异 >7.5 % ,表明这 3株HAV仍属IA基因亚型。结论 所分离到的HAV野毒株LN1、LN2、LN3、Lu3 8和YN均属IA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 HAV-FH 株病毒在 FRhk-4细胞繁殖的特性进行了观察,该株 HAV 感染 FRhk-4细胞后26至28天达繁殖高峰,病毒不自发释放于细胞外;不同日龄细胞接种同代同量病毒,其繁殖高峰随日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龄细胞接种不同量病毒则无明显差别。用免疫酶玻片法、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病毒增殖情况,在种毒后24小时胞浆内就有 HAV 存在,随培养时间延长查出感染病毒的细胞数增多,堆积在核周围表面的特异性着色的病毒颗粒增加。脱落细胞裂解后的提取液中也有相当数量的病毒。接种 HAV 后的 FRhk-4细胞提取液,通过中速、高速离心所获病毒液,用磷钨酸负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量规则的 HAV 颗粒,其直径为27μmm。文中附有病毒繁殖动态、不同日龄 FRhk-4细胞对病毒繁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及电镜照片。  相似文献   

18.
甲型肝炎病毒吕8株的快速适应性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12天35℃初步适应培育出一株在KMB17细胞稳定传代、感染性滴度高、增殖周期短的HAV适应株LU8株,其感染性滴度为108.33TCID50/ml,抗原滴度为1:1024,一步生长曲线试验和免疫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2天为该株病毒增殖高峰。LUB株和H2减毒株HAV经纯化和灭活后接种豚鼠,第一次接种后4周血清HAV抗体均阳转,第二次接种后滴度为1:13.5和1:4.8(GMT),第三次接种后滴度增至1:16和1:8。提示LUB株抗原性较H2株强。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单层猴肾细胞,接种中Ⅲ_2 及 Leon 株毒种。收获后的病毒悬液经澄清过滤,超滤浓缩后用 Sepharose CL 6B 凝胶过滤,再用 DEAE-Sephadex A_(50)进行离子交换层析提纯。最后加1/4000福尔马林,放37℃水浴灭活13天,制成灭活疫苗。疫苗中残余牛血清均低于60ng/ml,D-Ag 含量中Ⅲ_2 为2316Du/ml,回收率为64%;Leon 株为2068Du/ml,回收率为71%。分别免疫家兔均产生相当高(1024~8192)的血清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20.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接种后HAV的毒力和基因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普通狨猴对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接种者的粪便中排出的甲肝病毒(HAV)进行毒力/减毒水平检测,并对疫苗病毒及分离出毒株的P1和P2连接区的核苷酸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份疫苗病毒经人体增殖后均无毒力回升迹象,分离毒株Ⅱ、Ⅴ与K7疫苗病毒的同源性为99.7%~100%,所编码的114个氨基酸其序列完全相同,属同一亚基因型IB。提示我国至少有2个亚基因型的HAV,值得进一步展开甲肝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