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皂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一种新的提取工艺“一水二醇”法,对江西宁都油茶枯中茶皂素的提取进行了研究,选择了较好的工艺参数,使茶皂素提取率达12%以上,对提取过程中脱脂、脱色和产品精制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制得的茶皂素粗品色泽好,纯度达85%以上,利用所得的精制茶皂素制备了水解完全的二级水解皂苷元。  相似文献   

2.
从茶籽饼中提取茶皂素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赵元藩  李贵明 《云南化工》1996,(1):51-53,66
本文就从茶籽饼③中提取茶皂素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五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综合了水浸法和有机溶剂法的优点,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提取工艺──水提──醇萃法。可得到纯度为95%的茶皂素,并且成本低,产率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水提法和醇提法从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传统工艺,指出茶皂素水解、杂质去除及滤液浓缩是水提法工业化生产茶皂素的三个关键问题。发明了一种新的水提法,浸提前用化学处理抑制、消除茶饼粕中水解酶的活性,有效抑制茶皂素的水解;用纳滤膜浓缩澄清的浸提液,减少废弃相中茶皂素含量;高速离心分离,有效除去浸提液中的糖类、蛋白质、淀粉、果胶等杂质。从 2个实例来看:该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低、能耗少,所得茶皂素产品呈淡黄色,纯度超过80%,得率超过 70%。  相似文献   

4.
茶皂素提取工艺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茶皂素生产中三种提取工艺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选择有机溶剂提取法作为适于大型工业化设计的方法。并通过设计实例 ,着重介绍了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法生产茶皂素的生产工艺及其优惠工艺参数。该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是一种适于对茶饼粕进行综合利用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茶皂素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龙  刘彤 《广州化工》2012,(4):14-15,20
以贵州省优势资源油茶利用后产生的油茶籽和废弃茶籽饼为主要原料,从中提取表面活性剂茶皂素,介绍了目前茶皂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并进行了一定对比,以对生产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6.
高纯茶皂素的提取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优势林业资源油茶的种植发展资料,介绍以油茶籽和废弃茶籽饼为主要原料,提取绿色环保型农药高纯茶皂素的工艺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龙  刘彤  赵春深 《广州化工》2012,40(24):108-109
研究了无水乙醇从油茶饼提取茶皂素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和料液比等几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550℃,浸提时间为40 min,料液比为1∶4。按此工艺可得纯度72.3%茶皂素,得率为97.4%。  相似文献   

8.
批茶皂素的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茶籽饼资源丰富.但其利用率很低。而茶籽饼中的茶皂素是一种纯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工农业生长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茶籽饼提取茶皂素的方法,以及茶皂素的结构和性能,并简要概述了茶皂素的应用及前景,为茶籽饼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茶皂素是从山茶科植物种子或叶中提取出来的纯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荆。茶籽饼中含有10%~15%的茶皂素,从茶籽饼中提出茶皂素,对综合利用油茶资源,提高油茶果的经济价值,开发新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本文以广东产的茶籽榨油后茶粕废料为原料提取茶皂素,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5℃,pH=10.0,无水乙醇,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浸提3 h,纯化后茶皂素收率为9.3%。  相似文献   

10.
《江西化工》2021,37(5)
茶饼是我国重要的农副资源,急需综合利用,本文叙述了由它提取并精制茶皂素以及回收残余茶油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生产控制指标、主要设备选型等工业化生产技术,具有工艺流程合理、设备简单、投资少、投建快、连续化生产程度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从发酵液中用D2EHPA-煤油溶剂萃取分离L-异亮氨酸工艺.考察了萃取时pH值、萃取剂浓度和异亮氨酸浓度对于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在计算机上进行回归,得到以下分配模型:当1≤pH≤3.5时lgDIle=0.09906pH2+0.8625pH+2.2696lgCHR-0.09188lg2CIle+0.1766lgCIle-1.366lgDrmVal=-0.0293pH2+0.550pH+1.2659lgCHR-0.2420lg2CIle+0.4549lgCIle-1.696用此模型,应用分馏萃取理论,进行逐级计算,求取了萃取工艺的主要参数,并在φ20mm的多级离心萃取器上对上述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CHR浓度为1.5mol/L,相比V:L:L’=2:1:2,N’=3,N=6时,异亮氨酸的收率达到90%以上,纯度>99%.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类胡萝卜素。本实验是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研究了在不同的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浸取液等因素下的提取效果,确定了最佳的浸取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这种功能性天然色 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菜籽蛋白萃取过程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内扩散控制时,单颗粒菜籽粕及菜籽粕颗粒群的蛋白萃取速率模型。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40~50℃)或较高的pH值(pH=11.5~12)下,颗粒群萃取模型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并求得50℃,pH=11.5时,OH-在菜籽粕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e=6.38·10-11m2/s。本文还讨论了萃取温度以及pH值对萃取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将肟类萃取剂用于洁霉素的萃取,研究了其萃取规律.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所选用的氧肟-84、酮肟-85及N510三种肟类均可有效地萃取洁霉素,且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反萃.无论氧肟还是酮肟均按溶剂化历程萃取洁霉素,前者形成L.S型萃合物,后者形成L.2S型萃取合物(L-洁霉素,S-肟类萃取剂).  相似文献   

15.
李红  陈天佑 《精细化工》1993,10(5):50-54
1份大豆油渣和12份10%~13%的碱溶液(重量比)混合,在50℃提取45min,减压过滤,滤液保存备用。滤渣用10%的次氯酸钠溶液脱色,用热水、乙醇等顺序洗涤,过滤,干燥,粉碎过筛,得到淡米黄色的粉状产物——大豆多糖,得率28.73%。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樟树籽的植物学组成及用途 ,研究了樟树籽核油的加工方法 ,得出环己烷是提取核油较好的溶剂 ,分析了油脂的理化常数及化学组成 ,提出樟树籽的综合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的萃取及萃取过程中乳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斌  陈继  安振涛  刘会洲 《化工学报》2000,51(Z1):244-247
使用自吸式相分散装置研究了对青霉素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中青霉素的萃取过程。实验发现:蛋白质的存在基本不改变萃取平衡,但大大降低了青霉素分子进入有机相的速度;萃取开始时,有机相出现浑浊,静置不能使乳状液澄清。但随着萃取青霉素越多,静置后有机相越清。拉曼光谱实验表明:蛋白质和青霉素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但这种作用比乙酸丁酯分子和青霉素分子要弱得多。这可能是蛋白质能减缓青霉素分子进入乙酸丁酯相,却不改变萃取平衡的原因。界面张力实验验证了:青霉素萃入有机相的浓度增加,界面张力降低,有利于青霉素分子在油水界面把蛋白质分子顶替下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辐射、超声波强化和快速搅拌三种辅助方法从印楝种仁粉中提取印楝油和印楝素。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搅拌法印楝油、二氯甲烷粗提物、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提取率均高于微波辐射法和超声波强化法,具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19.
印楝素的快速提取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辐射、超声波强化和快速搅拌三种辅助方法从印楝种仁粉中提取印楝油和印楝素。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搅拌法印楝油、二氯甲烷粗提物、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提取率均高于微波辐射法和超声波强化法,具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20.
用吡啶抽提法对煤岩显微组分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凡  吴东 《煤炭转化》1992,15(2):65-72
为研究和探讨煤主要显微组分结构特征,在基本不破坏煤分子结构的温和条件(40℃)下,用吡啶对平朔气煤三种显微组分进行了抽提。结果表明,三种显微组分的吡啶抽提率大小与其芳香缩聚程度高低顺序相反,即抽提率(%)顺序为:稳定组(14.07)>镜质组(10.17)>丝质组(3.54)。通过对原样和残样进行FTIR和XRD的分析获知,吡啶抽提过程主要是将煤大分子网络结构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含一CH_2,—CH_3,C—H脂肪侧链、含C—O官能团、含—OH化合物等抽出。吡啶抽提后三种显微组分残样中的芳香结构比例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