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高固含量悬浮液制备中稀释液的选配及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纳米Si O2在两相与三相悬浮液中的光学特性,并通过对悬浮液吸光度的分析,研究了纳米Si O2对PEG(200)的吸附特性随体积浓度与制备工艺的变化。结果发现,Si O2/PEG悬浮体系对220~300 nm的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随着乙醇的加入,吸收峰展宽至400 nm,同时对400~800 nm的可见光也有一定吸收作用。以Si O2/PEG悬浮体系的吸收峰为参照,体积浓度低时,三相体系中的Si O2粒子对PEG的吸附受乙醇加入工艺的影响显著;随着Si O2粒子体积浓度的升高,Si O2粒子对PEG的吸附受乙醇加入工艺的影响明显趋弱。经过旋转蒸发后,3种工艺的Si O2/PEG的吸收峰强度位置变化不大,说明乙醇对Si O2粒子吸附特性的影响是可逆的,其他吸收峰的存在说明有一定量的残留乙醇。  相似文献   

2.
为防止纳米粒子发生团聚现象和沉降现象,在聚乙二醇的存在下,不加还原剂,微波辐射氯化钯水溶液,合成了纳米钯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技术对钯粒子的形貌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波时间和聚乙二醇用量对纳米钯粒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 PEG400):m( PdCl2)=30时,微波功率300 W下反应30 min,得到单分散的纳米钯粒子,尺寸在10 nm左右。而且纳米钯的存在降低了基体聚乙二醇400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硝酸铈为原料,柠檬酸为燃烧剂,采用燃烧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粉体。考察了反应物配比,不同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粉体的影响。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差热-热重联用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研究表明,当硝酸铈和柠檬酸物质的量比为1.7:1.0,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2h时,为最佳反应条件。此条件下,CeO2的晶粒大小约为6nm。  相似文献   

4.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铝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撞击流反应器中以硝酸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品进行表征.探讨了原料配比、加料时间、洗涤液体积量比、反应时间等对收率的影响,初步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碳酸氢铵和硝酸铝的摩尔比是6∶1,硝酸铝的加料时间是30 min,洗涤过程中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反应时间为1 h.分析结果表明制得了平均粒径为30~40 nm的-γAl2O3产品,且收率达98.22%.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铋和钨酸钠为反应物,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中反应生成钨酸铋纳米结构。通过调整乙醇和水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在溶剂热条件下可以直接生成钨酸铋中空纳米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当醇水体积比为10∶1,溶剂热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2h时,制备的Bi2WO6纳米空心球粒度均匀,直径在30~50nm,壳的厚度在10nm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CaCl2、Na2WO4·2H2O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水热法制备了单分散、尺寸均一的球状3D结构CaWO4。采用XRD、SEM、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探讨了CaWO4纳米结构形成机理,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球状分级结构组成单元为直径40~70nm的纳米颗粒,并表现出了较好的荧光性能,发光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钴为钴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下,溶剂热法制备出不同形貌的二维、三维钴微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自制的2-十一烷基-1-二硫脲乙基咪唑啉季铵盐(SUDEI)为表面活性剂时,制备出直径400~600nm,厚度约100nm的六角盘状二维产物,采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只能制备出三维的花状钴。初步探讨了溶剂热条件下钴微纳米颗粒的构筑习性。  相似文献   

8.
以Tween-80作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油相、Ce(NO3)3溶液或氨水作为水相,采用微乳液工艺在温度为800℃左右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CeO2纳米晶.XRD研究表明,所制得的CeO2纳米晶属立方晶系,无杂相.TEM结果表明:粉末颗粒细小,颗粒尺寸在20~70 nm之间,近似球形.  相似文献   

9.
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SCISR)中,以工业氧化锌和磷酸为原料,采用液-液相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磷酸锌.实验产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透射显微镜(TEM)表征.探讨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对收率的影响;初步确定制备纳米磷酸锌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氧化锌溶液浓度0.86 mol/L,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1 h,磷酸与氧化锌摩尔比0.67.XRD和TEM表征表明产品主要成分为Zn3(PO4)2·2H2O,平均粒径30-50 nm.  相似文献   

10.
制备纳米SiO2的配方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工业硅酸钠为原料、盐酸为沉淀剂、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在复合剪切力场下,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纯纳米SiO2和原位进行改性的改性纳米SiO2。分析了乙醇与水体积比、硅酸钠浓度、盐析剂用量、溶液pH值、改性方法、表面活性剂或改性剂的加入量等对纳米SiO2型貌的影响。对制备纳米SiO2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粒径分析仪等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剪切力场下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SiO2的优化配方为:乙醇与水的体积比1﹕4,硅酸钠的质量分数约12%,PEG,KH570和氯化钠的质量约为理论制备纳米SiO2所需质量的40%,5%~10%和30%,最佳pH值约等于9。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均分散SnO2纳米晶体。首先探索了在同一溶剂中,形成均分散SnO2纳米晶体的最佳反应条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的质量浓度为5g.L-1,SnCl4.5H2O的浓度为0.14mol.L-1,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h。在保持最佳反应条件的基础上,还研究了不同溶剂中PVP-k30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对产物形貌、结晶性及吸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P-k30的乙醇溶剂中,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产物形成花簇状结构;而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DMF与乙醇(体积比为1∶1)溶剂中,产物的形貌为链状结构;花簇状产物的结晶性能与吸光性能要优于链状结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湿法对纳米二氧化铈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CeO2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改性剂和改性条件。改性剂硬脂酸的质量分数为6%、pH为8、改性温度为70 ℃、改性时间为1.5 h时,改性后的纳米CeO2的亲油化度达到73.0%。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铈粉体能够较好地分散于甲醇中,改性前后平均粒径大小变化不大,由TEM观察到团聚现象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微波与超声波提取绞股蓝总皂甙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绞股蓝全草为原料,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对绞股蓝总皂甙提取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种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探讨了优化提取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g:25mL,微波处理时间为11min,微波功率为400W,总皂甙提取率为7.59%;超声波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料液比为1g:25mL,提取温度为70℃,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min,超声波功率为400W,总皂甙提取率为8.01%.  相似文献   

14.
NaF改性纳米TiO2粉体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P25型纳米TiO2粉体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光催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光催化降解为一级反应.以反应速率常数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光催化降解的最优条件为罗丹明B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灯与液面距离6 cm,液层厚度6 cm,TiO2加入量0.4 g/L.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aF掺杂改性的P25型纳米TiO2粉体.焙烧使样品的晶体颗粒长大,会导致纳米粉体的量子尺寸效应下降,NaF掺杂改性使F-进入TiO2晶格,取代了O位,从而造成了晶格畸变,使光生载流子增多,抵消了纳米粉体的量子尺寸效应下降的影响,表现为样品光催化活性提高.NaF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3%.NaF掺杂量过多时,光生载流子产生量较大,纳米颗粒表面电子和空穴相邻较近,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增加,样品光催化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铬和四氯化钛为前驱体,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TiO2和Cr2O3的复合粉体。将复合粉体进行水热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吸收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成份以及光吸收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热处理后得到一维管状结构,其管长500~600 nm,直径10~20nm,壁厚4~6 nm。研究还发现,与纯的TiO2相比,Cr2O3/TiO2复合粉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显著红移。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SN5040 and polyethylene glycol(PEG)individually and in combination on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of nano-TiO2 aqueous suspens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these dispersants was detected by zeta potential,isothermal absorption and FTIR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SN5040 is superior for stabilizing nano-TiO2 in aqueous suspension to PEG in basic region,and the optimum mass fraction of SN5040 addition is 3%.In the case of NaCl addition,the optimum valu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aCl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When the mixture of SN5040 and PEG is employed,the antagonism appears preponderant.When SN5040 and PEG are added sequentially,the synergistic reaction takes place.The synergistic reac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mechanism that PEG adsorption decreases the electronic repulsion between SN5040 molecules,which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of SN5040 adsorption density.PEG is adsorbed by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pre-adsorbed SN5040 layer.Furthermore,the modified inner wall latex paint with well dispersed nano-TiO2 suspension is endowed with excellent ultraviolet absorption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微波诱导二氧化氯氧化处理水中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以ClO2为氧化剂,以微波诱导作为辅助手段,考察微波诱导ClO2氧化处理苯酚配水工艺中,ClO2投加体积、微波辐照功率、微波辐照时间、废水温度、废水pH等因素对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1 0 0 mL质量浓度为1 0 0 mg/L的苯酚配水,ClO2的投加质量分数为1%的ClO2溶液1.012 mL(苯酚与ClO2摩尔比为0.734∶1),微波功率为50 W,辐照时间为6 min,配水pH 3~5时,处理效果最好,苯酚的去除率达到83.16%。并且,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微波诱导ClO2氧化苯酚的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水浴加热法,并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表明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纳米TiO_2的结构相变和光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TiCl4为原料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水合TiO2 沉淀 ,分别于 1 0 0℃、30 0℃、40 0℃、60 0℃、80 0℃煅烧处理。用紫外 可见光谱和导数吸收光谱研究了纳米TiO2 的吸收带边、能隙随着煅烧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结合XRD、TG DSC分析了不同温度下TiO2 的晶型及晶型转变情况。结果表明 ,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TiO2 的晶相结构由非晶到锐钛矿型再到金红石型转变 ,40 0℃为锐钛矿型 ,60 0℃已出现金红石型 ,80 0℃已完全转变为金红石型 ;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带隙宽度、吸收带边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变窄和“红移”。  相似文献   

19.
聚乙二醇沉淀猪胰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猪胰脏中用聚乙二醇(PEG)分离提取胰蛋白酶的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查了聚乙二醇分子量、聚乙二醇浓度、pH值和提取时间对胰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0.25g/mL聚乙二醇6000,pH7.5,4℃提取3h条件下,胰蛋白酶酶活力达到1600 U/mL以上,比传统的盐析法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