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天钢3200m~3高炉综合长寿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过采用高炉本体冷却壁结构和铜冷却壁、炉底炉缸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等一系列技术,为天钢炼铁高炉的长寿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讨论炉缸炉底长寿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首钢高炉长寿经验,提出高炉炉缸炉底长寿设计的思想和理念一控制炉缸炉底的象脚状侵蚀,避开炉缸的过度侵蚀,使炉缸炉底侵蚀向锅底状侵蚀的方向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首钢迁钢1号高炉本体炉缸炉底的设计和设计思想,经过数学物理模型计算,阐明长寿设计理念和理论计算的统一,并在首钢迁钢一号高炉本体设计中得到应用。高炉的长寿设计是内衬结构、冷却体系、检测自动化的结合,长寿设计尤为关键,科学的设计是高炉长寿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薛红军 《山西冶金》2007,30(6):42-43
总结了临钢5号高炉炉缸、炉底破损的情况,找出了影响5号高炉寿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今后高炉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铜冷却壁,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琦 《中国冶金》2003,(5):12-16
阐述了铜冷却壁的技术优势,并对采用铜冷却壁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采用铜冷却壁可使高炉炉体下部寿命与炉底炉缸寿命同步,在经济上也具有竞争力。采用铜冷却壁还必须注意配套技术的采用,否则,高炉也难以实现长寿目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铜冷却壁延长高炉炉体寿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琦 《炼铁》2002,21(6):7-10
阐述了铜冷却壁的技术优势,并对采用铜冷却壁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采用铜冷却壁可使高炉炉体下部寿命与炉底炉缸寿命同步,在经济上也具有竞争力。采用铜冷却壁还必须注意配套技术的采用,否则,高炉也难以实现长寿目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涟钢2^#高炉采用风冷综合炉底,钒钛矿护炉,保证死铁层的高度,勤排铅等来提高炉底。炉缸寿命;采取提高冷却壁性能,延长冷却壁使用寿命,生产中加强高炉维护等措施,使该高炉一代寿命长达10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福建三钢6号高炉的本体设计特点进行了阐述。其设计特点有:炉底炉缸以优质耐材为基础的"陶瓷杯+炭砖"复合炉底炉缸结构;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及铁口区域等关键部位采用铜冷却壁;带控水回路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与工业水系统相结合;完善的检测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炼铁》2014,(1)
对迁钢3号高炉炉体工艺设计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特点是:结合迁钢自身的原燃料条件,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炉型;以优质耐火材料为基础的"炭质炉缸-综合炉底"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与工业水系统相结合;在炉缸局部、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关键区域采用铜冷却壁;完善的检测临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首钢迁钢1号高炉长寿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讨论炉底炉缸长寿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首钢高炉长寿经验,提出高炉炉缸炉底长寿设计的思想和理念——控制炉缸炉底的“象脚状”侵蚀,避开炉缸的过度侵蚀,使炉缸炉底侵蚀向“锅底状”侵蚀的方向发展。首钢迁钢1号高炉炉缸炉底的设计,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实现了长寿设计。  相似文献   

10.
王映宏  迟建生  赵思  覃昌倬 《炼铁》2003,22(3):10-12
对武钢高炉炉缸、炉底技术管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武钢通过抓好高炉炉缸炉底设计、高炉操作以及炉缸炉底日常维护管理,使高炉炉缸、炉底各部位热流强度均处在受控范围内,大大延长了高炉炉缸、炉底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针对八钢0#(430m3)炉底风冷管漏铁的改造方案。开炉后对炉底冷却重点管理,以及炉内操作及时调整,经90天生产实践,证明本次对炉底进行修复改造是成功的。在确保高炉的安全、顺行与稳定的前提下,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提升。通过炉底温度及热流强度连续90天的跟踪管理,对炉底死铁层变化,及钛保护层的形成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今后高炉炉役后期护炉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2.
《酒钢科技》2006,(2):38-38
在高炉长寿方面.尤其是实施低利用系数的高炉,通过改进高炉炉体冷却装置和炉底耐火材料质量。最近已出现了炉役超过20年的高炉。2003年休风的JFE钢公司西日本(仓敷)2号高炉炉龄创24年最长记录。目前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和歌山厂4号高炉的炉龄为22年。20世纪70年代高炉休风的原因,以高炉炉身缩小占多数,通过改善立冷壁和提高炉体修补技术后,目前高炉休风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炉底耐火砖损毁所致。在炉体修补中还对从炉身到炉腹部分的立冷壁进行更换,如和歌山厂的高炉和福山厂的高炉等。  相似文献   

13.
高炉炉身下部及炉缸、炉底冷却系统的传热学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炉冷却器及炉缸、炉底热面凝结一层渣铁壳有利于防止炉衬侵蚀,延长高炉寿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设计无过热的铸铁冷却壁、铜冷却壁和板一壁结合冷却器以及无过热的炉缸和炉底。为此建立了高炉炉身下部冷却器及炉缸、炉底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应用C 语言在VC 集成环境下开发了高炉炉身下部冷却器及炉缸、炉底温度场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炉身下部冷却器及炉缸、炉底的设计参数,能够确保在冷却器热面及炉缸、炉底热面凝结一层渣铁壳。目前,国内一些大型高炉的设计中已采用该软件。  相似文献   

14.
吴士白  沈万林 《江苏冶金》2001,29(1):55-56,59
1 简述 直流电弧炉按炉底型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即以ABB为代表的导电炉底,以GHH为代表的针状导电片和以Clecim为代表的导电钢铜焊接棒。由于炉底结构和底电极型式的差异,炉底的维修方法也不同。本文以导电钢铜焊接棒炉底的直流电弧炉为例,对其  相似文献   

15.
李涛  王宗乐  杜学义 《新疆钢铁》2011,(2):28-29,32
文章论述了八钢1号高炉在炉役后期,炉缸、炉底温度明显上行的情况下,采用钒钛烧结矿进行护炉的冶炼生产实践,有效地保障了高炉安全生产的需求,并最终使高炉达到19年的长寿炉龄。  相似文献   

16.
陈文忠  宋建成 《炼铁》1995,14(5):11-13
到1993年12月底停炉,涟钢4号高炉已生产9年无中修,炉底破损调查表明,1989年底穿漏的原因主要有:炭湖质量不好,炭糊缝过宽,炭砖质量不一,原料含铅,铋过高风冷管冷却能力不够,炉底穿漏发生后及时采取了含钛物料护炉,使高炉又继续生产了4年。  相似文献   

17.
刘悦今 《炼铁》1999,18(4):19-21
涟钢4号、1号高炉曾先后发生炉底烧穿事故,通过采取快速修补、降低冶炼强度、加强监护、在烧结中配入钒钛矿粉护炉等措施,使高炉逐步恢复到了全风作业,延长了高炉寿命,重点介绍了4号高炉炉底烧穿的原因,处理及维护。  相似文献   

18.
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高炉炉缸炉底侵蚀推测二维模型,可在线提供高炉炉缸炉底温度场及侵蚀线图,为高炉安全生产,实现高炉长寿和炉缸炉底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三钢炼铁厂5号高炉炉缸、炉底侵蚀状况调查,并对侵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铁水环流机械冲刷、有害元素Zn的影响是高炉炉缸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高炉设备系统是保证高炉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炉喉钢砖是高炉重要的本体设备,钢砖在炉喉所形成的内型尺寸决定高炉炉喉直径。炉喉钢砖对规整炉顶布料有重要意义,钢砖变形及脱落易造成炉料分布不均和炉料偏析,从而破坏高炉边缘煤气流的正常分布,影响炉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