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静载荷试验无法得到大直径桩基极限承载力的问题 ,分析了桩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及 2 0余根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荷试验资料 .指出了现有几种荷载、时间、沉降关系曲线的局限性 ,提出了对大直径挖孔桩荷载—沉降曲线按双曲线拟合的逆斜率法 .结果表明 :逆斜率法能较好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 .同时 ,提出了利用工程桩作压载试验确定桩承载力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直径挖孔桩静载荷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静载荷试验无法得到大直径桩基极限承载力的问题,分析了桩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工作性状及20余根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荷试验资料.指出了现有几种荷载、时间、沉降关系曲线的局限性,提出了对大直径挖孔桩荷载-沉降曲线按双曲线拟合的逆斜率法.结果表明逆斜率法能较好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同时,提出了利用工程桩作压载试验确定桩承载力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厂房地面不均匀沉降、局部开裂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附近建筑工地人工挖孔桩施工。大量抽取地下水所致。并采用静压预制桩进行加固,控制沉降,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大直径挖孔扩底桩具有受力明确、承载力高、施工方便、质量可靠、造价低等优点。文章介绍了选煤厂建筑在软弱土地基条件下大直径挖孔扩底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单桩承载力高,施工简便,造价低等。本文依据国家有关规程及规范,对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的设计计算,构造要求等进行阐述讨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护壁挖孔桩存在的安全性差、成孔率较低等弊端,结合工程实践,设计了一种由上下滑动的钢筒通过橡胶止水环装配组成的自动沉降式滑动模具,并阐述这种挖孔桩的施工工艺与可行性、可靠性,工程实践证明,自动沉降式滑动模具法挖孔桩具有安全性、可靠性高,施工简便,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优点,桩基结构完整,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青岛市某大型工程为依托,对在泥质粉砂岩地基中的5根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分别进行竖向静载荷试验与桩身内力测试。根据大直径嵌岩桩实测数据探讨大直径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与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形,桩顶沉降量均小于11 mm,卸载回弹率大,幅度为51%~75%,承载力较高,5根试桩均满足设计要求;在最大荷载下,5根嵌岩桩桩端阻力所占桩顶荷载比值均在10%~20%之间,随桩长、嵌岩深度(中风化)增大而减小,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身荷载自上而下逐步发挥,上覆土层先达到侧摩阻力极限值,在嵌岩段中部侧摩阻力达到峰值;桩入岩越深,安全储备量越大,在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段,实测侧摩阻力约为规范推荐值的2.5倍,说明5根桩有较大的承载潜力;随着荷载的增大,嵌岩段分担的总阻力由39%上升至45%,嵌岩段侧摩阻力占主要比重,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的比例上升速率较快;根据行业标准与静载试验数据,重新认识该地层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充分发挥其承载潜力,对工程桩桩身尺寸进行优化,达到节约材料和提高施工功效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工程深基坑区域土层中含有卵石的特点,支护结构采用钢板桩打入困难,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护桩工期长、造价高、不环保,通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大直径钢管桩结合小直径旋喷桩止水的支护方案,钢管桩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此外,考虑到强风化岩层的阻力更大,钢管桩的嵌固深度取值1.4 m,设计了两层锚索体系。计算结果表明,钢管桩的受力和变形均满足要求,且钢管桩的水平位移计算值5.16 mm与施工实测值4.6 mm非常吻合,这表明支护结构的计算能够反映其实际的受力状态。由于采用了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坑底没有出现积水,表明雨季施工期间,支护结构止水效果良好,此外,制定的施工监测方案保证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并验证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优点 ,通过对人工挖孔桩构造要求和施工工艺的论述 ,介绍人工挖孔桩的正确使用方法 ,并通过实例论证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特点和局限性 ,对人工挖孔桩的适用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某综合楼桩基础应用软岩层地基载荷试验结果设计大直径挖孔桩底墩,取得了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工期短,质量可靠,减少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钢渣桩在湿陷性黄土中的静荷载试验、土压力调试等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钢渣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和钢渣单桩的p-s曲线以及其各自的承载力和相应的沉降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附加应力沿深度变化规律;研究了桩间土承载力、桩土应力比和桩土荷载比的变化规律,对钢渣单桩和碎石柱以及钢渣桩复合地基和石灰粉煤灰桩复合地基等的承载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单桩施工影响范围和施工时地基隆起量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2.
配筋形式对四桩厚承台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纤维混凝土四桩厚承台的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其极限荷载的因素主要有承台有效厚度、钢纤维体积率、混凝土基体强度等级、承台的剪跨比、纵向钢筋配筋率和配筋形式等,其中,配筋形式对钢纤维混凝土厚承台承载力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通过对4个底部配筋形式不同的桩基厚承台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底部钢筋按桁架模型配筋的桩基承台承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3.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load-bearing behaviors of Cast-in-place concrete thin-wall pipe pil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its application on Yantong Expressway Project. The low strain test, static load test and field excavation were also carried out,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new pil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With the increase of pile diameter, the bearing capacity is increased. The settlement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is decreased, when the replacement ratio of pile is increased. The test re...  相似文献   

14.
对地面大面积堆载情况下桩基础的计算方法作了一些探讨,以一具体工程为实例,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桩基础在大面积堆载情况下的地基沉降及桩身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区,由于堆载致使地基下沉及桩身变形,作用在临近桩上的荷载会增加,这必然会引起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建筑物的倾斜.  相似文献   

15.
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主要有桩位偏差、桩身倾斜、缩颈、断桩、钢筋笼上浮等 ,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分析入手 ,指出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护壁泥浆质量、混凝土品质、设备选用安装、施工人员素质和操作水平以及施工的质量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因素有关 ,并对各类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相似文献   

16.
通过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的模型试验,分析有、无土工格栅及不同幅值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长短桩桩身应变及土工格栅应变的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加入会改善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的整体性能. 复合地基沉降、桩身应变及土工格栅应变主要发生在循环荷载作用前期. 增大循环荷载幅值不仅会增大复合地基总沉降,还会加快沉降发展的速率. 复合地基的沉降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表示. 土工格栅的拉膜效应将部分荷载由桩间土传递到桩上,相比于没有土工格栅的复合地基,有土工格栅的复合地基中长短桩的应变更大,且此时长桩桩帽处的土工格栅会承受更大的拉力,应变相较于桩间土处更大;循环荷载下的长桩上部应变增量较大,下部应变增量较小.  相似文献   

17.
摩擦型桩表面劣化时的沉降特性室内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工作荷载作用下,摩擦型桩(端承摩擦桩和摩擦桩)在腐蚀地基中发生表面劣化时的沉降特性,通过制作以硫酸铜溶液为腐蚀性介质的饱和砂土地基模型,开展了加速劣化试验,得到工作荷载作用下摩擦型桩表面发生劣化时的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腐蚀地基中,桩表面劣化程度随时间不断增大,沉降量随劣化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端承摩擦桩和摩擦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发展规律不同;在工作荷载作用下,经过17 360 min,端承摩擦桩的沉降量达到桩径的28.5%,其中表面劣化引起的沉降量为10.6%,大于摩擦桩的7%;试验结束时,端承摩擦桩和摩擦桩的沉降量均达到了各自极限承载力对应的沉降量.表面劣化导致摩擦型桩的沉降量显著增加,表面劣化引起的附加沉降可能影响桩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8.
透水混凝土桩兼具了刚性桩的高强度特性和散体桩良好透水性的特点,适用于地基的加固处理。为了研究透水性混凝土桩地基处理技术对地基的减压降沉效应,基于有限元法和Biot固结理论对路基荷载作用下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桩土应力比、水平位移、沉降等进行研究,并与散体桩和刚性桩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内累积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能够迅速消散,说明透水性混凝土桩具有显著的减压效应;同时发现,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水平位移和工后沉降较小,证明透水性混凝土桩在降低地基沉降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透水性混凝土桩特别适用于加固透水性差、工后沉降大的地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上海地区的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沉降影响因素,利用ANSYS对桩-土-板基础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并探讨不同的桩径、桩长与桩距对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具体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时,桩距应大于等于6~7倍桩径;桩径的选取范围最好是在300mm之内,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桩的沉降控制效率;沉降控制复合桩的桩长与桩径比以80~90为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包括单钢管桩,带助单钢管桩及二重管钢管桩在内的共12个试件的轴心静压试验.讨论了加强肋、桩尖形状、外管突出长度参数对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的单钢管桩属于界面的粘结破坏,承载力低,变形能力弱,不能充分发挥材料特性.用加强肋可以明显改善承载力,但对变形性能的影响较弱.二重管钢管桩大幅提高了极限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将外管的末端切成45°的楔形可以增大承载力,提高闭塞效应系数.承载力和闭塞效应系数随外管突出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际工程中可取D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