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二月三日,山西省机械厅在太原举办了“成组技术短训班”,聘请北京工业学院王志博、蔡颖同志讲授《成组技术的原理与应用》(40学时),二十余个省属企业的83人参加了学习。省机械厅科技处金玉山工程师负责短训班的筹备与组织工作,科技处穆中辰处长在开学典礼时指出:办短训班的目的是为各厂应用成组技术打下基础,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推动山西省机械工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苏联是成组技术的故乡。米特勒范诺夫为举世公认的将成组方法作为一门制造技术创始人,因为于1956年他出版了组一本经典著作《成组加工的科学原理》。他总结了苏联早期在成组加工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工作,较全面地提出了成组技术科学理论。当然,由于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它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采用的是无编码分类,零件的分类还局限用于工序成组等等。 成组技术在苏联的发展并不顺利,大体上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学会成组技术研究会及国家机械委第六设计研究院共同召开的“成组技术”学术报告会,于9月26日至30日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代表共计130个单位,20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高工)、高级职务(厂长、副厂长、处长以上)计44人。会议特邀请日本机械振兴协会副会长、技术研究所所长漥田雅男及其助手福田好朗研究员就有关成组技术的问题讲学。讲学的主要内容是:日本机械工业的历程和将来、FMS和GT与标准化及自动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前,上海机电工业管理局组织了上海机床厂、上海第二机床厂、上海切纸机械厂、上海人民机器厂、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等单位就成组技术(GT)在各个单位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上海切纸机械厂和上海机电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成组技术在机械工厂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正在顺利进行。切纸机械厂是一个专业生产切纸机的工厂,在确定未来5—10年生产纲领的基础上,以五只主导产品为对象,根据生产流程分析法,比照JLBM编码系统增加了设备,材料码后对全厂机械加工90%(约1421种)的零件,建立了本厂产品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绘制了单元零件图册,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七五”期间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推动和扩大成组技术试点,省经委委托省新技术推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制冷学会和杭州制氧机研究所于1982年9月10日至10月17日,在浙江兰溪举办了小型制氧机培训班,有学员30人。培训对象主要是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等制氧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骨干)。培训目的是提高制氧机操作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班邀请了上海机械学院、杭州制氧机厂、杭州制氧机研究所、兰溪化肥厂等四个单位11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参加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营兰州红卫机器厂为了扩大SJX一1四极分析器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仪器在科研和生产中的使用性能,在三月十一日至三月十七日举办了为用户服务的四极分析器技术培训班。 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部门共计32个单位50人。 培训班先后由该仪器的研制单位510所讲解四极分析器的原理和应用,四极分析器的指标和术语和四极分析器的电子线路;由红卫机器厂讲解仪器的结构、电路分析、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由778厂讲解分析器探头的结构及使用注意事项。 培训班分批组织学员到现场讲解仪器的实际操作及调整方法,并…  相似文献   

8.
成组技术     
GT最初始的概念是成组加L,即有意识地对多种产品的不同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分类编组,并把具有相同工艺特声、(一个或几个工序相同)的零件分别组织在一起,使用相应的机床和工具装备进行hL。现在,GT已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组织措施被应用到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即应用*T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研究、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使企业的各个环节(生产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管理)运行更协调、更合理、更有效益。成组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已成为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主要生产特征。作为解决中、小批量生产企业生产合理化的技术措施,从五十年代至今成组技术(GT)和柔性制造系统(FMS)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有效解决途径。鉴于国内在技术改道和技术引进时对成组技术、数控机床及柔性制造系统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就成组技术与柔性制造系统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有关成组技术内涵的研究文章颇多,并且提出了一些修正的概念名词,如:现代成组技术、新成组技术、相似性工程,等等。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成组技术的思想、目的和方法,但多数研究者都把成组技术限定在特定的工作领域——机械制造工业。 成组技术的提出的确是从机械加工过程的相似  相似文献   

11.
常见到将成组技术与系统工程相联系的提法,但尚少见有关的专门阐述.本文拟对此问题谈点粗浅意见。 一、关于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自本世纪中期后发展起来的一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边缘科学,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可以说,它是用定量化的系统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包括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和控制),以达到总体最优或满意(即多目标平衡)的工程实践. 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看待和处理问题,是思想方法的重要转变.它是把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项研制任务、一个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不仅传统的服务业在快速发展,而且制造业本身也在向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变化多端的、个性化很强的服务.本文基于成组技术的思想,对服务业中的成组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①面向服务分工的成组技术.这是一种模块化、专业化的服务分工,在服务分工中需要将相似的服务内容归类在一起;②面向服务内容的成组技术.为了提高服务的效率,对服务通过成组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形成一种可以复制、配置、重用的能力,其要点是将组成服务的各种流程、动作、角色等要素进行分离,然后成组化、模块化和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要配置成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服务业中的成组技术有其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介绍了柔性制造技术与柔性制造系统(FMS)、成组技术(GT),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还提出了上述新技术对我国技术改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6502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设计了6502厂的成组技术生产计划系统,提出了应用滚动计划法和周期批量控制法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原理、过程,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本计划系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概述 机械制造行业的组织管理在生产能力、生产策略以及发展侧重面等方面都有发展、特别是信息管理、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已经取得很大进展。90年代,生产的组织管理将开始向第五代管理水平转换;同时,管理也将会更有竞争力、更富成效。为从现阶段向第五代管理水平飞跃提供可能性。第五代组织管理将具备详细、必备的计划管理信息。这篇文章将叙述第五代管理方式,也介绍有助于管理方式转换的公司信息的二项基本发展。 大4  相似文献   

16.
这篇学习心得体会,是作者通过学习钟义信同志在迎接新的技术革命一书(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科委、科协、中央直属机关、国家机关党委主办新技术革命讲座)中关于信息科学与信息革命文章后结合成组技术实践的体会,在机械工业部机床局委托济南第二机床厂举办成组技术学习班上做过试讲,学员们认为对进一步理解成组技术有帮助,现刊登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论那个国家提到成组技术,追溯它年轻的历史都不会忘记苏联的Mitrofanow和西德的Opitz的功绩。前者可称为成组技术的创始人,五十年代初期就从事试点,推广和发展的研究工作,并撰写了“成组工艺的科学原理”的著作。Opitz的贡献是为成组技术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他在六十年代初期,对26个企业的产品对象包括机床、内燃机、矿山机械、轧钢、仪表、纺织、水力和武器生产的零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制作了四万五千张调查卡,在大量统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本文拟对在引入FA工厂自动化及FMS过程中得到重新评价的新成组技术在生产系统中运用和研究的动向作些介绍。 这里所说的成组技术是积极的、有组织的、广泛的,根据零件在加工方法、形状、用途、功能等多方面的相似性,对零件分类、成组化,然后得出零件族,并以此为基本单位进行各种处理,通常是,根据形状、功能相似性进行零件的编辑设计,根据工艺相似性设计工艺规程,根据加工相似性组织成组加工。最近,随着计算机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成组技术作为比如CAD、CAM中数据库的建立等的基础又被加以利用。 图1展示了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展开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一、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为了探讨成组技术与标准化的关系,让我们重温一下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和科学实践中,为了同一用途而制造的工具,其形状、大小渐趋一致,最后制做“标样”互相摹仿,世代相传,这是人类最初标准化思想的萌芽。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制造业中的互换性及标准化的零部件,从而扩大了生产批量、为企业获得了提高效益的途径。一九年美国工程师秦勒把标准化成功地用于企业生产作业管理,成为今天科学管理的基础。从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一、工厂基本情况: 我厂是国家大型骨干机床厂,主要生产定梁,单柱、双柱、单柱移动立车、重车、落地、轧辊、深孔钻、铁路、小车床九大立卧系列产品,职工近万人。八八年产值九千多万元,产量945台,品种50个,属多品种、单件、中小批量生产的企业。我厂在以产品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方针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发展技术进步产品和引进产品,生产高精度数控机床,车轮柔性加工单元,以及与联邦德国合作生产数控重车均已取得成功,产品品种,产品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吨位、台份下降而产值利润上升的可喜局面,产品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主导产品有七种获得了国优、部优和省优,现初评为国家质量奖企业验收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