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为查找铜损失在尾矿中的原因并制定选矿回收工艺,对某低品位含铜尾矿粗砂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CuFeS2),嵌布粒度微细且呈浸染状分布,未能充分单体解离而损失在尾矿中。经过选矿优化试验确定粗尾砂可采用立式搅拌磨,使微细粒级铜矿物充分单体解离;然后,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回收铜,闭路试验可获得Cu品位18.02%、Cu回收率41.05%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针对某重选尾矿样品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该样品中目标元素及矿物嵌布特征、目标元素赋存状态等,为该重选尾矿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蔡明明  张文平 《黄金》2020,41(4):64-66,74
为更好地查清某铜矿石选别过程中铜流失的主要原因,借助先进的扫描电镜、能谱仪及BPMA分析系统等分析手段,测定铜尾矿中的矿物组成、解离度、连生程度、嵌布关系等工艺矿物学参数。结果表明:铜尾矿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铜蓝,铜分布率分别为89. 01%和10. 99%;铜矿物粒度较细,黄铜矿和铜蓝粒径均小于38μm,呈微细粒分布;黄铜矿单体解离度较低,与脉石矿物连生较为密切,铜蓝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可为该铜矿石生产工艺优化改造,提高铜回收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高硫铁铅锌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矿物定量解离系统(MLA)对云南某高硫铁铅锌矿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清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和赋存状态,着重研究了铅、锌、铁的矿物组成、粒级组成、嵌布特征、矿物单体解离等工艺性质。原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少量石英、云母。最后阐述了影响铅锌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  相似文献   

5.
某铜硫尾矿中钨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含钨铜硫尾矿,采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检测和先进的MLA矿物自动检测技术等手段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尾矿WO3品位0.23%,达到综合利用指标要求,其中主要钨矿物为白钨矿和少量黑钨矿。该尾矿钨的理论品位WO379.41%,理论回收率约为84%,若仅选别白钨矿,钨的理论回收率约为81%。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显微镜观察及扫描电镜考察等工艺矿物学研究手段,分析了不同铜冶炼渣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物相组成,对铜冶炼渣中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和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铜冶炼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南某石英脉型金矿,原矿品位4.60g/t,尾矿品位在0.8g/t,为探究尾矿品位偏高的原因,对尾矿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金矿物主要以脉石共生存在为主,少量与黄铁矿共生;黄铁矿共生金矿物含量为15.66%;钾长石连生金矿物共生含量为33.15%;石英共生金矿物含量为51.19%.  相似文献   

8.
邓攀 《有色矿冶》2023,(1):14-17+10
针对四川某地区氧化铅锌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为后续开展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依据,通过X荧光光谱半定量、化学多元素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等手段,考察矿石的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嵌布粒度等。研究表明该矿石主要有价回收元素为铅、锌,目的矿物的嵌布粒度主要在0.01~0.03 mm之间,白铅矿、菱锌矿有相互包含的现象,后续选别中可能铅精矿、锌精矿互含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某高硫低铜难选矿石的适宜生产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在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工作.选矿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的总铜精含铜16.12%,铜回收率86.53%,硫精矿含硫41.85%、含铜0.108%,硫回收率88.78%.试验研究成果为后续生产遇到此类型矿石时,工艺及操作制度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选矿后含铜尾渣选择性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氨水为浸出剂从铜冶炼渣选矿含铜尾渣中浸出铜,考察了尾渣粒度、浸出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液固比等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渣粒度0.074~0.105mm、氨水浓度1.1mol/L、搅拌速度600r/min、浸出温度(55±2)℃、反应时间120min、液固比15∶1的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达到75%以上,其它杂质几乎不被浸出。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铁矿尾矿中赤、褐铁矿含量较高,矿物嵌布颗粒微细,试验探索不同解决方案,最终试验结果表明磁选尾矿再磨-溜槽重选流程,可获得铁精矿产率40.89%,品位TFe 52.65%的选别指标,而且回收率达50.9%,选别成本低、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对刚果民主共和国某铜钴矿尾矿样品进行的选矿试验研究表明,在样品含铜0.90%、含钴0.06%、铜氧化率为95%、钴氧化率为93.33%的情况下,经过擦洗磨矿后,采用硫化钠作为硫化剂,经过三粗三精一扫的混合浮选,产出含铜13.54%、含钴0.52%的氧化铜精矿,铜回收率达72.51%、钴回收率达47.29%,该工艺具有流程及药剂制度简单、易于实施等优点,适宜于处理同类型尾矿资源。  相似文献   

14.
单连军 《有色矿冶》2010,26(2):19-21
通过详细的光片鉴定,化学分析和电镜能谱分析的方法对某炉渣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查明该炉渣的物质成分,有价金属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粒度等工艺特征。为确定合理的回收流程及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湖南某地铁矿体的选矿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弱磁选一强磁选试验流程可从含铁为30.17%的试样中获得弱磁选铁精矿产率为20.81%,含铁67.42%,铁回收率为46.50%;强磁选铁精矿产率为15.50%,含铁59.71%,铁回收率为30.68%。铁总回收率为77.18%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漆小莉 《云南冶金》2009,38(6):17-20
某尾矿中铁品位达到28%左右,以赤、褐铁矿为主,回收利用价值较高,通过全磁选、磁-重、磁-浮3种不同选别流程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全磁选流程为此种矿物最佳处理方案,通过全磁选闭路流程可获得精矿品位59.85%,回收率58.40%的选矿指标,能有效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甘肃某铜铁矿因入选矿石性质变化,浮选铜回收率由85%显著降低至70%左右.文章以工艺矿物学研究为基础,优化了铜浮选工艺过程,筛选出合适的浮选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因出矿中段矿石性质变化,铜氧化率由原来的15%左右升至37.92%,结合氧化铜为23.51%,且有用矿物结晶粒度更细、嵌布关系更为复杂.通过优化石灰用量,添加羟肟酸盐强化氧化铜矿的捕收,并合理调整原有浮选药剂,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0.19%、铜回收率80.4%的较好指标,提高铜回收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钨业》2017,(2):30-35
某铜硫尾矿中含钨,经分析检测WO_3品位为0.15%。通过物相分析,原矿中黑钨矿中钨金属占有率80.92%,白钨矿中钨金属占有率18.36%,钨华中钨金属占有率0.72%。为了能够有效回收该铜硫尾矿中的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根据该铜硫尾矿矿石性质特点,通过探索试验研究,最终选择采用离心机—摇床—浮选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最终获得钨精矿产率0.126%,WO_3品位46.24%,回收率42.12%。通过试验该铜硫尾矿获得了较好的回收效果,可以从尾矿中有效回收钨资源,对尾矿中钨资源的二次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钨业》2019,(2):29-33
针对东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的石英脉型钨锡矿采用MLA结合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研究矿石的矿物组成,有价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和解离度,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等,并对矿石进行可选性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钨、锡、银和铷;黑钨矿和锡石分别是主要的钨、锡矿物;银矿物与铅、铜、铋、褐铁矿、锡石等金属矿物密切连生;稀有金属铷主要赋存于云母中。因此可采用"重选-磁选"回收钨、锡;在浮选脱硫过程中回收银;并以钨、锡的粗选尾矿为原料,采用浮选回收云母,从而实现铷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