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磊  朱泽飞  李仁旺 《计算机工程》2005,31(1):53-55,164
目前市场上不同的工作流产品在工作流建模阶段对工作流模型的描述具有不同的形式,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的使用也不相同,因而各种流产品之间缺乏互操作性,兼容性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ARIS建模和XML过程定义的工作流模型,从而使工作流模型描述和工作流过程定义变得简单,并且使工作流过程定义和工作流执行的分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企业业务流程模型和工作流模型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RIS—eEPC模型和AML接口的工作流模型,由分析BPR向实现BPR的转化,从而实现了业务层和技术层的分离。最后给出工作流模型转换系统JXWorkflow的具体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工作流过程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对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运行效率以及竞争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现状,主要包括WfMC定义的工作流元模型、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实质、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建模工具。同时分析了目前工作流过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过程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对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运行效率以及竞争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现状,主要包括WfMC定义的工作流元模型、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实质、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建模工具。同时分析了目前工作流过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工作流引擎的模型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小型企业的办公应用背景,深入研究了管理系统中工作流引擎所采用的工作流模型。并从工作流模型的逻辑关系出发,详细分析了组成工作流模型的三大部分(过程模型、组织模型和资源信息模型)的模型结构,由其提供工作流模型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实现软件过程管理规范化,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实现软件过程自动化管理。软件过程工程元模型(SPEM)是软件过程建模的基础,是一种通用的框架,适合不同类型的生命周期模型。根据软件过程的特点,扩展了工作流元模型,制定了SPEM和工作流元模型之间的映射规则,实现了这两种元模型之间的映射,以瀑布模型为例验证了具有软件过程特点的工作流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工作流引擎解析映射后的工作流元模型,实现软件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柔性方面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个柔性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柔性建模方法。该方法在模型定义中加入过程元素,通过将活动分为静态过程和动态过程较好的满足了工作流系统的柔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工作流过程元模型是指导工作流管理系统过程建模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几种重要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对WfMC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修改的MINI工作流过程元模型。  相似文献   

9.
工作流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工作流以及工作流建模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Petri网技术在工作流模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一个工作流建模的具体实现方法。本工作流模型的实现包括了企业人员、资源以及任务信息模型的实现,同时任务模型中包括了任务之间的约束关系,以及任务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文档。  相似文献   

10.
柔性工作流的可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流的可视化是工作流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相对于刚性工作流,柔性工作流的可视化更加复杂,需要解决可视化界面与工作流的双向动态映射问题.柔性工作流的可视化涉及三个层次的模型,从下到上分别是柔性工作流模型、可视化存储模型、可视化界面模型.首先给出了基于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工作流管理规范的柔性工作流模型,进而给出了可视化界面模型和可视化存储模型,阐述了工作流与可视化界面之间的双向映射过程,并讨论了流程的结构完整性规则.该模型及方法较好的解决了柔性工作流的可视化问题,据此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已经在航空二集团某厂实施并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建模过程很难完整正确描述业务过程和当具体的业务过程发生很小的变化时,工作流流程定义需要相应的改动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基于移动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迁移工作流的系统模型及相关概念,并构建了迁移工作流系统框架,通过迁移工作流的相关特性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个支持复杂应用的扩展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ScopePModel,它可以描述复杂结构的工作流流程,并且能够清晰地描述任务之间的控制流依赖关系和任务的补偿信息,表达出复杂工作流程的定义;同时,本文所提出的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ScopePModel,不仅可以捕捉现实世界业务流程,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使工作流定义的语义更为明确,而且为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验证提供了强大、丰富的理论依据,为工作流过程定义模型验证奠定了良好基础.ScopeWork是我们自行研制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原型系统,它基于该模型实现了复杂业务过程的工作流过程定义以及调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工作流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建模过程很难完整正确描述业务过程和当具体的业务过程发生很小的变化时,工作流流程定义需要相应的改动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基于移动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迁移工作流的系统模型及相关概念,并构建了迁移工作流系统框架,通过迁移工作流的相关特性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工作流系统在执行过程中支持动态可变性,分析了工作流过程定义阶段及流程执行阶段的动态性特征,提出了基于过程模型的动态工作流,并在动态工作流元模型中定义相应的操作原语和操作规则,采用动态建模的方法实现了工作流模型的动态演变.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制定的过程定义元模型和基于XML的过程定义语言(XPDL)规范,论文设计了一个独立通用的基于活动网络图工作流过程模型,它可以输出一个标准通用的过程定义,该过程定义能被不同的工作流运行系统解释与执行。  相似文献   

16.
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的相关概念,着重分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微型的、分层结构的、易于扩展的动态工作流过程元模型MINI,一种新的工作流模式即转移依赖分支模式被实现,最后介绍了MINI工作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一种模型驱动的工作流过程定义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在互操作性,可复用性,可移植性和开发效率等方面遇到了挑战,MDA是解决上述挑战和问题的一种途径。在模型驱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工作流模型处于核心地位,本文首先给出了扩展的工作流元模型和基于Petri网的形式化工作流模型过程网。其次,运用模型驱动的途径,依据给出的工作流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型驱动的,用于快速构造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框架。针对工作流过程模型,着重讨论了从基于EPC的过程CIM到基于过程网的过程PIM的转换(转换过程和转换规则),并以扩展的Petri网标注语言E-PNML规约了过程PIM。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描述、构造和实现问题,讨论了工作流的建模原则,分析了工作流要素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描述工作流控制过程和组织结构的模型——接力式协作的工作流控制模型RCW,给出了实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金奕麟  陈婷 《福建电脑》2006,(10):154-155
分析了当前工作流管理框架,对工作流过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工xml语言,提出一种新的工作流定义规范,从而很好的实现工作流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20.
工作流模型的扩展及其形式化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作流是一类能够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支持或自动处理的业务过程,工作流模型是对工作流的抽象表示,也就是对业务过程的抽象表示。论文以过程工程理论建立的企业模型作为工作流模型的扩展思想,归纳出了工作流模型设计原则,并对现有的扩展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工作流模型,该模型由过程模型、活动模型、组织模型、资源模型和信息模型五个子模型组成,并给出了各子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