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本文综述国内各种仿金电镀工艺及具镀层组合,论述了对仿金镀层色泽的控制和防止镀层变色的措施.还提供了一些主要参数,供选择工艺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硬聚氯乙烯无氰仿金电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硬聚氯乙烯(HPVC)塑料基体上的无氰仿金电镀,镀件经表面处理后,先化学镀,现电镀Cu-Zn-Sn仿金镀层。实验表明镀层结合力强,韧性好,耐腐蚀,耐紫外光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玻璃钢表面酒石酸盐体系仿金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铜、硫酸锌、锡酸钠为主盐,酒石酸钾钠为主络合剂,柠檬酸为辅助络合剂对经特殊处理的玻璃钢表面进行Cu-Zn-Sn三元合金仿金电镀。研究了镀液中各组分、工艺参数、基底质量及镀层后处理对镀层外观的影响。并对镀层性能进行了测试。该体系所用镀液无毒、无污染、性能稳定,可制得色泽较为理想的仿金镀层。  相似文献   

4.
仿金电镀层包括Cu–Zn二元合金或Cu–Zn–Sn三元合金,色泽鲜艳。介绍了仿金电镀的工艺流程、6种不同的工艺配方、镀液中各组分的作用以及各操作条件对镀层色泽的影响。说明了仿金层色泽变化的几种情况,包括:操作不当引起镀层色泽变化;镀件出槽时色泽正常,清洗后出现白雾;水质不良而引起仿金层在3~4h内变成淡绿色等。并分析了这些情况下镀层变色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要保持仿金层色泽的稳定性,获得合格的仿金层,应严格控制镀液成分及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般仿金要镀铜合金,不仅费工时,而且色泽难统一.喷仿金漆工艺就是在光亮白色镀层上,喷上一层金黄色的透明漆,有金色的外观.此工艺近来发展较快.作为光亮白色镀层,可镀光亮镍或其它白色镀层,亮度不够可抛光.所用漆料,可购成品"无油氨基仿金烘漆"或"聚氨脂仿金漆".也可自购清漆加入少量黄色或红色染料自行配制(要用醇溶染料),如氨基清漆、聚氨脂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清漆等.不同品种有不同加工工艺,成本与质量也不相同,要根据产品要求选用.对于非导体,如塑料制品、玻璃陶瓷制品,可先进行真空蒸镀铝;或进行银镜反应使表面置换一层  相似文献   

6.
梁均方 《广东化工》2004,31(7):19-20
本文报导了一种用焦磷酸盐代替剧毒氰化物的仿金电镀新工艺,总结出镀层中铜、锌、锡含量不同对仿金镀层色泽的影响,由于镀液中采用了新的络合剂和添加剂,因此本工艺具有阳极溶解性能良好,允许电流密度高,在规定的阴极电流密度下仿金镀层色泽逼真,镀层光亮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金色,以它独特、华贵的色彩,深受人们喜爱。由于金价昂贵,资源有限,因此研究一种成本低廉,而又有金色效果的“仿金色”镀层,是很有意义的。仿金色的表面技术种类很多,有氧化法、染色法、浸漆法、真空蒸镀、离子镀及电沉积法等。由于成本及工艺上的各种限制,目前以电沉积的方法获得仿金层应用最广泛,而槽镀仿金层又居其它电沉积方法之首。但槽镀由于工艺上的种种原因,在仿金层的应用上也受到了限制。电刷镀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不受工件大小及工作场所限制等优点,能弥补槽镀工艺的某些不足部份。所以探索电刷镀仿金  相似文献   

8.
塑料无氰仿金电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焦磷酸盐为络合剂研究出一种塑料无氰仿金电镀工艺。研究了镀液成分、添加剂及工艺条件对仿金镀层外观的影响,并对仿金镀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镀液稳定、易于维护,所得镀层光亮、结合力好、抗变色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无氰仿金电镀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磷酸盐体系、甘油-锌酸盐体系、柠檬酸盐体系、酒石酸盐体系以及HEDP体系等无氰仿金电镀体系的各工艺规范以及3种仿金镀层钝化工艺配方进行了介绍。对离子仿金电镀工艺的优点、常用仿金离子镀镀层的种类和性能进行了概括。指出了仿金镀层各种保护漆涂覆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无氰仿金电镀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程良 《电镀与环保》2004,24(3):12-13
仿金镀层一般泛指铜-锌、铜-锡、铜-锌-锡等合金层.平常称作黄铜、青铜、白铜锡、玫瑰金、仿18K金、仿24K金等. 根据笔者经验,常常碰到仿金层泛色这个问题,尤其在闷热潮湿的天气,镀层泛色更为常见.现将这些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稀土La对电沉积Ni-P合金镀层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稀土La电沉积电磁屏蔽N i-P合金镀层的工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及电流密度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微量稀土La,金属离子的沉积速率,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液的分散能力,镀层的表面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由此得出工艺的最佳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铈对化学镀Co-Ni-P合金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Co-Ni-P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化学镀Co-Ni-P合金的工艺中,当稀土元素铈加入时,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能明显提高,并由此得出工艺的最佳佳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稀土元素La介入化学镀Ni-Fe-B合金的镀覆工艺.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化学镀Ni-Fe-B-La合金的基础配方,分析了加入稀土元素La后化学镀液中各种组分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质量.通过稀土元素La的介入,Ni-Fe-B-La合金镀液稳定性和镀层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随La含量的增加,沉积速率达到最大值后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进金刚石切割片中的树脂结合剂与磨粒之间相互的粘结程度,以希望达到覆着刺状金属层效果,文中对金刚石化学镀的预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采用了将金刚石粉末加入铬酸洗液中进行浸泡11 h的亲水处理,选择了离子钯活化液实现活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未经亲水化处理的镍-磷镀层,部分晶面出现漏层现象,而亲水处理过的镀层无此现象;改进工艺能够实现凹凸不平的较厚的镀层的形成;酸性镀液的沉积速率相对较快,但采用该镀液获得的镀层的形貌大都平整光滑,很少出现刺状镀层,碱性镀液沉积速率虽然较低,但施镀温度低,镀液络合稳定常数较高,镀液更稳定,且在碱性镀液中更容易实现人造金刚石表面的刺状镀层的获得。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出Cu-Ni-Sn-Al_2O_3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Al_2O_3的质量浓度对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及结合力的影响,并分别用SEM和XRD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当镀液中Al_2O_3的质量浓度为15g/L时,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液,用硝酸银作活化剂,在碳纤维布表面沉积出连续、均匀、有光泽的化学镀铜层。研究了不同前处理工艺对碳纤维布化学镀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化学镀铜层的表面形貌,并用数字电压表测试了碳纤维布化学镀铜前后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镀液中存在稀土CeCl3时,化学沉积Ni-P-RE合金层的镀液的组成;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合金层的表面形貌,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考察了基体和合金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该镀液可以在Q 235钢表面沉积出表面质量良好的Ni-P-RE合金层,明显提高了Q 235钢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化学镀镍溶液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开发出长寿命高稳定性镁合金化学镀镍溶液,通过添加硫脲、碘酸钾等稳定剂,研究了pH值、温度对镀液的稳定性能、镀速、镀层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称重法测定镀层的沉积速率,沉积到镀件上的镍量占溶液中消耗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溶液的稳定性,NaCl溶液浸泡实验评定镀层的覆盖度,热震实验评定镀层的结合力,极化曲线表征镀层的耐蚀性。 结果表明,沉积速率随硫脲、碘酸钾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碘酸钾对镀速的影响不如硫脲显著。添加硫脲0.5 mg·dm-3时稳定常数最大值达89.25%,添加碘酸钾 5 mg·dm-3时,稳定常数达82.45%。采用pH值为5.0的含硫脲的镀液,(82±1)℃施镀,获得的Ni-P镀层和镁合金基体之间没有缝隙,结合紧密,而且Ni-P镀层均匀致密。硫脲不仅能提高沉积速率,而且也催化镁合金表面,提高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19.
贾瑛  冯程  张颖 《电镀与环保》2012,32(2):27-30
在确定化学镀Ni-Fe-Co-P镀液配方的基础上,往镀液中加入硝酸铈,在涤沦织物上制备Ni-Fe-Co-P-Ce合金镀层。讨论了硝酸铈的质量浓度对镀层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等的影响,得出其最佳的质量浓度为0.4g/L。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钕铁硼表面制备Ni-Mo-P/PTFE复合镀层,并运用正交实验法考察PTFE乳液浓度、镀液温度、化学镀时间和搅拌速率对Ni-Mo-P/PTFE复合镀层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P/PTFE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随着镀液温度升高、PTFE乳液浓度增加和搅拌速率提高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随着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