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石灰为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通过锌中矿顺序返回的流程,对某硫化铅锌矿的优先选铅尾矿进行选锌,获得的锌精矿含砷大于0.7%。采用锌硫等可浮流程后,降低了石灰用量,减小中矿循环量,取得了良好的浮选指标,锌精矿含锌49.58%、锌回收率90.58%,锌精矿含砷降低至0.27%。通过浮选流程结构优化,达到了锌精矿降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某难选高硫铅锌矿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某高硫难选铅锌矿石的原矿性质,进行了浮选药剂条件试验和闭路试验研究。采用石灰调浆、硫酸锌抑制锌矿物,混合捕收剂优先浮选铅,在低碱条件下,用新型活化剂X-41活化选铅尾矿,丁黄药选锌,可以实现铅、锌的高效分离,铅精矿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达到60.32%和77.03%,锌含量为7.51%;锌精矿锌品位40.27%、回收率78.13%,铅含量2.47%。  相似文献   

3.
河南某富银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最大程度将银富集在铅精矿中,采用先选铅银后选锌的优先浮选工艺。着重进行了铅银混浮时粗选捕收剂、抑制剂种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乙硫氮和丁基铵黑药组合捕收剂与硫酸锌和亚硫酸钠组合抑制剂能获得较好的结果。闭路试验可以获得含铅68.14%、铅回收率94.21%、含银4407.55g/t、银回收率91.29%的铅精矿和含锌56.32%、锌回收率85.62%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4.
对某地区难选磁黄铁矿型铅锌硫化矿开展了铅、锌综合回收工艺试验研究。以新型酯类铅矿物捕收剂ZQ-11与25#黑药组合作铅捕收剂浮选铅矿物,铅浮选尾矿进行磁选脱硫,脱硫尾矿以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浮选锌矿物,在原矿铅品位1.84%、锌品位4.53%情况下,闭路试验获得了铅品位62.57%、含锌3.30%、铅回收率89.49%的铅精矿和锌品位43.37%、含铅1.01%、锌回收率85.79%的锌精矿,实现了难选磁黄铁矿型铅锌硫化矿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5.
贵州织金某低品位铅锌矿石铅品位1.50%,锌品位较低,仅0.92%,铅、锌主要以方铅矿和闪锌矿的形式存在,嵌布粒度较细,与脉石紧密共生。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石,按优先浮选铅再选锌的原则流程进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 74%的条件下,以SN-9+丁胺黑药为铅浮选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为锌浮选捕收剂,1粗1精抑锌浮铅—浮铅尾矿1粗2精1扫浮锌、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试验可获得铅精矿品位49.21%、回收率89.38%,锌精矿品位44.67%、回收率62.82%的良好指标,实现了该矿石中铅、锌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西藏某铅锌复杂难选矿石的铅、锌和硫的高效分离,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对矿样的有用组分进行条件实验,以矿磨细度-74 μm 80%,采用乙硫氮+丁铵黑药为捕收剂,适量石灰+硫化钠硫酸锌为活化剂,浮选时间在4.5 min后,取得了满意的铅产品作业回收率;对铅的浮选尾矿以石灰作为(磁)黄铁矿的抑制剂及pH值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为捕收剂,浮选达到了较高的锌产品回收率;硫粗选实验采用硫酸作为活化剂,丁黄药作为捕收剂获得了满意的硫产品回收率.该实验可获得铅精矿Pb回收率90.09%;锌精矿Zn回收率80.58%;硫精矿S回收率47.49%.从最终精矿产品可以看出,采用铅中矿顺序返回-锌全浮选-锌精矿磁选工艺可获得较好的铅、锌、硫等精矿指标.  相似文献   

7.
广西某难选铅锌矿石铅锌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针对广西某难选铅锌矿石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和嵌布粒度细小,铅锌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以丁铵黑药作铅矿物捕收剂、碳酸钠与DZ组合作锌矿物抑制剂抑锌浮铅,选铅尾矿经硫酸铜活化后以丁基黄药为锌矿物捕收剂选锌的优先浮选流程,成功实现了铅、锌的有效分离,获得了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 56.25%和93.36%的铅精矿及锌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48.56%和88.63%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简化铅锌硫化矿石浮选药剂制度的可能性,在选铅时以25#黑药为捕收剂而不使用锌抑制剂的情况下,对蒙古乌兰某铅锌硫化矿石进行了铅锌依次优先浮选试验,结果获得了品位为71.15%、回收率为96.87%的铅精矿和品位为46.41%、回收率为87.89%的锌精矿,银在铅精矿中的品位和回收率可达1 400 g/t和83.90%,铅精矿和锌精矿中的砷含量均在其相应等级品的要求范围内。该结果与浮铅时以25#黑药为捕收剂且使用锌抑制剂相比,铅精矿锌含量高1.07个百分点但铅品位高8.06个百分点,其余指标相当,而且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大大简化,药剂用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高效开发利用东北某低品位含银铅锌矿,解决现场分选工艺中存在铅锌精矿铅锌互含较高,伴生金属银回收率较低,且废水难于直接回用的难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铅锌低碱浮选试验研究,通过铅锌浮选条件试验确定适宜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结果表明:针对含铅1.33%、锌2.51%、银19.5 g/t的原矿,采用铅锌优先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42%情况下,以碳酸钠为p H调整剂、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为抑制剂、苯胺黑药+丁铵黑药为捕收剂,经“1粗3精2扫”选铅,清水闭路试验,得到含铅57.52%、含锌4.84%、含银585.40 g/t、铅回收率85.38%、银回收率57.63%的铅精矿;选铅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石灰为抑制剂、苯胺黑药+丁胺黑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选锌,获得了含锌51.85%、含铅1.38%、含银52.20 g/t、锌回收率90.71%、银回收率11.65%的锌精矿。回水条件下铅锌指标与清水时各项指标相当。试验通过在铅锌浮选中采用苯胺黑药+丁铵黑药做铅锌矿物捕收剂,使常规抑制剂能够代替石灰或减少石灰用量,从而实现硫化铅锌矿的低碱度分选,并使矿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西某难选铅锑锌多金属矿矿物种类繁多、矿物紧密共生、主要金属嵌布粒度细、铅锑锌部分氧化、含有碳质等特点,研究采用两段磨矿-优先浮选原则流程。即粗磨条件下铅锑浮选以硫酸作活化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作抑制剂、丁基铵黑药+苯胺黑药+DW组合作捕收剂,获得铅锑粗精矿再磨再精选;锌浮选以石灰+y-As组合作抑制剂、硫酸铜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闭路试验结果获得铅锑精矿品位:铅21.84%、锑20.15%、锌4.05%、银1 660.27 g/t;回收率:铅82.12%、锑81.70%、银74.31%;锌精矿锌品位48.28%、铟品位400 g/t,锌回收率88.56%。  相似文献   

11.
根据豫西某低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的工艺矿物学特性,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品位较低、相对嵌布粒度较粗,确定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粗选磨矿细度-0.074mm40%时,CaO作矿浆pH值调整剂直接加入磨机中,控制pH值在高碱条件下(pH=12.5),乙硫氮作为铅捕收剂,以Z-200作为锌捕收剂,同时在该浮选条件下使有价金属银尽可能的富集于铅精矿中,使其得到综合回收。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60.35%,回收率85.28%,银品位928g/t,银回收率78.19%;锌精矿品位为50.16%,回收率70.86%。试验指标良好,选矿产品互含低。  相似文献   

12.
云南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铜品位0.45%、铅品位3.18%、锌品位4.21%,含银30.10 g/t,有用矿物以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为主。黄铜矿与闪锌矿相互交代连生或混染包裹,铜、锌矿物粒度粗细不均。85.11%的铜以原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铅、锌也均主要赋存于硫化矿中。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 80%的条件下,以CaO+Na2S+Na2SO3+ZnSO4作调整剂、异丙基黄药作捕收剂、730A作起泡剂,1粗3精2扫铜铅混合闭路浮选可获得产率650%,铜品位5,20%、铅品位43.64%,铜回收率75.11% 、铅回收率93.00%的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尾矿以CuSO4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闭路流程选锌可获得产率7.60%、品位46.94%、回收率85.76%的锌精矿;铜铅混合精矿经1粗1精分离浮选可获得品位42.23%、回收率8638%的铅精矿和品位27.65%、回收率61.88%的铜精矿;铜、铅、锌精矿指标均达到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并综合回收了银。试验结果可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某铅锌矿含铅7.41%、锌13.70%、硫31.25%、碳1.45%,铅锌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属微细粒高硫含碳难选硫化铅锌矿.根据矿石性质,采用"脱碳—铅锌依次优先浮选—铅锌粗精矿再磨精选"工艺流程考察了碳粗选磨矿细度、铅锌粗精矿再磨细度和铅锌浮选药剂制度对选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K9032为方铅矿捕收剂,以硫酸锌...  相似文献   

14.
冯其明  周荣 《矿冶工程》2011,31(5):32-34
针对经铜离子活化后含有大量捕收剂和起泡剂的某铅锌硫混合硫化矿精矿, 采用方铅矿和黄铁矿混浮、抑制闪锌矿的部分混合浮选工艺, 在活性炭脱药、硫化钠和硫酸锌联合抑锌的药剂制度下, 实现了闪锌矿从硫酸铜活化后的铅锌硫混合精矿中的有效分离。对于铅、锌品位分别为9.32%和20.01%的原矿, 闭路试验分离出了锌品位为36.04%、回收率为89.41%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5.
西藏某银铅多金属矿矿石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铅锌银矿石,该矿石中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铅钒,贵金属矿物主要是硫化银矿、自然金。针对矿石性质,采用铅银部分混合-硫化锌-氧化铅浮选的工艺,使用新型药剂LW61为捕收剂,得到的小型试验指标为:铅银混合总精矿,含银4254 g/t,银回收率80.93%;含金4.05g/t,金回收率70.09%;含铅47.35%,铅回收率84.19%。锌精矿含锌53.36%,锌回收率74.59%。浮选技术指标较好,为该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云南某硫化铅锌矿,方铅矿嵌布粒度细、黄铁矿含量高的特点,进行了工艺矿物学与浮选回收技术研究。采用铅硫混浮-混合粗精矿再磨-铅硫分选-锌硫分选选矿回收工艺,基于全流程主要条件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技术条件。实验室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Pb品位65.52%,Pb回收率87.51%,含锌3.89%的铅精矿;锌1,锌2合计Zn品位54.74%,Zn回收率95.02%的锌精矿及Fe品位42.02%,Fe回收率78.26%硫精矿。目的矿物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均得到良好回收。  相似文献   

17.
山西某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银金矿、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少量;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钾长石、绢云母等。金主要以银金矿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银主要以含银硫化物形式存在,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黄铁矿作为金、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之一,其粒度较粗。现场采用碱性环境下优先混浮金铅,再浮选锌的流程回收金、银、铅、锌,不仅金回收率较低,且铅、锌精矿互含严重。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合理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采用尼尔森选矿机重选选金,重选尾矿偏碱性环境下1粗1精1扫金铅混浮,金铅混合精矿1次浮选分离,混浮尾矿1粗2精1扫浮选选锌,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金品位为264.53 g/t、含银1 042.50 g/t、金回收率为49.67%、银回收率为5.67%的重选砂金,金品位为42.35 g/t、含银998.36 g/t、含铅21.31%、金回收率为24.78%、银回收率为16.93%、铅回收率为23.61%的浮选金精矿,铅品位为59.61%、含金23.10%、含银3 745.20 g/t、铅回收率为63.08%、金回收率为12.91%、银回收率为60.68%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46.35%、锌回收率为88.21%的锌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金、铅、锌、银的分离与回收。浮选前增设尼尔森选矿机回收金和更弱的碱性环境、更高效的锌矿物抑制剂TQ11是实现金高效回收、解决铅锌精矿互含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某铅锌矿原矿铅含量为1.26%,含锌6.53%,含硫30.38%。生产上采用“铅锌依次优先浮选-中矿顺序返回”工艺流程,生产指标为铅精矿铅品位50.69%,含锌12.61%,铅回收率75.53%,锌精矿锌品位48.77%,含铅1.59%,锌回收率73.91%。铅锌互含较高,锌精矿指标不理想。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在了解现场生产工艺流程及矿石性质的基础上,针对该铅锌矿开展了详细的选矿工艺优化试验,通过对部分药剂制度进行优化,采用特效捕收剂BK-LY11,同时在锌浮选回路采用中矿再磨工艺,显著改善了铅锌互含情况,有效提高了铅锌选别指标,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优化后获得的铅、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83、8.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对内蒙古某复杂铅锌多金属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该矿石中矿物种类繁多,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可回收有价金属元素为铅、锌、银,分别以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银和硫化银的形式存在;通过浮选试验研究得到最佳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磨矿细度-0.074mm占65%,铅回路粗选pH为10.7,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为锌抑制剂,BM-3为捕收剂,控制矿浆电位-320mv,精选2次,扫选2次;锌回路粗选pH大于12,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精选2次,扫选2次,闭路可得到铅品位68.81%,铅回收率90.76%的铅精矿和锌品位52.83%,锌回收率89.91%的锌精矿,其中铅精矿、锌精矿种银的总回收率为82.54%,优于生产指标,同时还大幅缩短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某高硫铅锌矿进行选矿实验研究。原矿铅品位2.98%、锌品位2.79%、银品位114.95 g/t,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76.19%条件下,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以硫酸锌+碳酸钠作为组合抑制剂,以新型捕收剂HQ-Pb作为铅捕收剂,最终获得铅品位56.62%、银品位1915.38 g/t的铅精矿,铅回收率82.36%,银回收率73.44%;获得锌品位45.92%、银品位171.38 g/t的锌精矿,锌回收率82.29%,银回收率7.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