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淹钢混凝土标准推出试验(push-outtest),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受力机理、粘结强度和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16个标准推出试件,主要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型钢埋置长度、横向配箍率和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四个主要因素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考察型钢翼缘外侧、翼缘内侧及腹板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并设计4个对比推出试件,单独考察型钢翼缘外侧对粘结作用的贡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上升阶段和荷载下降阶段内部型钢应变分别呈指数分布和线形分布;在型钢翼缘外侧、翼缘内侧和腹板等不同部位,界面内部滑移具有相近分布规律;在荷载下降阶段,型钢翼缘外侧相对翼缘内侧及腹板对总体粘结作用贡献更大。根据所有试件的加载端和自由端的荷载-滑移曲线试验结果,统计回归出型钢混凝土特征粘结强度和特征滑移值计算公式,并提出型钢混凝土平均粘结应力-加载端滑移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τSL模型)。  相似文献   

2.
薛建阳  杨勇  赵鸿铁 《工业建筑》2005,35(Z1):142-146
通过16个型钢混凝土标准试件和4个对比试件的推出试验,观察了试件开裂及其破坏形态,得到了荷载-滑移特征曲线,分析了各荷载阶段型钢应变以及滑移沿构件埋置长度的分布规律。将型钢腹板和翼缘内侧隔离的对比试验表明,型钢翼缘外侧和内侧(腹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在水平残余阶段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3.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界面相对滑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推出试验研究了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界面相对滑移。通过在型钢和混凝土表面粘贴应变片获得了局部滑移试验曲线。根据型钢微段受力平衡推导了各级荷载下加载端滑移的计算公式,由试验曲线拟合了局部滑移沿锚固长度的分布曲线,给出了滑移分布指数特征值表达式。结果表明局部滑移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个型钢混凝土粘结试件推出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机理,探讨了影响粘结滑移性能的因素。基于试验结果,得到的粘结应力与滑移的关系,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全过程,可供有关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轻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发展的建筑材料,对其粘结机理还没有达成共识。克服混凝土中钢筋应力测量的困难,通过钢筋内贴片粘结滑移试验,测得了轻骨料混凝土中变形钢筋加载端和自由端的相对位移、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进而得到了钢筋粘结应力分布规律。为轻骨料混凝土粘结机理研究及建立粘结本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国内外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并着重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的意义,基本问题,以及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的基本方程,基本概念和理论,本文可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由推出试验研究了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的平均粘结强度和局部粘结强度。根据试验结果,拟合了平均粘结强度表达式,得到了局部粘结应力最大值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基于所得平均粘结强度,推导了临界锚固长度和极限荷载表达式。临界锚固长度计算中提出了临界锚固长度系数,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不变时,不同型号工字钢临界锚固长度系数取值趋于一致,临界锚固长度系数的引入可用于计算锚固长度的上限值,并对影响临界锚固长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极限荷载的理论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可用于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构件自然粘结力估算。  相似文献   

8.
张华军  陶忠  韩林海  王志滨 《建筑结构》2022,(6):111-118,110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粘结滑移性能是型钢与混凝土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能够共同受力协同工作的基础.高温后型钢混凝土试件粘结性能的研究比较少.为了研究火灾作用后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进行了8个标准火灾(ISO-834)作用后型钢混凝土试件及3个常温对比试件的推出试验.通过试验考察了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横向配箍...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理论上推导随不同位置变化的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以推出试验为基础,从能量分析角度得到了弹性范围内型钢混凝土滑移曲线沿试件纵长的分布规律及其数学表达式。采用粘结应力沿型钢锚固长度呈负指数分布的两参数模型,根据平衡方程及推导得到的相对滑移公式推出了粘结应力分布曲线的具体参数。通过对文献中具体试件的计算分析,验证了公式的实用性,并发现型钢与混凝土间的相对滑移由试件两端开始,逐渐向内部截面延伸,此结论与以往的滑移分布呈负指数分布的假设相比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加荣  胡夏闽  薛伟 《钢结构》2008,23(8):26-30
在总结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工程实际的需要,提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弯曲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进行了8根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和2根型钢普通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力过程经历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开裂荷载约为极限荷载的15%左右,试件开裂对试验梁的刚度没有明显的影响;试验梁的屈服是以型钢的受拉翼缘屈服为标志;试件屈服前,平均应变的平截面假定成立;屈服后,平截面假定不再成立,此后型钢与混凝土间的滑移对试验梁的变形及裂缝宽度的影响加大;试验梁达到极限承载力以后,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可见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是优越的。  相似文献   

12.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剪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剪切性能,进行了15根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和2根型钢普通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在型钢混凝土梁中配置一定的箍筋可避免剪切粘结破坏的发生;本次试验的17根试验梁中有7根发生斜压破坏,10根发生剪压破坏。与文献[1]的试验共同表明,剪跨比对试验梁的破坏形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剪跨比λ≤1.5时发生斜压破坏;剪跨比1.5<λ≤3.0时发生剪压破坏;剪跨比λ>3.0时发生弯曲破坏;同时型钢的存在使得受剪破坏时的脆性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钢筋混凝土超短柱与型钢混凝土超短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普通框架柱相比,超短柱的抗侧刚度较大,在地震作用下将承担较大的水平荷载。由于钢筋混凝土超短柱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延性很差,破坏模式通常为剪切破坏,从而导致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下降。结合实际工程对2根钢筋混土超短柱和2根型钢混凝土超短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现行国内外规范给出了合理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熊学玉  黄炜一  高峰 《工业建筑》2011,41(12):30-33,11
通过两榀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框架的静力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型钢混凝土(PSRC)框架梁的平均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荷载-挠度曲线可近似为三折线。在试验的基础上,根据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特点,运用刚度叠加法和"双直线法",推导了PSRC梁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采用公式计算的挠度与试验值...  相似文献   

15.
吴婧姝  潘蓉  孙峰 《工业建筑》2014,(12):17-21
对5片剪跨比范围在2~5、距厚比为100和150的钢板混凝土板进行简支单点加载的平面外抗剪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板的破坏形式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类似;栓钉的间距对钢板混凝土(简称"SC")板的刚度有很大影响;随着剪跨比的增大,抗剪承载力下降,试件破坏呈现脆性破坏;当试件截面高度增加时,试件破坏形式为剪切破坏。同时采用ACI 349和JEAG 4618对试件弯曲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断裂与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三点弯曲梁试件测定了钢纤维混凝土的等效断裂韧度KeIC和裂纹口张开位移的临界值CTODc,研究了预疲劳加载幅值对钢纤维混凝土断裂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证明 :当预疲劳加载幅值超过某一阈值后 ,钢纤维混凝土的断裂参数有所降低 ,它们是与预疲劳加载幅值有关的物理量。另外 ,对钢纤维混凝土作了等幅疲劳断裂试验 ,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弯曲疲劳荷载下的不可逆变形发展、疲劳寿命、吸收能量规律及损伤特性 ,研究表明 :疲劳过程中能量吸收相对值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疲劳损伤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钢纤维混凝土疲劳损伤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鞠杨  樊承谋 《工业建筑》1997,27(3):38-42,62
研究了轴向压缩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损伤演化行为,给出了描述该损伤行为演变规律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弯曲韧性,《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在隧洞支护与补砌、工业建筑地面设计中引入弯曲韧度指数和弯曲韧度比,这与以往基于ASTMC1018弯曲韧性指数不同。通过四点弯曲梁弯曲韧性试验,利用不同方法计算弯曲韧性指标,对钢纤维体积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外包钢与碳纤维布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是一种新的加固形式。在其运用到结构抗震加固时,必须保证加固构件具有良好的延性破坏机制,为此进行了7根碳纤维布与角钢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试验,并编制了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全过程分析程序,对轴压比、碳纤维布用量、角钢用量等影响复合加固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及电算结果均表明,复合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和耗能性能均有大幅提高。与仅用外包角钢加固柱相比,复合加固柱的抗震性能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