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大气湍流观测和相关的大气气溶胶研究结果,分析了城市街谷内微环境的主要特征.兼顾城市规划和改善街谷环境的要求,对街谷微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某些便于实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更是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在人们对室外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已有深刻认识,而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状况却不甚了解,更有人认为室内空气比室外空气好. 相似文献
3.
行道树种植通常被作为改善城市街谷近地微气候的重要策略,如何发挥行道树对街谷热舒适度的提升潜力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行道树种植与街谷热舒适度”相关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总结梳理可将其归纳为行道树树木个体形态对热舒适度的调控、行道树绿带空间配置与街谷热舒适度整体提升的关联性、适应不同街谷空间形态的行道树种植设计策略等三个研究主题。在深入分析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改善热舒适度的街谷行道树种植设计方案技术框架。最后,分别从建立响应地域气候特征的街谷行道树种植设计模式、构建街谷环境热舒适度模拟评估导则、制定街谷环境热舒适度评价标准等方面开展深入讨论,以期为后续城市街谷绿化提升热环境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街谷形态要素和微气候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筑学和规划领域加强街谷微气候研究的必要性;以大连中心城区典型街谷人民路为对象,进行了微气候参数的夏季现场调查,通过分析其特征总结了城市街谷形态要素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5.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IAQ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回顾了可吸和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量化指标和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一些国家关于大气颗粒污染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对国内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室内空气品质有着重大影响,需要引起我国室内空气品质、环境科学和公共卫生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共同努力促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ENVI-met的城市微气候模拟中,存在计算量与网格划分精度权衡问题。本文以高宽比H/W=1的街谷为例,开展计算域的水平网格分辨率(r)、垂直网格伸缩率(k)、嵌套网格数量(n)3个网格划分参数的选择对行人呼吸面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3个参数中,r的合理设置使计算效率提升最显著,应优先考虑r的取值,r取2m×2 m最适宜,比1 m×1 m的设置快5倍,仅带来较小的计算差异;其次,k取25%最适宜,带来较小偏差的同时节省约1/5的计算时间;最后,计算时间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但差异越来越大,n>4时,差异增幅更大,建议n值取4,差异较小且可提升1倍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基于CTTC模型的DUTE软件,以湿热地区广州的城市街谷为例,对城市街谷内的湿球黑球温度(WBGT)和热岛强度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了不同高宽比、走向、对称性、绿化等设计因素对街谷内日间平均WBGT和热岛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窄街谷较之宽街谷、南北走向街谷较之东西走向街谷有着更好的热环境;街谷乔木率与热岛强度的降低呈线性正相关;对称与否对街谷内热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文初步探索了街谷几何形态及绿化对街谷热环境的定量影响,为城市规划和街谷设计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参考指引,以期促进街谷热环境的设计,营造安全、舒适的街谷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9.
在评估城市街谷热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时,明确街谷的微气候条件,尤其是平均辐射温度(Mean Radiant Temperature,MRT)对于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利用基于鱼眼图的天空视域因子(SkyView Factor, SVF)计算方法较为繁琐且难以实现大范围街谷MRT的时空分布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全景图像技术,提出一种快速大量计算城市街谷MRT时空分布的新方法,并进一步考虑城市街谷中树木的影响,以改进传统模型。本研究首先基于全景图像批量获取城市街谷中的SVF,并结合城市街谷中的几何特征和植被视域因子,通过改进的平均辐射温度计算模型对单点的MRT进行计算,同时采用定点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精确度验证,并将其应用于西安市街谷MRT的实际计算中。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模型验证,本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对误差大多数情况下在20%以内,RMSE在2.85~4.66 ℃。同时,模型与实测数据的一致性较好,能够清晰地反映MRT的变化趋势,R2大于0.74,IA大于0.80。与仅考虑单一不透水面的计算模型相比,考虑树木植被后的模型精度有明显提升,RMSE从5.15 ℃降至3.87 ℃,模型的R2由0.72提升至0.74,表明改进模型与观测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提出的基于全景图的MRT计算方法不仅提高了评估城市街谷热环境的效率和精度,而且通过考虑树木植被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绿化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此外,本研究的方法和结论能够为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和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实例分析,研究成功地应用于西安市,展示了2021年7月14日上午9:00的街谷MRT分布图,为后续的城市热环境评估和改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室内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空气品质优劣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并会导致人们工作效率降低,建筑物的密闭性和室内装修热的影响加剧了室内环境污染,所以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分析和找出防治措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本文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分析,意识到治理空气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找出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和问题所在,提出了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从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对一些污染指标检测方法的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情况十分严重,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检测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十分必要。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亦要追求简捷、方便、实用,让广大民众便于接纳和使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高品质生活的目的,从而加速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专业和非专业2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和论证,提出了如何正确进行室内空气污染检测方法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研究及修正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室内空气质量,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自的标准,文章对目前各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对比,并对其目的和产生背景、实施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从而论证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GB 50325-2001)在制定后对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所起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筑装修材料与室内空气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建筑装修材料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阐述了国家颁布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指标.提出了开发绿色材料、严格控制工程过程、加强通风换气及使用空气净化装置等防治建筑装修材料污染的措施。同时指出,控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产生的空气污染的关键是控制材料的污染物散发量,限制或禁用污染物散发量超标的材料,提倡使用绿色装饰装修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室内空气质量的定义出发,探讨了当前普遍关心的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与预评价问题,阐述了进行评价工作所依据的法规和标准,分析了各种评价方法,并对开展评价与预评价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19.
总挥发性有机物是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标准中属于必测的指标。国家标准样品中共含有苯、甲苯、乙酸丁酯等9种物质,而由于其中实际成分权重的问题,导致在实际测试中可能出现由于某种污染物(如乙酸丁酯)毒性较小,但是权重较大,从而使总挥发性有机物接近或超出国家标准;某种污染物毒性较大(如苯),但是权重较小,反而不会超出国家标准。这使判断室内空气质量对人员的影响出现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实际测试的大量样本的详细分析,发现有些空气样本中乙酸丁酯含量较多,但其毒性较小,故对人的影响远远小于苯系物含量较小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因此,需要进行大量室内污染物现场调研工作,从而对目前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比例等做出修正。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