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综述了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该反应的特点、固体酸催化反应机理及用于此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应满足的条件。提出了应从提高催化剂对异丁烷的选择性吸附及将催化剂的开发与反应器的设计及催化剂再生相结合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
固体酸催化剂在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沸石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等在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中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用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了该反应的特点、固体酸催化反应机理及用于此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应满足的条件。提出了应从提高催化剂对异丁烷的选择性吸附及将催化剂的开发与反应器的设计及催化剂再生相结合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子筛催化剂在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易失活,需频繁再生。系统总结分子筛催化剂在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认为烯烃低聚物覆盖活性位、堵塞分子筛孔道是催化剂失活的直接原因。论述了分子筛性能及烷基化反应条件对分子筛失活的影响,指出具有合适B酸强度和数量、易于丁烯低聚物脱附、利于扩散的分子筛催化剂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晓宇  周祥  郭锦标  王鑫磊  付翁 《化工进展》2016,35(4):1007-1011
探究了固体酸烷基化反应机理和转化规律,对其进行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概述了固体酸烷基化反应体系具有代表性的动力学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尺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规则和对改善催化剂失活所提供的建议,指出建立固体酸烷基化分子水平机理层面动力学模型,对本征动力学性质进行描述,反映动力学参数与原料性质、操作变量、催化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好地为新型催化剂研发、反应器设计和工艺流程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龙  杜长海 《化工科技》1999,7(3):32-35
探讨了六方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对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确定了烷基化反就的工,以应时间,异丁烷与丁烯尔比及反应压力对丁烯转化率及目的产物C^08的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丁烯烷基化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异丁烷 丁烯烷基化催化剂的发展状况,主要涉及了几种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包括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和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文章着重对SO2-4 MxOy、MCM-41和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活性和选择性作了探讨。同时指出了这些固体酸催化剂存在的问题,预测了烷基化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环境保护的限制,炼油工业必须实现汽油的无铅化,同时随着汽车行业对汽油辛烷值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生产高辛烷值的无铅汽油是炼油工业的当务之急。异丁烷与 C3、 C4烯烃烷基化所制得的 C8烷基化油是高辛烷值无铅汽油最洁净的汽油调合组分,其 RON值一般为 90~ 94,蒸汽压低,芳烃与烯烃含量低。由于烷基化油具有的这些优良性能,加之烷基化工艺具有充分利用炼厂气体资源的特点,是炼油厂中应用最广、最受重视的一种气体加工过程 [1]。因此烷基化工艺已成为目前世界炼油工业竞相开发的重要工艺之一。 传统的烷基化工艺始于 40…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目前固体超强酸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重点和方向。综述了现有的用于烷基化反应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包括金属卤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和杂多酸催化剂。对Aklylene工艺、AlkyClean工艺、Lurgi工艺和FBA工艺等目前世界上的主要烷基化工艺以及国内工艺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11.
杜延年  周祥  周涵  郭锦标 《化工进展》2018,37(12):4679-4686
分子筛在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择形选择性,但反应过程易生焦,导致催化剂寿命较短。本文对分子筛的宏观失活过程、焦组分的定性表征分析和失活分子筛的处理对策进行了综述,发现目前对焦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不全面,而现有的结论多是基于实验现象的宏观推测,导致分子筛的失活机理研究并不明确;在失活处理对策方面,再生后的分子筛活性不理想且工艺复杂、投资较大。本文在总结焦组分的结构特征基础上,以焦组分模型化合物为导向,对其生焦路径进行了推导,为从动力学角度进行焦组分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多角度分析了分子筛生焦失活原因,并提出微观层面界定焦组分对分子筛性能影响的差异性是进一步研究烷基化反应分子筛失活机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概述分子筛的酸性特点,介绍固体酸催化的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机理,并对已用于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的分子筛情况进行总结,重点阐述分子筛的酸性对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应有合适的酸强度,综合来看,中强B酸更有利于反应。今后的机理研究中应当关注L酸及酸位空间分布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锆—硼—硅磷铝分子筛,通过化学分析,测定晶胞参数及用XRD、MAS NM方法进行表征,证实了锆—硼—硅原子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并且具有和AlPO4 5相似的结构;用IR、NH3 TPD表征方法测出了它们的酸性,测定结果表明,它具有L酸和B酸中心,以中等强度酸为主。在异构烷烃与烯烃的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并对TMP和DHM具有高选择性,有可能替代HF成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丁烯在酸性催化剂上齐聚的反应机理,并以固体磷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和酸性树脂催化剂为线索,评述了国内、外用于丁烯齐聚反应的酸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通过改变交换和焙烧次数制备了5种不同浓度稀土La改性的X分子筛催化剂,使用连续进料的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其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的性能,分析了分子筛物相结构的变化,考察了分子筛的酸性. 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影响显著,La3+改性后X分子筛结晶度下降,但酸度显著增强,随La3+交换次数增加,分子筛的B酸量增多,L酸量减少;5种催化剂中,焙烧前离子交换2次、焙烧后再交换3次、再焙烧所制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丁烯的初始转化率为89.94%, C8收率可达66.71%,这归因于酸性增加加快了氢负离子转移,降低了碳正离子上发生重复烷基化的可能性,抑制了大分子生成. 反应温度和烯烃空速对反应影响显著,温度从80℃升至100℃,副反应裂解生成的C5?C7从9.64%增加到36.74%;丁烯进料空速从0.1 h?1降至0.05 h?1时,低聚生成的C9+从7.2%增至31%.  相似文献   

16.
A solid superacidic Nafion-H polymer was examined as a catalyst for isobutane/2-butene alkylation and compared with a cerium-exchanged Y zeolite. Both catalysts demonstrate initial alkylation activity with rapid decrease in alkylation selectivity. The total product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fter three hours of reaction. Nafion-H showed less selectivity towards iso-octanes, but formed relatively more 2,2,4-trimethylpenta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atalysts suggest dissimilar favoured reaction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liquid acid catalyst, composed of heteropolyacid and acetic acid for the alkylation of isobutane with butenes is repor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atalytic active phase as well as its catalytic behaviors in alkylation of isobutane with butenes have been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acetic acid, as a solvent, exerts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acid strength of heteropolyacid, and the contents of crystal water in HPAs have influence over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phase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This novel catalyst is comparable to the sulfuric acid in catalyt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