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窗     
正工序能力(process capability)生产过程的某工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实际加工能力,即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与原材料、机械设备、作业者和作业方法四大因素有关。工序能力是衡量生产过程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了解工序能力是进行产品设计和制定工艺标准的重要依据。工序能力用6σ表示,即6倍母体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2.
王振华 《机电信息》2006,(10):41-43
工序是形成产品的基本环节,工序能力反映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工序能力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质量措施。工序质量改善流程方法则有助于企业将工序质量改善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中,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企业质量、成本、效率的综合改善。1工序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数:Ca、Cp、Cpk、Z工序能力指数是衡量工序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工序质量的评价应从加工的精密度和精确度两方面综合衡量,精密度从质量特性散布相对程度角度考察,精确度从质量特性均值相对位置角度考察,两者的参照标准为规格公差要求。工序能力指数主要包括衡量工序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PLC的磨加工生产线在线质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川  陈庄  向勇  雷瑞刚 《轴承》2004,(12):11-13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磨加工生产线在线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该系统通过实时信息的集成管理实现生产现场各种数据统计和报表处理,自动跟踪和统计产品的质量,并能结合工序能力指数值决策分析整个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是衡量电子产品质量的极其重要的指标之一.人们常常习惯用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作为衡量电子产品质量好坏的标准,其实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只能反映产品质量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反映产品质量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基于属性模型的钢铁行业集成质量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行业的生产是一个过程复杂的动态系统。如何在这个复杂过程中全面有效地描述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钢铁产品的质量特征,是开发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和其它生产管理系统的关键。针对该问题,本文建立了钢铁产品的三层质量属性模型,即产品设计级质量属性模型、工序级产品质量属性模型、物料跟踪级质量属性模型,并阐述了属性模型在质量设计、工序质量控制、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基于产品的三层质量属性模型可以实现对质量的精细管理,监控生产的运行状况,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了深化企业改革,搞活经济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加强企业生产的工艺管理。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认真贯彻工艺管理规章制度和工艺纪律的组织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目的是要改善和提高企业的工艺水平,最终用工序质量来控制产品的质量。质量依据来源于设计,当设计质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企业中质量控制与生产规划相互孤立、不成体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精益生产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技术体系。在分析生产加工工序、优化工序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节点工序设置的方法和原则,并引入质量看板,对加工工序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为物料需求管理提供实施依据。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产品生产加工工序流程中适当设置质量节点,可以实现对物料需求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生产过程难控制、质量问题难追溯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两化融合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追溯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字符识别及条码生成、生产过程记录控制和产品质量追溯3个部分。首先,通过字符识别及条码生成规则,生成产品唯一条码;其次,以条码数据为依据对产品制造生命周期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和可视化控制;最后,对出现质量缺陷的产品进行生产过程追溯和质量问题分析统计,以便及时地对存在质量隐患的生产工序进行优化改进,达到提升产品总体质量的目的。目前该系统在某称重传感器生产企业得到验证,借助该系统,企业实现了各生产工序的质量统计与分析,以及薪资计算、预防性的质量管理,改善了产品质量,实现了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噪比多元质量损失和制造成本的并行公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损失是由于产品的功能波动所造成的,损失大小可由质量函数确定。在无量纲“标准化”多元质量损失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信噪比衡量各质量指标的波动,建立一般情形下的基于信噪比的多元质量损失模型,并把它表示成多个相关装配尺寸产品的工序公差函数。利用成本-公差函数和产品质量损失函数,给出基于产品最低制造成本和多个相关装配尺寸产品质量损失的并行公差设计优化模型,实现公差的并行设计,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表贴产品生产通常需要经过多阶段加工,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参数多样且在多道工序间传递累积,且存在耦合关系.为了确保表贴产品的产品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质量溯源模型.首先分析实际企业车间信息、质量特征信息与工艺流程信息.然后对制造过程进行工序模块化建模,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层次化建模,对产品制造过程中易导致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厂于1987年引进了具有世界80年代水平的西德波许(Bosch)新技术,其产品主要是与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一汽奥迪等轿车配套。配套厂在质量保证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为此我厂引进了机器能力指数(C_mx)值测试,将其列入设备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机器能力为工序在控制状态下,机器保证产品质量的固有能力,它是工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受控制状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再加上检测,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机器能力通过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来衡量。在很多情况下要对机器能力进行测试,但重要情况有以下3种:  相似文献   

12.
机械设计与加工是工业化发展的核心,产品的质量、精度、效率等决定中生产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地位。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质量,应从设计与加工两个层面进行衡量,通过制定相应的基准规范加工工序。基于此,文章对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进行论述,指出设计与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善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工序间质量责任的判定,实际上是一个解决因多工序操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原因导致产品出现同一种缺陷问题的质量责任评审过程。文章对热塑成型直柄麻花钻生产中涉及的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了一些鉴别方法,简单有效,可操作性强,给生产带来了方便,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产品质量以预防控制为主,并不意味否定检验把关的重要作用.质量控制就是要使预防与把关相结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每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使得产品在研制、生产的全过程中处于严格控制之下,达到稳定、可靠、优质的目的.单纯搞工序质量控制有局限性,不能满足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还必须搞好产品研制阶段的质量控制,这对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谈谈新产品研制过程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不同的脱模剂稀释用水,研究了水质对镁合金压铸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模剂稀释用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对压铸产品成形有利,产品质量好;但钙离子加入量过少时脱模剂附着性差,过多时则影响镁液流动性。纯水 CaCl2的稀释水使用方便,而且合格率高,质量稳定性好,可用于批量生产,且对后面工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1 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应以消费者是否满意为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的含义也日益扩大,它不仅仅指最终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经济性、安全性,还包括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因此,单纯以技术标准来衡量产品质量显然已不合时宜,时至今日,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应以消费者是否满意为度,只有消费者接受企业的产品,认知了产品,才能说产品达到了质量标准。而那些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只顾埋头搞生产,以为只要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好就行了的观点还只停留在对质量含义的狭隘理解上。企业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产品虽由企…  相似文献   

17.
基于PLC和工业以太网的离子交换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明胶生产过程中离子交换工序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工业原料,根据工艺要求对该工序进行了自动化方案设计,采用WinCC和PLC进行监控,并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三级网络控制。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使用,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又实现了节约工业原料的目的,同时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提出基于改进的六西格玛方法并作为一种统计工具应用在产品质量改进中,六西格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关键工序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DH电子有限公司半导体制冷器制造工序中的喷镍工序做了当前工序能力分析,发现不足四西格玛水平,然后通过改进的六西格玛方法对该工序的质量水平进行分析并改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是汽车轴承专业生产厂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受到各轴承生产厂的竞争挑战,要赢得市场,质量是关键。而质量是用标准来衡量的,产品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水平。如何充分采用现有技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衡量企业标准水平的依据之一,也是当前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谈谈我公司对贯彻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方面的理解和做法。正严格执行与生产有关的强制性标准我公司的产品主要为滚动轴承,有关的产品标准及技术标准现均为推荐性标准,但作为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磨削加工、冲区加工、热…  相似文献   

20.
在抽样检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钢球生产中最佳抽查方案的选择问题。随着抽检方案(n,c)的不同,接收概率L(P)的OC曲线也不同。当(n,c)一定时,批量大小N对OC曲线影响不大;当C一定时,n越大,OC曲线越陡,对产品质量好坏的辨别能力增强。当某工序产品质量好且稳定,能满足下工序要求时,应选择n较小、C为0的抽查方案;通常在工序调试阶段,则应选用n较大、C为0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