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最终边坡爆破技术设计和实施中须考虑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议了当今建筑工业中最终岩石边坡爆破的基本技术和需考虑的因素,所评述的技术包括:(1)传统不偶合装药预裂爆破;(2)空气间隔装药预裂爆破;(3)形成自然外貌边坡用的气垫爆破。为这些技术提供了爆破设计准则,论述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还阐述了通用边坡技术的几个问题,同时阐述了没有考虑经常导致边坡不稳定的地质控制因素的爆破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法国Sainte Marie露天煤矿的采场和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和监测方法。该项研究由法国巴黎矿业学院工程地质中心(EcoledesMinesdeParis-CGI)等3个单位合作完成,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平硐和定向钻孔取芯等手段对边坡岩体的岩层、主要断层和构造裂隙进行详细勘察,安装孔隙压力计进行渗透性试验;稳定分析使用自动生成边坡几何模型,识别边坡可能破坏模式的DEGRES软件和可确定各向异性材料边坡最不利的滑面形状的ANASTAB稳定分析软件;边坡监测采用地表和孔内测量;排土场边坡采用“脚坝”技术。  相似文献   

3.
炸药的主要目的是把原岩块破碎成易于装运的块度。然而,在某些采石场爆破中,要求不要破坏爆破周边以外的岩石而是使其仍然保持原来的强度,也就需要控制超爆。超爆控制基于如下主要理由:(1)安全性—使岩石冒落尽可能降至最低水平;(2)经济性—削减破碎岩石的总费用;(3)易于维护边坡—降低安全工作环境维护费用;(4)—工程技术可靠性—边坡更稳定或坡底问题减小。超爆控制技术主要有密集空眼钻孔、预裂爆破和切边爆破三种。密集空眼法密集空服法是在炮孔组的一面或几面钻一排密集的小直径空眼,以形成最后一排生产炮孔的边界。密…  相似文献   

4.
当露天矿田尺寸比较有限、平面呈圆形时,在境界的形成和边帮稳定坡角的确定中,边帮的结构起主要作用。以穿孔爆破方法建造倾斜运输平台和保安平台的传统方法,不能保证达到边坡的稳定极限,并且实际上已无任何潜力可挖。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改进金伯利岩(檄榄岩)露天矿边坡建造的三个基本方向,这三个基本方向可以保证在多年冻结岩石中保持较陡而又稳定的台阶坡面角:·创造能保护多年冻结岩石界外岩体的终了台阶形成工艺;·改进非工作帮结构,在保证安全地进行采剥作业的同时转变成高的终了台阶;·通过在多年冻结状态下保全边坡的途…  相似文献   

5.
土钉支挡体系在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郭树清,马爱良(甘肃地质工程公司兰州730000)我公司曾承接海口市帝濠花园楼基础的边坡支护“工程,该工程由A、B、C、D四栋高层建筑组成。A、C、D三栋楼的基础开挖深度为7.6m,B栋楼开挖深度为13.6m。四栋楼...  相似文献   

6.
边坡松动爆破技术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地探处杜镇球1工程简况某火车站调车场扩建工程,位于该段铁路线之东侧(如附图所示)。施工的地质条件是:边坡开挖的上部为第四系砂土层及少量风化层;其下部为寒武、奥陶纪灰岩,岩石坚固性系数f值为8~10,岩性较致密坚硬,裂隙...  相似文献   

7.
土壤及岩石边坡达到屈服极限时会产生塑性流动,FLAC(连续介质拉格朗日快速分析)即是一个模拟该类土壤及岩石边坡性态的显式有限差分程序。有限差分技术是一门复杂的边坡模拟计算机技术,它将具有不同材料性质的小型几何单元计算机化。该方法通过计算边坡应力及应变,可以分析其变形及安全性。FLAC特别具有实用价值,因为它可以模拟随开挖推进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应用FLAC对印度拉贾斯坦邦境内一露天铜矿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边坡设计。露天矿坑长500m,宽200m,矿体走向长度313m,深148m(标高496m~348m),主要矿物为黄铜矿,为急倾…  相似文献   

8.
FedorovYu.S.等人在《SolventExtractionandExchange》1999年第17卷第2期上撰文,介绍了在有HDBP存在情况下用TBP萃取U(Ⅵ)的研究成果。作者研究了二丁基磷酸(HDBP)对磷酸三丁酯(TBP)从浓度为0.5~3.0mol/L的硝酸溶液中萃取U(Ⅵ)的影响。业已表明,对溶解在十三烷或二甲苯中、浓度为1.1mol/L的TBP萃取而言,当有机相中存在HDBP时,U(Ⅵ)的分配系数DU增大。对于总的浓度为0.36mol/L的等摩尔的(TBP+HDBP)有机相,…  相似文献   

9.
诺兰达技术中心(NTC)最近利用金刚石钻孔及地下测绘获得的岩石力学资料对采矿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所采用的主要参数为岩体质量,岩体应力状态及矿体的儿体形态。地质资料和经验的设计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对勘探工程或生产矿山内新矿点进行岩石力学评价的方法。采用岩石力学资料对采矿进行设计的基础为修正的岩体分类NGI(Q)系统(Barton等,1974)和修正的稳定性图形(Potvin等,1989),Q系统岩体分类根据以下6个参数进行描述:式中:Q-岩体质量;SRF-应力折减系数;RQD-岩石质量指标;Jn-节理组数;Jr-节理粗糙度;Ja-节理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可作为釉用原料的天然岩石──球粒状英安岩,其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Al2O3、CaO、MgO、K2O和Na2O等,矿物组成主要为中长石和石英,二者含量高达90%。根据风化程度的不同,将岩石分成两类。每类岩石中铁质的分布形式不同,风化较强烈的粉状岩石(Ⅰ类岩石)铁质主要以铁染的形式存在,而风化微弱的块状岩石(Ⅱ类岩石)铁主要以含铁矿物(黑云母、磁铁矿及赤铁矿)形式存在.在用作釉料时,要将其中的铁质选出。对于Ⅰ类岩石,酸洗是最为有效的除铁手段;而对于Ⅱ类岩石,则采用高梯度磁选处理办法;实际生产时宜采用高梯度磁选—酸洗混合工艺,以达到除铁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制砂的需要,缓和建筑行业供需矛盾,由华北工学院工厂与山东矿山机械厂运用粗碎、细碎等机械设备经过两级破碎配套的办法达到制砂的目的。1配套设备本配套设备用于人工制砂,将岩石经过粉碎后进行二级破碎,使岩石粉碎成细小颗粒,作为建筑甩破,被破碎岩石为灰岩、松散性砂岩、卵石等,含水率均应小于1.2%。所运用的配套设备包括:(1)PC-800×600锤式破碎机2台;(2)SG-4400×2040滚筒式筛选机2台:(3)ZSL1500制砂机1台;(4)其它设备:如输送设备等。1.1PC-800×600型锤式玻碎机本机适用破碎各种脆性物料,如煤、盐…  相似文献   

12.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三号煤矿投产以来,工作面回采累计过断层100多条,工作面底板距岩石顶板不足2.2m;断层影响范围较大时,采用深孔松动爆破方法通过。  相似文献   

13.
李宏  朱浮声 《中国矿业》1994,3(6):55-58
在岩体优势结构面理论与传统岩体稳定性分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构造了一个微型电脑辅助岩石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分级系统CSRSS.工程实例表明了这个新型岩体分级系统的实用性。CSRSS系统不仅可用于岩石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而且,可以作为边坡稳定性分析专家系统的模块。  相似文献   

14.
边坡工程系统阻滑键阻滑效果的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在泉 《煤炭学报》1999,24(3):294-298
采用SARMA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某顺坡向层状岩石边坡阻滑键设置前后的稳定性变化规律,介绍了沿边坡顺向泥化夹层中设置阻滑键以改善边坡稳定性的方法,通过阻滑键内的应力、应变及边坡位移监测,分析了阻滑键设置后阻滑键内的应力、应变随边坡及坡内引水隧洞开挖的变化规律,说明了阻滑键的阻滑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体岩石易产生崩塌的原因及岩石的结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计算,阐述了岩石边坡加固治理设计方案,为锚杆加固岩石边坡设计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就应用卸、锚、喷技术进行综合治理,给出了工程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6.
由含沥青的褐煤制取地蜡B.B.罗代等由含沥青的褐煤用有机溶剂(汽油、苯等)萃取方法提取的粗地蜡(蒙旦蜡或沥青A)是天然蜡与蜡树脂的复杂混合物。地蜡及其变体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耐湿、耐酸性、低导电性等),是冶金铸造业和一系列化工行业不可缺少的原料。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石宝铁矿中、东坑采场边坡实际情况,以岩石的地质成因为基础,以岩石组合特征、岩石结构构造、矿区构造特点等为重要依据,确立了岩组划分原则,并对采场边坡岩组进行了合理划分,评价了各岩组的工程性质,初步判断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评价边坡稳定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膨润土的活化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膨润土经镁、铝或铝、CTMAB等修饰并活化而制得的BMA型或BCM型吸附剂,对磷、铬、COD、酚、油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其静态吸附量为(mg/g):3.5 ̄5.2(磷),6.3 ̄9.4(铬),110 ̄578(COD),37 ̄47(酚),350 ̄700(油)。  相似文献   

19.
氧化铅锌矿石浮选新药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张心平 《矿冶》1996,5(3):40-45
氧化铅锌矿石浮选新药剂的研究关系到大量复杂的氧化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报导从氧化铅锌矿石中浮选硫化铅矿物的新捕收剂PN及相应的抑制剂BD_1。使用BD_1(50g/t)和硫酸锌(0~40g/t)配合作抑制剂,显著提高了硫化铅矿物浮选效率,从55.52%提高到64.03%,氧化铅浮选时,使用BD_2(0~100g/t)和六偏磷酸钠(100g/t)作抑制剂,碳酸铅矿物浮选效率从53.18%提高到54.65%;而氧化锌浮选时,使用BD_2(0~100g/t)和六偏磷酸钠(50g/t)作抑制剂取得了更明显的效果,碳酸锌矿物的浮选效率从64.81%提高到72.29%,锌粗选作业回收率84.81%,粗精矿中锌品位30.50%。可见,所研制的PN捕收剂和BD_1、BD_2抑制剂,对提高氧化铅锌矿石浮选指标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铀矿冶》1995,(4)
用乳化液膜技术从矿山溶液中回收铜的现场试验WrightJ.B.等人在《MineralsEngineering)1995年第8卷第4-5期上撰文介绍了美国矿山局(USBM)在亚利桑那州铜矿山用非支撑乳化液膜(LEM)法,从堆浸溶液和矿山水中回收铜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