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宇 《信息与电脑》2023,(22):118-120
针对机器人通信系统存在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通信频率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嵌入式Linux的仿生多关节机器人通信系统。首先,根据仿生多关节机器人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选择系统硬件类型;其次,在系统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嵌入式Linux通信控制器,设计机器人上位机通信连接;最后,基于通信连接设计仿生多关节机器人的通信采集、处理环节,完成仿生多关节机器人通信系统开发。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系统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远程通信,并且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该系统的通信频率仍保持在90 Hz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有更加快速的通信系统,希望通信环境能更加稳定,以保障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通信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通信系统的优化管理。目前,3G移动通信系统是常用的一种通信网络。对网络进行优化是进行网络控制的最有效的措施,在通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配合通信网络的优化,才能保证通信系统的适时性,保证通信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南极科考支撑平台与国内极地监控中心的稳定通信,并且尽可能降低通信费用,针对原来的基于铱星通信系统9522B终端的南极科考支撑平台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铱星OpenPort作为南极科考支撑平台的数据通信系统,此通信系统费用低并且可以实现全球稳定的数据通信;同时该通信系统采用两套完全相同的系统构成一个主备冗余系统,实现提高数据通信的稳定性、可靠性;经试验证明,基于OpenPort的通信系统在保证了南极与国内监控中心两地之间稳定通信的前提下,实现了高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速度快,通信资费低,大大地降低了通信费用开销。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络自动化通信系统是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信技术是实现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同时也是配电网络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在于通信,只有好的通信系统才能够完善配电网络自动化。本文介绍了GPRS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同时还介绍了其他的通信技术,并进行了通信方式之间的比较,进而重点论述了GPRS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华良 《福建电脑》2013,(6):103-104
通信系统在嵌入式应用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应用系统的核心。目前常见的通信方式有RS232通信方式、RS485通信方式、CAN通信方式、WIFI通信方式等等。在工业级别上的控制,CAN总线的方式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做好CAN总线方式的通信具有较大的应用市场。本文主要围绕CAN总线方式,描述其应用于通信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多向散射通信系统构建及组网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由于对多级指挥和多阵地联合作战的需求日益迫切,所以尽快发展多向散射通信系统也成为重申之重。相比于点对点散射通信系统,多向散射通信系统集成度高、通信链路数量多、组网灵活、自动化程度更高,因此研究多向散射通信系统成为一个重要工程技术研究方向。通过采用设备物理叠加的方式构建多向散射通信系统,并讲述了多向散射通信系统的组网形式。  相似文献   

7.
强干扰环境下网络情报数据滤波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通信系统在强干扰环境下进行通信时,系统会出现性能下降甚至无法通信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网络情报数据滤波通信系统,设计强干扰环境下网络情报数据滤波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按照网络情报数据滤波通信系统的标准以及分析强干扰的特性,对瞬态电压抑制模块、瞬态保护模块、语音信号输入模块进行设计,采用电磁滤波去噪的方法对故障修复模块进行优化,实现网络情报数据滤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实验表明,改进的网络情报数据滤波通信系统较传统的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信效果好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企业中大量应用的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间不能通信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间的通信的研究方案,介绍了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硬件、软件的设计,着重阐述了合并分离器硬件电器的设计方法。实际运行表明,该通信系统可实现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及管理,具有可靠性高和性能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企业中大量应用的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间不能通信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间的通信的研究方案,介绍了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硬件、软件的设计,着重阐述了合并分离器硬件电器的设计方法。实际运行表明,该通信系统可实现无主机电话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及管理,具有可靠性高和性能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匿名通信系统诞生之初是为了保护通信实体身份的匿名性和网络中通信内容的隐私性、完整性,但随着匿名通信系统的广泛使用,其匿名性不断增强,在隐藏服务技术的支持下,匿名通信系统被不法分子滥用的情况愈演愈烈,在匿名通信系统隐藏服务技术支持下的暗网平台已然成为了"法外之地".站在网络监管部门的立场上,对匿名通信系统,尤其是匿名通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P2P匿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与可信性,需要对P2P匿名通信系统进行设计;当前使用的匿名通信系统,无法在用户节点匿名的情况下,保证P2P匿名通信系统匿名节点的可信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计算模式的P2P匿名通信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分为系统登录模块、通信模块、数据模块、可信计算模块4大模块,模块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匿名通信系统,匿名通信系统软件设计部分通过建立可信计算的联接,实现在匿名通道中进行数据传递,并对待传递的数据进行层次性打包加密,同时采用可信度计算对匿名通信系统中节点、匿名通道进行计算,形成安全可信的匿名传递通道;实验仿真证明,该方法在保证该系统数据传递的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匿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分析了平流层通信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构造了平流层通信系统分段结构模型,将无线ATM技术引入平流层通信系统集成应用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平流层通信系统网络管理技术,其中着重分析了平流层通信系统网络管理的要求和应具备的功能,并结合简单网管协议SNMP设计了平流层通信系统网络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更安全的匿名通信系统,需要对现有匿名通信系统中的攻击进行分类研究。首先介绍了网络攻击的分类技术,然后通过分析匿名通信系统中攻击的实施特点,提出了基于过程的匿名通信系统攻击分类方法。经过定性地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匿名通信系统中的攻击进行较好的分类。利用该分类结果,可以为匿名通信系统中的攻击提出对应的防御策略,进一步提高匿名通信系统的匿名度。  相似文献   

14.
主要对地铁电气柜逻辑功能测试仪通信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电气柜逻辑测试仪通信模块包括两部分: 系统层和管理层的通信以及管理层和测试层的通信. 在电气柜逻辑测试仪中, 系统层和管理层的通信数据量大、频率高, 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 而管理层和测试层的通信距离近, 数据少, 采用RS485通信. 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 又设计了通信软件, 经现场调试, 设计的通信模块能够实现系统间的可靠通信.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等问题。在智能电网的研究中,智能配电网是研究的重点。要实现智能配电网,必须建立双向、高速、集成、可靠的通信系统。本文就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总结,介绍了配电网的通信现状与智能配电网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以及现有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技术、标准和协议,通信系统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各煤矿通信系统功能重复、难以融合的问题,采用下一代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煤矿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IP-PBX软交换平台将现有调度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广播通信系统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原有通信系统的各功能,同时实现了各系统终端的互连互通,有利于系统升级。测试结果验证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平流层通信含有卫星通信以及地面无线通信的许多长处,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文中主要从实现平流层通信系统的角度出发,介绍高速多用途多种类用户无线接入的平流层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对平流层通信系统和地面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系统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并对平流层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应用前景和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焦方源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5-238
针对应急通信中信道噪声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的实际问题,研究了应急通信系统信道噪声干扰的来源与本质特征,提出了应急通信信道模型;论述了混沌扩频应急通信系统干扰噪声抑制原理,设计了多用户混沌扩频应急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并结合典型信道干扰噪声环境对其BER进行了仿真与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混沌扩频的应急通信系统能够有效抑制强噪声干扰,显著改善应急通信系统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等。为通信系统提高传输效率、提升传输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系统存在的运行能耗大、储存空间占比大的问题,提出基于硬件加密的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系统。在硬件加密技术基础上,设计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和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电路,通过计算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系统可信度,设计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程序,实现移动终端的安全通信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运行能耗、储存空间占比以及数据传输耗时方面性能较好,确保了移动终端安全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