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前叉下管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其铸造工艺设计:采取垂直分型,膨润土湿型砂造型;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圆锥形直浇道的截面面积为972 mm2,横浇道与直浇道、内浇道相连接,横浇道为截面积1 200 mm2的标准梯形浇道,内浇道的截面面积为420mm2,选用六角形浇口杯,浇注速度为8.12kg/s,浇注时间为5s,浇注温度为1580℃;采用12个尺寸为30mm×60mm×75mm的冷铁,选用腰形暗冒口,尺寸为a=50 mm,b=100 mm,h=100 mm;选择扁形出气孔。模拟结果显示,整个铸件未发现有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而且工艺出品率也达到了76.53%。  相似文献   

2.
范善君  郑宗惠 《铸造》1990,(6):13-18
用透明有机玻璃模型对高大型铸件阶梯式浇注系统进行了水力学模拟的研究。通过改变浇注系统的结构形式、调整浇道比及浇注速度可使浇注系统的溢流高度降为原来的五分之一。用薄膜塑料袋法测定了浇注系统各层内浇道的流量分配,并借助高速摄影及微机数据处理技术对浇注过程中液体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开放式曲折直浇道阶梯式浇注系统充型平稳性及各层内浇道的流量分配均较直落式直浇道阶梯式浇注系统有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多数水平造型线有着固定尺寸的直浇道、浇口杯、砂型高度,需要在这些参数固定的情况下设计适用于不同浇注重量的浇注系统。基于大孔出流理论,对其中的公式进行了推导。提出了一种浇注系统设计方法,并对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内浇道出流速度合理,浇注过程中浇道呈充满状态。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指出:浇注系统内浇口实际作用压头和出流速度不仅取决于总压头,还取决于直浇道对内浇口的截面比。据此,提出了大孔出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连炜  朱建中  魏兵 《铸造技术》2007,28(2):161-163
梳棉机用锡林滚筒,材质HT200,轮廓尺寸φ1 318 mm×1 150 mm,壁厚22 mm,铸件重1260 kg,表干砂型。内外表面加工。为了防止铸造缺陷,运用大孔出流理论设计顶雨淋浇注系统;用收缩模数法校核浇注系统当冒口的补缩能力。设计结果:1只直浇道φ70 mm,圆环形横浇道截面50/60 mm×50 mm。批量生产表明:铸件没有气孔,夹渣及缩孔等缺陷,工艺出品率94%。实践证明:采用大孔出流理论设计浇注系统,收缩模数法校核其补缩能力,实现浇注系统当冒口的工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压外缸铸件的结构以及其浇注系统设计.采用半开放式浇注系统,最小截面设置在分直浇道,各组元截面积比为F直1∶F横1∶F直2∶F横2∶F内=1.2∶1.34∶1∶1.07∶ 1.24;内浇道做成宽度逐渐扩大形,开设在下型3只轴孔处.采用华铸CAE凝固模拟软件分析浇注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充型较为平稳;铸件尺寸检验和UT检测显示铸件符合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水模拟方法对阶梯式浇注系统的充填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控制上层浇道提前溢流现象和各内浇道量分配方法,提出用△h=(ξ_(1-2)+ξ_0)(V_2/2g)予测和控制浇注过程中反直浇道与型腔内液面差的变化规律,引用水力学的管网计算原理,使用逐步渐近法来控制和计算各浇道的流量.文中对阶梯式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使用微机进行浇注系统辅助设计,提供了典型铸件的浇注系统设计程序,使用此程序可以严格地控制上层浇道提前溢流现象、各层浇道的流量分配及浇口杯不发生溢流,并迅速地打印出铸造工艺卡,绘出浇注系统结构图,以所需的时间步长输出充型过程中各时刻直浇道、反直浇道和型腔中的液面上升高度及各内浇道的流量,最后在微机屏幕上显示充填过程.  相似文献   

8.
连炜  顾祥鸿  魏兵 《铸造技术》2006,27(3):205-207
Y7163-10-102磨齿机床身,材质HT200,轮廓尺寸1275mm×680mm×620mm,主要壁厚20mm,最大壁厚55mm,铸件重1300kg,树脂砂型。运用大孔出流理论,设计底注式浇注系统,1个直浇道,直径φ55mm,2个横浇道,截面38mm×40mm,14个内浇道,截面29mm×8mm。浇道比为A直∶∑A横∶∑A内=1.0∶1.2∶1.4。铸件顶部放2只侧冒口,直径φ80mm。实测浇注时间80s,型腔金属液面上升速度8mm/s。生产结果表明:铸件形状完整,轮廓清晰。机加工后,铸件没有缩孔、气孔、渣孔缺陷,达到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连炜  鄢仁柏  魏兵 《铸造技术》2006,27(12):1279-1281
箱体类耐热球铁深入煤斗铸件,轮廓尺寸1 920 mm×890 mm×330 mm,璧厚25 mm,材质RQTSi-5.5,重740 kg。粘土砂干型,内腔顶面分型,铸件主要在下型,浇注系统座在芯头上。采用大孔出流理论进行充填设计:1只直浇道φ69 mm,位于横浇道中间,横浇道截面44 mm/54 mm×56 mm,6只内浇道110 mm/130 mm×6 mm。在浇注系统对面设2只溢流补缩耳冒口。用均衡凝固收缩模数法设计计算冒口,直径70 mm,高100 mm。批量生产,生产结果,没有工艺缺陷,生产稳定可靠,工艺出品率93.7%。证明采用大孔出流设计浇注系统,均衡凝固收缩模数法设计耐热球铁箱体类铸件的补缩系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周洪 《铸造》2011,60(9)
为实现水平控制浇注逐件充填型腔,设计了一套带浇口盆的浇注系统,其阻流截面在直浇道出口处,直浇道直径30 mm,立方体储井棱长85 mm,内浇口位于储井底部靠近前壁处,A内∶A横∶A直=(1~6)∶(3.5~4.0)∶1,并利用FLOW-3D软件对其中的金属液流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对铸钢而言,当浇注压头为60~200mm时,金属液逐件充型,整串铸型的浇注条件基本一致,U形横浇道具有较好的集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模数大型齿轮加工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加工工艺方案;并将车工序和铣齿工序、热处理与机加工穿插进行。设计了粗加工铣刀和精加工铣刀,按固定弦齿厚进行检测,保证了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原中间轴进行万向联轴器设计,用过盈联接传递较大扭矩方法,结构简单,不需要任何紧固件,联结定心自位好,承载能力高,承受交变和冲击载荷性能好,安全可靠,满足连续生产所需要的最低寿命.中间轴与叉头热装设计,装配间隙的确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焦柞电厂上大压小厂房大跨度、大截面、厚板屋面梁工厂制作,特别对大跨度、大截面、厚板屋面梁制作工艺及制作要求等方面进行较详细阐述,为今后同类工程制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锻件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大锻件的加热特点,分析了加热速度、工件截面尺寸以及加热温度对工件表面到温时间(均热)和中心到温时间(保温)的影响,指出了保证加热质量的关键和缩短加热时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熔模铸造由于受其工艺特性的局限,一般精铸件质量只有几克到几千克。据了解,目前国内批量生产的熔模铸造件最大质量也只有260kg。广州某精密铸造厂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多次成功生产了质量达670~700kg的铸件,该铸件是水泵配件,要求耐水压11.6MPa,其外形尺寸为1059mm×790mm,采用熔模铸造方法制作如此大件可以认为是在国内熔模铸造工艺上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16.
17.
18.
古代大铜镜     
简述了我国古代铜镜发展的情况,强调我国古代还铸造过1 m以上的特大铜镜,现存的就有7面,详细介绍了其中5面特大铜镜的尺寸、制造年代、特点、图饰和铭文等有关情况,并对铜镜的铸造工艺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9.
6 0 0MW汽轮机中压调节阀壳体外形尺寸大、技术要求高 ,为满足该零件喷雾淬火后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均匀性要求 ,研制了用计算机控制温度的 3m× 2 .2 5m× 5 .5m台车式燃气炉 ,通过试运行证明温差 12℃~18℃ ,加热过程可实现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介绍对生产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工厂均可实施的大型、厚实、质量要求较高的大平板铸件的铸造工艺,该工艺简单、易行、可靠、生产技术要求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