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黄河流域规划中,泥沙问题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江河流泥沙问题过去很少研究;这期“人民长江”介绍了有关长江河流泥沙的一些初步资料,供我们地长江泥沙问题得到一些概略了解。就河流自然状况来说:长江在历史上是一条利多害少,河床上升现象并不显著,而终年富有航运之利的河流;泥沙问题并不如黄河的严重。例如:从黄河陕县站和长江宜昌站的泥沙主要特征值比较,陕县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380×10~6公吨,多年平均含沙量这34公斤/公方;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力530×10~6公吨,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1公斤/公方。  相似文献   

2.
前言长江泥沙的发展趋势及其有关水土流失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上游连续出现几个丰沙年,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长江泥沙的发展趋势也是三峡工程规划设计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关系到水库建成后的使用寿命等问题。本文根据大量河流泥沙资料和调查成果,进行了科学分折,探求近三十多年长江上游三峡库区来沙变化规律及今后发展趋  相似文献   

3.
在黄河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它的闸门和拦污栅除具有一般气蚀、水草堵塞问题外,还存在着泥沙对闸门的淤积、泥沙与水草混为一体加重对拦污栅的破坏和泥沙磨损与气蚀恶性循环对门槽的磨蚀等问题。黄河上已建成的盐锅峡、青铜峡、天桥和三门峡等工程,经过长期运行实践,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要江河泥沙淤积情况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主要江河多年平均输沙量约27亿t,大量的泥沙淤积带来严重的防洪问题,突出表现在共河下游河道,长江洞庭湖和海河流域诸河口等处。所提出的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治理措施有:1.加强以黄土高原多少粗沙来源区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2.修建中游干流骨干工程;3.疏浚河道,淤背固堤;4.利用泥沙资源,填海造陆。洞庭湖的泥沙治理措施有:1.控制泥沙来源,包括大力开展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治理,建成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湖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地面侵蚀与河流泥沙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泥沙从地面侵蚀开始至控制站泥沙输出是一个复杂的泥沙运动系统。根据长江上游不同产沙区的分布特点;地面侵蚀物质颗粒较粗,归槽率较低,藕节状河谷地貌所造成的河流淤积,使输移比远小于1;加上工程栏蓄的影响;从而阐明五十年代至今长江上游地面侵蚀增量没有在干流测站的泥沙资料中引起系统偏离。  相似文献   

6.
长江泥沙问题已引起各界人士关注。对于长江三十多年来沙量是否增加,一直争论激烈,由此引起长江三峡电站设计中泥沙定量问题的分歧。认为长江沙量无增加趋势的人士,提出以宜昌水文站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统计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3亿t,作为规划设计和科研的依据;认为长江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人士,则提出年输沙量应按大于5.3亿t直至7.7亿t的数据作为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指出,半个世纪以来,被泥沙淤死的大小水库,真是不少!但必须看到,在“调水调沙”等现代理论与技术面前,上述情况已属历史陈迹。针对泥沙问题,已不是全然无能为力,而是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接着简述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重点、难点;并阐明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以水库调度为主,结合整治工程,必要时辅以机械清淤。这一认识,系基于我国三十多年来处理泥沙问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为最近五年以来深、广度基本够用的实测资料为基础的大量试验计算分析成果所证实。从而得出结论:泥沙专家组全部成员签字同意的论证报告中的“三峡工程可行性阶段的泥沙问题经过研究,已基本清楚,是可以解决的”一语,是可以信赖的。  相似文献   

8.
长江沙量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泥沙问题已引起各界人士关注。近三十年来,对于长江沙量是增加还是减少的问题,一直争论很激烈。一些人根据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干支流尤其四川境内一些河流含沙量七十年代比五十年代增加的论据,得出“长江沙量在增加”、“长江有变成黄河的危险”的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泥沙淤积情况比预想的要好三峡水库从135米高程蓄水至156米高程后,水位大幅抬升,泥沙淤积问题再次引起关注。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了解到,从多年监测结果可以看到,长江上游来沙量持续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也比预想的要好。1946年至1976年这30年间的水文资料记载,长江宜昌段年均泥沙量约5.38亿吨。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江段的泥沙量下降,2002年年均输沙量已降至3.8亿吨左右。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主任冯正鹏分析认为,长江泥沙含量并不大,每立方米平均含沙量1.2公斤,由于筑坝拦截、水土保持、雨量…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我国国土辽阔、河流众多,仅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就有1500条,年平均输沙量1000万吨以上的河流有42条,直接入海泥沙年总量为20亿吨,黄河长江的总输沙量占世界13条大河总输沙量的三分之一,泥沙问题突出。泥沙问题处理的好坏,成为水利、电力、交通和航运工程以及江河防洪成败的关键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泥沙科技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成功地研究解决了黄河三门峡工程两次改建中的泥沙问题,长江葛洲坝工程的库区淤积和航道泥沙问题,黄…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江干流七大水文测站的水文泥沙资料,研究了长江干流2002—2019年的水沙变化规律,并采用双累积曲线法给出了长江上游代表性测站-朱沱站的累积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关系图。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建成后,长江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年平均输沙量变化率和年平均含沙量变化率却变化显著;朱沱站累积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的双累积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2.
黄河的根本问题是泥沙问题。据多年资料统计,黄河平均每年约有16亿吨泥沙下泄。这些泥沙,在三门峡水库修建以前,平均每年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里,使河床年年抬高,增加了决口改道的危险,威胁着下游两岸25万平方公里内8千万人民的生命和生产的安全;三门峡水库修建以后,大量泥沙又淤积在库区,引起渭、洛河下游河道洪水位升高,直接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我所对长江葛洲坝枢纽泥沙问题的研究成果。这个工程是长江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枢纽,没有先例可循,所有工程布置方案的确定及泥沙冲淤的预报,都需要通过泥沙模型试验加以解决。本试验自1974至1980年进行。根据泥沙运动理论和全沙模型试验资料,研究了葛洲坝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例如旨在改善流态的南津关整治,减少淤积及利用水冲沙的防淤堤尺度和冲沙流量及冲沙时机,减少粗沙通过机组的电厂前布置和稳定主槽的河势方案等。现第一期工程已施工完毕,二期工程即将开工。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建伟  范可旭  张晶 《人民长江》2008,39(17):106-108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以缓解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紧迫形势.一期工程从长江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两流域上游调水80亿m3,根据调水区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调水流域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南水北调西线调水的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已形成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巨型水库群,2012年开始实施上述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分析了水库群联合调度中,与水库泥沙密切关联的汛期防洪、汛末蓄水和汛前消落调度方案及其对水库泥沙带来的影响。在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长江泥沙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水库淤积和长江中下游河床冲刷特性的基础上,对水库群联合调度中面临的水库淤积与长期使用问题,以三峡水库为例,提出了精细化的"蓄清排浑"和库尾减淤等泥沙调度方法。对水库群水沙联调,促进流域泥沙合理配置以及水库群联合调度条件下的泥沙问题与应对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主席根据北方干旱缺水提出南水北调宏伟设想以来,经过40多年前期工作,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的总体规划布局,并进入准备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主要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并促进黄河治理开发。西线工程不解决河北省供水问题;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新开挖输水干渠到北京,沿途向鄂、豫、冀、津、京五省市供水。中线工程可向河北省中南部整个平原供水;按照最初的规划设想,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长江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长江实测泥沙资料和葛洲坝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了长江推移质泥沙和粘性细颗粒泥沙的起动条件,提出了卵石和沙质推移质泥沙的起动经验公式。并用长江实测泥沙资料对三峡工程采用的起动流速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从50年代初期毛主席根据北方干旱缺水提出南水北调宏伟设想以来,经过40多年前期工作,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的总体规划布局,并进入准备实施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主要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并促进黄河治理开发。西线工程不解决我省供水问题;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新开挖输水干渠到北京,沿途向鄂、豫、冀、津、京五省市供水。中线工程可向我省中南部整个平原供水;按照最初的规划设想,东线工程从江苏杨州长江抽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  相似文献   

19.
荆江放淤实验工程实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河流泥沙引流放淤,为防洪和工农业生产服务,前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长江则尚无实践经验,为了研究在长江两岸兴建放淤工程的效果和淤区泥沙淤积的规律,从1966年起,选定荆江北岸的严家台和荆江南岸的丢丢垸兴建放淤实验工程,并系统地收集了淤区水流泥沙资料,进行分析,为利用长江泥沙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三峡枢枢的工程泥沙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切,得到国内有关兄弟单位的大力协作。三十余年来,我办和有关兄弟单位围绕三峡枢纽的工程泥沙问题,持续地开展了泥沙测验、河道观测、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和分析计算等方面的工作,累积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