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弧光接地过电压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危害最大的过电压之一.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某变电站10 kV电网为例,利用EMTP对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两种情况下的工频弧光接地过电压进行了仿真,并探讨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下工频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降低不接地方式中的工频弧光接地过电压,从而降低绝缘水平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参数的数值,将可以更有效地限制甚至避免工频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电网反事故措施及电网调度部门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要求,对半绝缘变压器的中性点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安全运行的影响进行探讨,从一次过电压保护装置和中性点继电保护的设置,以及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随运行方式改变时,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的操作原则和中性点保护的调整原则等几个方面,得出防止半绝缘变压器因故障或倒闸操作造成中性点过电压的方法,为半绝缘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弧接地过电压是一种常见的过电压,文章阐述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传统方法,推荐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可借电阻接地之长弥补消弧线圈接地之短,有效地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使正常运行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不致过大。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利用计算机对消弧线圈进行控制,使其根据电网总电容电流的大小自动跟踪补偿,改变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铁磁谐振过电压形成原理,分析了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下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大小,并对各种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从而得出,电网中性点采取消弧线圈并(串)电阻的接地方式,是降低铁磁谐振过电压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减小接地故障点的残流有利于接地电弧的瞬间熄灭及降低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全电流补偿的含意是:补偿器不仅补偿电网分布电容的无功电流,还补偿电网零序回路的有功电流,使接地故障点的残流趋于零.本文提出了三种单相接地全电流补偿方式:中性点电阻接地超前相接电感;中性点电抗接地滞后相接电容;中性点电抗接地超前相接电感.本文还给出了各全电流补偿方式的全电流补偿条件,分析了各全电流补偿方式因调整误差对接地点残流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的可靠性及绝缘所受过电压的大小影响很大.解释了与中性点接地有关的重要概念及含义,介绍了中性点接地的基本理论、方式、原则,指出了估算结果与实际测试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阐述了66 kV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因线路扩建消弧线圈进行一次全面调整的必要性,以及怎样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调谐.  相似文献   

8.
针对20 kV城市电缆配电网出现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增大以及接地后过电压问题.研究适合20 kV配电不同网络结构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通过对20 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3种方式进和接地故障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系统参数分析,并与10 kV配电网接地方式相比较,说明20 kV配电网接地方式应用范围,当系统电容电流小于10 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系统电容电流在10~15 A之间时可采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当系统电容电流在100~1 000 A之间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算例分析表明20 kV电缆配电网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非有效接地系统和小电阻接地系统存在的弊端,输电电网中的中性点可通过消弧线圈与电阻连接接地。此时能将电网对地分布电容电流补偿到残流很小,避免单相接地故障发展为相间故障,且能有效地抑制弧光过电压的产生,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ATP-EMTP程序对四川某110kV变电站建模,计算发现部分接地方式下氧化锌避雷器与放电间隙难以实现绝缘配合,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根据计算结果,本文提出了110kV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的接地方式,既可以限制单相短路电流又能防止出现较高的中性点过电压,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四川某110kV变电站.  相似文献   

11.
晶闸管换流过程产生的暂态电压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晶闸管变流装置换流过程分析,指出换流过程中pn结载流子迟滞效应及交流回路的漏抗是造成换流尖峰电压的主要原因,并利用公式推导和对换流波形进行波形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换流回路过渡过程的特点,并找出了尖峰电压与回路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最后引入系数优化曲线提出保护电路参数确定的设计方案及具体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EMTP/ATP的输电线路合闸过电压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高压输电网络中空载合闸产生的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的影响,以某段500 k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产生合闸过电压的机理,建立基于频率的J.MARTI型等值线路分布参数计算模型,运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分析软件(EMTP/ATP)对500 kV输电线路合闸过电压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非同期条件下,在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雷击导线附近地面在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现象的分析,阐述了此过电压行波的特点,进而提出了降低过电压陡度的办法,即在变电所的母线处加装电容器,可以减少线路跳闸。  相似文献   

14.
高铁通过电分相时,主断路器切断动作会产生牵引变压器过电压,对牵引网及车载设备具有较大危害. 分析了CRH2型动车组过分相时产生过电压的机理,利用SIMULINK建立了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模型,研究了高铁过分相运行状态及电路特性,提出基于RC吸收法治理措施及其优化参数设计. 同时,还研究了合闸电压初相角对过电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自动准同期装置控制合闸相位角的过电压治理方案,为高铁过分相时牵引变压器过电压的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结合18根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00 MPa以上的超高强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利用超高强混凝土的各种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参数,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为基础,采用较为完善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和破坏准则,编写了超高强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抗剪强度有限元分析程序以模拟试验。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拟试验结果和已有试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统计回归出了超高强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断路器的灭弧过程概要分析和论述了在开断电容电路时,可能会出现重燃和重击穿现象导致很高过电压的原因,其过电压的大小与选用断路器的灭弧能力有关.同时论述了真空断路器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断路器是电网的重要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中的投、切空载线路,会产生操作过电压。为此,要在断路器上装设合闸电阻,释放电网的能量,从而保护电网电气设备。合闸电阻在主断口(灭弧室)合闸前的几个毫秒投入,在主断口合上若干毫秒后自动切除。提前投入时间的准确性在电网中很重要,在新设备投运前,现场测试断路器特性参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以綦南供电局运行配变状态为基础进行分析,认为配变损坏率偏高的主要技术原因是过电流和过电压所致,并对产生过电流和过电压的根源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降低配变故障率,提高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雷电流在接触网上产生雷击过电压,对牵引系统安全运行造成隐患.传统氧化锌避雷器(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MOA)存在耐冲击能力差、放电特性较差及内部漏电流等问题,当高架接触网遭受雷击时,会造成避雷器击穿及接触网绝缘子闪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采用外串联间隙型避雷器(external seri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