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后交联及化学修饰反应制备了偏苯三酸酐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TMA),研究了TMA树脂对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TMA树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丰富的微孔,对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吸附过程为典型的物理吸附,其等量吸附焓变、自由能变和熵变均为负值。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在TMA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过程是TMA树脂吸附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通过氯甲基化的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后交联及没食子酸的化学修饰反应制备了新型没食子酸修饰树脂,并探讨其对水溶液中香兰素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化学修饰树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丰富的微孔,对香兰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吸附过程可用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进行拟合,颗粒内扩散是没食子酸修饰树脂吸附香兰素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香兰素在没食子酸修饰树脂上的吸附为放热的自发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均能够较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3.
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和化学修饰反应制备了乙基纤维素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ECMR,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对树脂结构和表面参数进行分析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脱附、吸附动力学和小柱吸附-脱附实验探讨了ECMR树脂对四环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ECMR树脂的BET比表面积为1083.9m~2/g,微孔面积为885.7 m~2/g。与NDA150相比,ECMR树脂对四环素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2种树脂对四环素的吸附量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吸附过程存在着较强的不可逆的化学吸附作用。2种树脂对四环素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方程,颗粒内扩散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小柱吸附-脱附结果表明ECMR:树脂对四环素的饱和吸附量较大,Methanol/4%NaOH(V_1/V_2=1/1)的溶液能够很好的使ECMR树脂再生。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反应堆的安全与操纵性能,设计建成了深圳大学中子源核反应堆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双微机组网方式控制反应堆的运行,并通过模拟记录仪显示运行数据和数据变化曲线。通过实验,得出了系统的控制模型,并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优化处理。系统的控制误差不超过0.5%,调节过程中最大超调量不超过5%。系统具有反应堆安全保护功能,在超限值的情况下,可实现自动紧急停堆。运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以FX2N 128MR超小型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构建PSA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制氢生产中变压吸附装置的开关量输入、输出和报警联锁控制。在工艺时序表和硬件系统基础上进行编程,实现了对现场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D201和氨基修饰的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ZH202为吸附剂,啶虫脒和苯甲酸为吸附质,在单组分、双组分水溶液中,不同温度(288、303、313K)下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考察树脂对吸附质的吸附行为,吸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2种吸附剂在单组分和双组分体系中对2种吸附质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通过吸附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及吸附等温线说明苯甲酸在2种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均为吸热过程,啶虫脒在D201和ZH202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属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树脂在水溶液双组分吸附体系中,在较低的浓度时,呈现竞争吸附现象,在较高浓度时,呈现协同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大孔弱碱树脂D309(聚苯乙烯系)和PVP(聚乙烯吡啶系)树脂对水溶液中邻苯二甲酸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pH和无机盐对树脂吸附邻苯二甲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树脂对邻苯二甲酸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都同时满足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D309树脂通过Lowis作用和静电作用吸附邻苯二甲酸,PVP树脂对邻苯二甲酸的吸附行为是氢键所致。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且能够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8.
光固化快速成型是一种新型的加工方法,成型精度是零件加工的关键,成型过程中,树脂液位波动会影响成型精度及制作过程的进行.针对光固化成型(SL)系统中树脂液位波动的问题,本系统中采用了一种通过激光非接触反射测量的方式检测并控制液位的方法.实践表明:采用液位控制后,液位波动可以很好的控制,完全能够满足整机系统对液位控制0.003~0.014mm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周虹伯 《软件》2010,(2):60-62
引言 发电机组辅助系统主要为整个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是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空气压缩系统主要应用于机组的物料输送、锅炉吹灰、设备冷却、树脂颗粒混合清洗及气动元件控制等领域,工业水及消防水系统主要为发电过程中工业水处理及消防供水等提供保障。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机组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关系统设备站房无人值守的要求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实验室内测定不同瓦斯吸附压力条件下的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值Δh_2的过程存在步骤繁琐、自动化程度低、人为干扰因素较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_2自动测定系统。该系统以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以USART_HMI触摸屏为系统指令输入及显示输出装置。单片机通过识别触摸屏发送的指令对各种传感器、继电器、电磁阀进行操作,完成煤样的自动脱气、吸附、卸压、测定等过程,最终测得煤钻屑在不同瓦斯吸附压力条件下的解吸指标Δh_2值。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煤钻屑瓦斯解吸仪相比,该自动测定系统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较好的数据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铀水冶原液吸附的过程中,原液流入吸附塔的流量控制,关系到铀水吸附的效率与质量。本文通过对铀水冶吸附原液流量控制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在一起,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通过模糊控制器输出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经过实验研究,模糊PID控制系统比常规PID控制系统相应快,调整能力强,鲁棒性好,有效的改善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胶粘剂生产过程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吴舒辞  张永忠  喻寿益 《计算机工程》2004,30(23):145-146,183
介绍了专家控制系统中知识源、推理算法、仿真与验证及算法移植等的设计过程与方法,并以竹胶板用的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专家控制系统,为进一步研制一套操作简单、工作可靠、价格适中的胶粘剂生产过程温度控制系统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Control of exothermic reaction in manufacturing of resin adhesives has been performed, for long, through human reasoning and expertise. Human involvement has been a source of control errors, which affect the quality of resin product. An earlier paper on this topic has incorporated fuzzy logic control (FLC) in the control loop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o support and accommodate human expertise and to avoid human errors in maintaining a sustained product quality. A one-step predictor has also been included in the FLC loop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herent time delay in the process system. The current research substantiates the FLC methodology and proposes further modifications in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n order to overcome some shortfalls in the earlier system such as reduced speed of control and varying steady state errors in temperature respons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shortfalls is some unmeasurable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that vary slowly and unpredictably. An approach of adaptive control is found appropriate in compensating such 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is applied as an outer loop to the earlier FLC system. Several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this system confirm that the new proposal is effective in overcoming the shortfalls of the earlier FLC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变磁力吸附爬壁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快速、灵活移动方式的爬行机器人,但其吸附力难以控制,越障稳定性较差,难以保证机器人的平稳爬行;为实现爬壁机器人在大型建筑结构外表面的自主避障,提升机器人与运动平面之间的吸附紧密性,设计基于Netvlad神经网络的变磁力吸附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按照PCB控制要求,连接外置SRAM设备与传感器模块,借助驱动I/O口电路提供的电力驱动作用,控制气动阀门的闭合情况,完成变磁力吸附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建立Netvlad神经网络体系,通过划分控制指令程序任务的方式,确定移植参数取值范围,实现对控制协议的移植处理,联合相关硬件应用结构,完成基于Netvlad神经网络的变磁力吸附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系统作用下,障碍物所在位置与爬壁机器人所在位置之间的实测距离未大于30cm,能够有效实现自主避障,保证机器人与运动平面之间的紧密吸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爬壁机器人吸附参量存在同步不对称的问题,导致爬壁机器人吸附控制系统输出控制量精度降低,影响机器人整体控制效果;为了解决爬壁机器人吸附参量不对称问题,提出基于D-H参数的爬壁机器人吸附控制系统设计;基于D-H参数特点,设计系统总体框架,框架共分为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硬件主要利用动态陀螺仪控制器控制处理指令数据,完成处理模块设计;通过无线控制遥感器KJ-F6000X-T6实现控制模块设计;软件部分采用与D-H参数相关的算法对控制程序进行设计;通过实验对比数据表明:提出设计系统具有同步爬壁机器人吸附参量对称性,单次控制量、双次控制量、多次控制量系数分别为0.7、0.6、0.5,符合控制系数标准范围,能够提升系统控制量输出精度。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强的特点 ,构建一个树脂浓度的在线软测量模型 ,从而实现了对某生产过程聚合工序出料树脂浓度的检测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方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魏志  黄咏  王淑钦  庄诚  高东杰 《控制工程》2007,14(2):201-204
针对制氧工艺监控点较分散、控制回路较多的特点,采用SIEMENS PCS7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集中控制.对于压缩机存在的喘振现象,分析了喘振产生的原因和喘振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工作点跟踪防喘振控制算法,有效地防止了喘振的发生,减少了因放空阀提前打开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在制氧过程中,分子筛吸附、再生的切换是空气纯化的核心流程,切换既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又要能够在特殊的情况下灵活地进行更改,采用PCS7中的SFC编程语言实现切换的顺控,完全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叶红  张朋 《现代计算机》2006,(12):96-97,112
文中所述ADIC(Automotive Dry Ignition Coil)是现代汽车电器的新型产品.环氧树脂液态真空灌封工序过程是ADIC制造成形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确保工艺质量,在该灌封智能电控系统中采用了基于BP-NN(Back Propagation-Neural Networks)的故障诊断设置,对整个灌封过程进行严密的实时监控,以保障灌封工艺过程在无故障状态下进行运作,从而使ADIC产品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纤维增强塑料(FRP)制品在航空航天、化工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其制造过程(如,预浸料和挤拉等生产工艺)中,纤维缠绕机械(FWM)上树脂粘度的在线测量和连续控制一直都是实际控制工程难以解决的难题。提出的FWM纤维树脂粘度控制系统采用单筒式测量法和模糊控制技术对树脂粘度进行测量控制的方案,不但结构简单、编程调试方便、能显示控制曲线,而且,能通过人机界面随时改变粘度的设定值和模糊控制器的参数,极大地改善了控制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并结合丙烯酸类树脂高分子材料吸湿特性,针对较小空间设计了一款新型温湿度监控系统,并采用红外遥控方式以方便用户的使用;该系统以SHT75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为敏感元件和LPC111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元件,特氟隆耐高温屏蔽信号线的运用和采用不锈钢烧结网防护进气口,巧妙的软件编程和电路设计,使其能在恶劣条件下使用;文章详细叙述系统中温湿度控制环节设计方案、具体硬件电路与软件流程,以及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该系统成本较低,生产工艺和制造设备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