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江西晚三叠世聚煤盆地发育特征的详细分析,提出了这种盆地形成的构造控制作用,它是在压扭性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产生次拉张力所形成的一种断陷盆地,这种作用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雁行式构造是中国东部特有的构造体系 ,与侏罗纪聚煤盆地成生关系密切 .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实践资料 ,详细总结了晓南井田的雁行式构造特征、组合规律和表现形式 ,对一些构造指标进行了量化 ,为今后煤矿生产中分析地质构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雁行式构造是中国东部特有的构造体系,与侏罗纪聚煤盆地成生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实践资料,详细总结了晓南井田的雁行式构造特征、组合规律和表现形式,对一些构造指标进行了量化,为今后煤矿生产中分析地质构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大量的煤田地质调查与专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对中国5个含煤区聚煤过程的构造控制机理,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含煤区分布与中国大陆岩石圈基本格架相似,复杂而有序(规律性)的煤系构造变形受聚煤盆地基底属性、盆缘活动带构造演化历程控制。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不同地球动力学体系的差异性演化是划分煤盆地东西向构造变形区的基础,印支期以前挤压构造作用形成了含煤区南北向构造变形分区,板块或陆块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差异形成了相应的变形环带。中国含煤区有3个变形区、7个变形分区、3个分区小区,以及若干个变形环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邢台矿区层间滑动构造特征,探讨了层间滑动构造发育的基本规律及成因;认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正、反两次直扭运动和煤系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是本区层滑构造发育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该铜矿区已辩别出破裂构造的三种应力场,即NE构造应力场,旋扭构造应力场和NNE向构造应力场。显然,这些构造应力场控制着铜矿的公布。 本文从力学和应力场观点出发,阐明了全部成矿期构造的主要特征。NE向构造应力场决定了成矿前闪长岩体的侵入;旋扭构造控制了成矿期的各种破裂;而NNE向构造应力场在成矿后活动,并破坏已存在的上述两种构造。毫无疑问,研究破裂的构造应力场与矿化阶段的关系,对于该铜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构造”专题研究组进行了76根素混凝土梁、25根少筋梁、39根超筋梁及17根适筋梁的破坏试验,对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配筋界限、截面限制条件、最大和最小配筋率以及一般构造要求,进行了较深入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符合试验结果的有关建议,已被新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构造配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笔者曾经提出的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最小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作了进一步的简化,并推导出对弯剪扭构件最小配筋的简化计算式,使受扭构件构造配筋的方法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9.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构造背景复杂,尤其是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认识不清.在野外调查、重力资料及地震资料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六盘山盆地西南缘各大断层带构造特征和构造样式,提出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西南缘构造带具有断层带地层陡直、剖面上呈花状构造、空间上见"丝带效应"、平面上各断裂雁列式排列的构造特征,划分走滑构造和压扭走滑构造相关褶皱两大类构造样式;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不断顺时针旋转的构造演化特点,确认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新生代以来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走滑构造相关褶皱构造样式为次.该研究成果对六盘山盆地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西煤盆地热演化与生气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西煤田实际资料,建立了推算山西煤盆地最高古地温的数学模式,探讨了区内热演化史,提出了山西煤盆地于成煤期后,曾有两次大的热演化过程,一为印支期,主要是快速沉降堆积增温阶段;一为燕山期,主要表现为岩浆区域热叠加增温现象,煤层气相应出现两个生成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
伸展滑脱构造和聚煤盆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成拉伸盆地的大陆岩石圈伸展构造作用,一般认为是沿大型缓倾角正断层(滑脱断层)的剪切作用过程。拉伸盆地主要为正断层半地堑系,其横剖面一般具有特定方向的不对称性。盆地沿走向的变化由传递断层加以调整,并被间隔为不同的块段。这种构造格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含煤岩系的岩相和厚度分布。本文提出了拉伸煤盆地最一般的沉积—构造模式,并用以解释盆地结构的演化和泥炭聚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雅布赖盆地西南缘煤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科 《宁夏工程技术》2010,9(2):185-187
通过已有资料,对雅布赖盆地进行找煤探索性勘查.结果表明,在中-下侏罗统芨芨沟组(J1j)-龙凤山组(J2l)下部发现了工业煤层.该盆地属北山—阿拉善盆地群中的一个次级盆地,是早侏罗世晚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断陷盆地,广泛沉积了煤系地层,在河流至湖泊过渡相形成煤层.雅布赖盆有较好的找煤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晚三叠世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四川前陆盆地开始形成。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龙门山进一步崛起,造就了龙门山与四川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景观。结合遥感解译与实地调查,发现江油-灌县断裂带控制着前陆盆地的边缘,是一个构造形迹较为复杂的盆-山耦合断裂,由二王庙断裂和香水断裂组成,其主体断裂为二王庙断裂。而在四川前陆盆地西缘的香水断裂是半隐伏乃至全隐伏的盆地基底断裂构造,断裂在江油南西裸露地表且控制盆地边界,但在江油北东到广元则处于隐伏状态。香水断裂对盆地边缘早-中侏罗世盆地沉积相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所谓"城墙岩系"巨厚磨拉石建造的形成均具有较强的控制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木里煤田构造特征、沉积充填序列来探讨研究区侏罗纪以来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两组断裂——北西西向—北西向逆冲断断裂和北东—南西向右行走滑断裂,北西西向—北西向断裂相对发育,定型于晚燕山期;北东—南西向右行走滑断裂定型较晚,属喜马拉雅期的产物。褶皱形态以线状褶皱和等厚褶皱为主,属喜马拉雅期的产物。断裂-褶皱构成了单向冲断型复式向斜、单向冲断型复式背斜、对冲型复式向斜;(2)木里煤田侏罗系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曲流河相、湖泊相;(3)木里煤田经历了断陷沉积期(侏罗纪)、隆升剥蚀期(白垩纪-渐新世)、广盆沉积期(中新世)、褶皱冲断期。  相似文献   

15.
山西断陷盆地是中国东部典型的活动构造地貌类型.通过分析山西断陷盆地的构造特征、地震分布规律、构造应力场和深部构造特征,提出了山西断陷盆地的形成机制分3个阶段:第1阶段,挤压破裂;第2阶段,地幔上升、地壳剪切-拉张破裂断陷;第3阶段,断陷盆地形成和发展.地幔上隆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山西断陷盆地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和分析技术,建立了时间-层序地层格架;以基准面旋回为基础,论述了河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发育特征,地层分布模式和盆地充填演化序列以及基准面变化与陆表海盆地煤聚集的成因联系。结果表明:河北石炭-二叠纪含岩系为内陆表海盆地沉积,盆地的生成演化及其沉积作用与基准面变化密切相关,聚煤作用的发育也受到基准面变化的严格控制,形成旋回结构十分清晰的含煤层序。  相似文献   

17.
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炭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确定该盆地优质煤的定 义。根据近年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及聚煤规律研究成果,依据定义确定优质煤主要分布在东胜、榆横、大保当、马家 滩、神北、灵武、彬长、华安、黄陵、汝箕沟10个煤矿区和鄂托克旗、杭锦旗、盐池、靖定、环县、庆阳、旬东7个预测区, 统计含煤面积达11.1×104km2,总资源量1.44×1012t。选择含煤面积、资源丰度、资源量指标对鄂尔多斯盆地优 质煤资源进行评价,划分出最有利、有利、较有利、一般区块,绘制了鄂尔多斯盆地优质煤资源评价分区图。  相似文献   

18.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的构造发育特征,研究了自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分析了其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包括构造-埋藏史、后期成藏演化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郑庄地区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现代4个期次的构造应力场演化.在构造控制下,二叠纪煤层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中—晚期两次成烃作用,特别是燕山中、晚期煤层生气量巨大,是煤层气的主要成藏期.此后,随着地壳持续抬升剥蚀,煤层埋藏不断变浅,并发育了多组封闭性较好的节理.受南东侧的寺头断层控制,煤层埋深处于600~1 200m,为煤层气成藏以来的最浅埋藏,虽然本区二叠系煤层气的成藏时间较早,但保留的煤层气含量大,煤储层厚度大,且煤层埋藏适中.  相似文献   

19.
对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特征及其活动性作了总结、归纳与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不仅是一个四周被活动断裂或深大断裂围限的块体,其内部还存在大量规模不等的基底断裂,并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盆地内基底断裂带可分成4组:几乎贯穿整个盆地的华池—米脂—大同北东向断裂带;盆地北部的多条东西向断裂带和中部的定边—绥德、南部的庆阳—富县—宜川等东西向断裂带;中部发育的定边—吴起、乌审旗—榆林北西向断裂带与盆地东西两侧的近南北向巨型断裂带。鄂尔多斯盆地内存在的现代构造地貌以及普遍发育的雁行状、X共轭状节理等现象,是新构造运动的直接表现;盆地内存在的深部流体活动信息、现代地球化学景观特征以及众多的小地震、微地震活动及其与基底构造的密切关系,反映了这些断裂的现代活动性。  相似文献   

20.
In the eastern Ordos basin,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tectonic setting, coal rank, gas content and permeability, coal reservoirs have differ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oal reservoir geometry, gas content, adsorption capacity, pores and fissures developments and permeability data, the coalbed methane(CBM)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eastern Ordos basin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undergoing different paleo-temperatures in the geological history,coal rank has a higher trend from the north part to the south and from the shallow part to the inward basin, which determines CBM distribution and recoverability. In the north, although having large coal thickness and high permeability, Zhungeer-Xingxian coal rank is low, and gas content is small. In the central part, with medium rank, higher gas content and relatively high permeability, and the Wubao-Liulin area is the most favorable area in the eastern Ordos basin. In the southern part, medium and high metamorphism coal occurs, and although having the highest gas content, the permeability in the Hancheng area is low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heared co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