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敏  廉晓洁  曾莉  李国平 《钢铁》2013,48(6):54-60
 为研究热变形参数对铸态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运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S32750进行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高温拉伸和压缩试验。结果表明,S32750在1000~120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塑性。在变形温度较低、应变速率较低时,流变曲线表现出不同于单相不锈钢的“类屈服平台”特征;当应变速率较高或变形温度较高、应变速率较低时,流变曲线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微观组织演变显示,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都发生动态再结晶,且铁素体的再结晶先于奥氏体。降低应变速率,提高变形温度,可促进动态再结晶发生。基于热变形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本构方程,表观应力指数为3.99,热变形激活能为393.75kJ/mol。S32750的高温软化机制与Zener-Hollomon(Z)参数有关,随Z参数增加,热变形峰值应力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工业连铸双相不锈钢2205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过程。通过单道次热模拟压缩试验分析了铸态2205流变应力与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关系,计算出铸态2205的热变形激活能Q=599 kJ/mol,说明铸态2205热加工性能较差。组织分析显示,两相之间变形不协调是相界微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4.
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万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热等静压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固溶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备的UNS 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粉末在150 MPa 压力下,经1200 ℃×3 h热等静压烧结后实现了致密化,相对密度为99.7%。随炉缓冷过程中,烧结件中析出的σ相导致材料韧性显著下降。经1035 ℃×1 h固溶处理后水淬,σ相完全溶解,材料韧性显著提高,显微组织为α和γ两相组织,体积比为65:35,抗拉强度791 MPa,屈服强度586 MPa,断后伸长率38%,冲击吸收功236 J。  相似文献   

5.
《太钢科技》2007,(1):21
日前,太钢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中板开发成功,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生产超级双相不锈钢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太钢科技》2007,(3):35-35
日前,与太钢新不锈钢工程配套的焦化项目煤调湿干燥机主体不锈钢板材的自主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中板开发成功,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生产超级双楣不锈钢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用MMS-200热模拟实验机对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0.022C、0.58Si、25.35Cr、7.17Ni、4.05Mo、0.28N)12 mm热轧板在1 000~1150℃、应变速率0.01~10s-1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一定的条件下,变形温度越高,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峰值应力越低;在变形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峰值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压缩变形时的平均表观应力指数n=3.25,热变形激活能Q=460kJ/mol。基于实验数据构建了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相应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方程。  相似文献   

8.
攀钢集团攀长钢公司成功开发出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挤压管,填补国内空白。这是该公司自2007年研制出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使攀长钢成为国内首家生产此钢种管材的企业。S32750产品适用于石油化工、真空制盐、烟气脱硫等具有高腐蚀环境的领域,目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可以生产,国内一直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且周期长。该产品开发成功后,攀长钢已形成了S32750、S31803等不同级别双相不锈钢管材的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9.
与太钢新不锈钢工程配套的焦化项目煤调湿干燥机主体不锈钢板材的自主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中板开发成功,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生产超级双相不锈钢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李俊 《特殊钢》2012,33(4):64-66
研究了950~1 200℃60 min水冷的固溶处理对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0.02C、0.49Si、1.03Mn、0.026S、0.001P、25.01 Cr、7.03Ni、3.80Mo、0.29N)12 mm板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升高,钢中铁素体相增加,奥氏体相减少;在950℃加热时铁素体中析出大量σ-相,使钢的性能恶化,在1 050~1 100℃固溶处理后,钢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占50%, S32750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