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回转铺管起重作业船按照工作性质可划分成两种作业模式,即铺管模式和起重模式.在两种模式相互转换过程中,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就是艉托管架的拆装工作.以陆丰14-4 DPP深水导管架安装为例,对海洋石油201船舷侧辅助深水导管架扶正的靠泊方式、导管架注水扶正步骤、导管架坐底就位方式、钢桩插桩、钢桩打桩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廖光明 《中国石油》2008,(10):79-79
4月28日,由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亚洲海上油气田最大平台导管架——番禺气田深水导管架在3800吨大型起重船“蓝疆”号和亚洲最大、世界第二、载重能力达6万吨的导管架下水驳船——海洋石油229及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下水并扶正,经水下机器人检测,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达到了国际水平,这标志着海油工程在深水领域进行超大型海上导管架下水作业和安装方面又创造了新纪录。图为平台导管架安装作业现场,  相似文献   

3.
导管架调平是导管架平台海上安装的重要施工工序,也是影响导管架安装质量的关键环节。伴随海洋油气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导管架平台的结构形式呈现多样化创新设计,其海上安装的调平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导管架调平技术很有必要。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导管架调平方法,结合涠洲某油田WHPA导管架的海上安装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非常规裙桩导管架安装调平的方法。阐述了非常规裙桩导管架水平度的控制因素、调平的关键技术及主要施工程序。WHPA导管架海上调平的成功工程实践验证了该调平方案在此类导管架应用的可靠性,对后续类似导管架安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平湖油气田钻采平台是我国东海海域的第1座平台。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平湖工程项目组的组织管理下,海上安装承包商HEEREMA成功地完成了海上安装工作。该海上安装突破了常规的下水驳船安装导管架的模式,采用了一系列海上安装先进技术,如大型导管架吊装,垂直裙桩,水下液压锤连续打桩,甲板整块安装等,有效地提高了海上安装的效率。整个平台的海上安装仅用了两周时间,而全部裙桩的打桩作业仅用了3d。  相似文献   

5.
导管架平台海底电缆起始铺设的主要过程是将平台上线性绞车的钢丝绳与作业船上的电缆拖拉头连接,通过绞车牵引使电缆穿过预设在导管架平台上的J-tube管,电缆被牵引到设计位置后与平台连接固定。作业过程中需要对绞车牵引力、电缆张力和曲率、J-tube管强度等重要参数进行监控,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本文采用OrcaFlex软件,对电缆起始铺设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作业船与平台距离、电缆与J-tube管摩擦系数等参数进行分析。文中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电缆起始铺设计算分析和海上施工作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导管架调平与灌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满足海上调平和灌浆的要求,东海平湖油气田平台导管架采用了液压卡桩器和封隔器组合件。在该导管架建造阶段,HHI在海洋码头对导管架调平和灌浆系统进行了水压试验和功能试验。平台在海上安装成功,验证了调平和灌浆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文中叙述了调平和灌浆系统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海上调平和灌浆的要求,东海平湖油气田平台导管架采用了液压卡桩器和封隔器组合件。在该导管架建造阶段,HHI在海洋码头对导管架调平和灌浆系统进行了水压试验和功能试验。平台在海上安装成功,验证了调平和灌浆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文中叙述了调平和灌浆系统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8.
在常规海洋平台安装过程中,隔水套管的海上安装耗时较长,约占导管架海上安装时间的一半。在隔水套管分段设计中,超长隔水套管的创新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大浮吊吊高,降低海上接桩的难度与风险。同时,超长隔水套管的设计可以减少套管的分段数量,从而减少起锤、套锤和打桩作业工作量,提升海上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已有平台新增立管,需要将立管卡子安装至导管架指定位置。在平湖油气田已有平台新增立管卡子安装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单个安装方案,利用平台吊机与卷扬机,大胆采用富有创新性的"三卡一管"安装方案,成功将立管卡子安装至导管架上。采用"三卡一管"方案,不但有效解决了立管卡子安装后的同心度问题,而且不需要作业工程船舶支持,简化了海上作业步骤,极大地提高了海上作业效率,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10.
平湖油气田钻采平台是我国东海海域的第1座平台。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平湖工程项目组的组织管理下,海上安装承包商HEEREMA成功地完成了海上安装工作,该海上安装突破了常规的下水驳船安装导管架的模式,采用了一系列海上安装先进技术,如大型导管吊架吊装,垂直裙桩,水下液压锤连续法,甲板整块安装等,有效地提高了海上安装的效率,整个平台的海上安装仅用一两周时间,而全部裙桩的打桩作业仅用3d。  相似文献   

11.
在海上油气田中,由许多不同功能种类的海洋平台(DPP钻采平台、CEP中央处理平台、WHP井口平台等)来共同完成油气开采、处理及运输工作。各平台之间,需铺设海底管道和海底电缆进行连接,而海底管道和海洋平台之间,则用导管架立管进行连接。本文以东海某油田中央处理平台导管架立管为例,介绍导管架立管与海底管线和海洋平台之间的连接方式、防腐方法及预制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12.
如何节约浅水导管架安装过程中使用大型浮吊资源,降低海上安装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在海况相对稳定的浅水区,利用可回收软性气囊提供的廉价浮力,借助于半潜式的下水方案,可达到降低浮吊钩头力,减轻或摆脱浅水导管架海上安装对大型浮吊的依赖,降低海上施工成本的目的。结合锦州25-1南项目CEPF导管架的海上安装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介绍了采用软性气囊助浮进行海上安装浅水导管架的技术。CEPF导管架安装的工程实践成功地验证了气囊布置、固定、保压、助浮和拆除等方面的可靠性,有效地降低了钩头力,可显著降低海上施工安装成本。  相似文献   

13.
海上导管架灌浆设备的施工环境与陆地不同,其对设备性能和工作效率的要求较高。随着海上导管架施工技术要求的提高,对灌浆机进行了升级改造,以适应国内外海洋导管架灌浆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乙二醇(MEG)在天然气田生产作业中一般被注入到井口及天然气管道初始端,用于防止和减少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某深水气田平台导管架底部的乙二醇立管专用接头及其压帽在安装过程中发现严重倾斜,使得接头压帽如何拆卸成了大难题,影响到后续的跨接管安装及整个施工工期。经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和陆地试验,并采用潜水员作业和浮袋提升的方法,最终拆卸了严重倾斜的专用接头压帽,使后续跨接管的海上安装作业得以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以南海某导管架的设计和海上安装施工为例,对单扒杆双钩扶正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和提炼,对实现该导管架翻身扶正方案所必须满足的各项指标及要求进行全方位阐述,分析其优缺点,希望给以后类似导管架的设计和海上安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昌油田深水导管架安装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文昌油田13-1/13-2导管架海上安装的关键过程,总结了导管架海上安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借鉴SAIPEM公司先进的施工方案,提出深水导管架安装的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昌油田深水导管架安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文昌油田 13- 1/13- 2导管架海上安装的关键过程 ,总结了导管架海上安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并借鉴SAIPEM公司先进的施工方案 ,提出深水导管架安装的施工技术 ,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海洋导管架平台建造测量中,井口导向空间位置的精度会直接影响多层井口导向共线度,进而影响隔水套管的海上安装,因此导管架井口导向空间位置是需要精确控制的重要位置之一。为提高井口导向圆心的测量精度,提出一种同心圆拟合新算法。该方法同时测量井口导向内皮和外皮测量点坐标数据,较传统方法增加了测量点数量,而且测量点分布更广更合理,因此大大提高了圆心测量的精度,该方法对精确控制海洋导管架建造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部分海上油田陆续进入老龄化,海洋油气设施弃置需求逐年增加。为解决海洋油水井弃置过程中隔水导管拆除时间长、价格高昂以及安全风险高的难题,提出并论证了采用浮吊整体拆除隔水导管技术的可行性。该技术合理安排拆除上部组块或拆除导管架的浮吊与驳船资源拆除隔水导管,能够利用相对价格低廉的浮吊,短时间内完成隔水导管的拆除,而不是长时间占用昂贵的钻井平台,该技术模拟分析论证,该技术在渤海区域海洋环境条件下可行。通过在渤海某8口井弃置项目中成功应用,大幅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海上钢桩是海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常用于海洋平台导管架、海上风电装置桩基及单点系泊系统锚端等。海上钢桩的安装对整个海上工程的进程及费用都具有重大影响,其中钢桩的海上吊装作业是最重要的一环,对船舶的吊机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当钢桩超过一定长度时,倘若吊机无法将钢桩垂直起吊,则需要水平吊装至水下进行扶正。阐述了大直径超长桩的海上吊装水下扶正方案,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并以南海某海域单点系泊系统桩基打桩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并验证了水下扶正方案的可靠性。该方案可为大直径超长桩的海上安装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