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生物流化床处理乙二醇污水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泥膨胀的问题,对生物流化床运行工艺条件进行详细考察,并总结出产生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的原因。结果表明,当生物流化床污泥沉降比为15%~40%,系统运行温度≥25℃,乙二醇污水pH控制在5~11,COD容积负荷6 kg/(m3·d)时,可以有效防止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产生机理及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运行中,生物泡沫与浮渣(简称生物浮沫)和活性污泥膨胀一样.是困扰运行管理的重要问题。该文对国外生物泡沫的产生现状、成因、影响因素、丝状微生物研究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供国内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生物泡沫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工艺较易受到生物泡沫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丝状菌的过度生长,文章对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生物泡沫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近年膜生物反应器内丝状菌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问题的研究现状,对二者的形成机理做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丝状菌污泥膨胀和发泡的影响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技术.丝状菌的过度增殖是膜池内污泥膨胀和发泡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丝状菌生长的影响条件,探索实际工程中控制其生长的技术措施,有利提高膜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3种典型新型生物滤池BAF、DNBF和AF的工作原理、结构、关键性工艺参数与工程应用实例,从工艺的关键性设计与运行影响因素,以及3种工艺与短程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新脱氮理论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BAF、DNBF和AF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国内外3种典型生物滤池的实际工程应用现状,指出新型生物滤池的应用瓶颈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工艺的推广应用与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喜民  刘旭 《大氮肥》2005,28(4):256-259
介绍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的原理及工艺特点,针对化肥企业合成氨、尿素、锅炉、甲醇及生活污水新上一套BAF装置,投用后去除率在50%以上,达到较好效果.分析了BAF的运行情况,提出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曝气生物滤池在乙烯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忠 《工业水处理》2004,24(10):69-71
描述了小试规模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在天津石化乙烯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工艺特性,研究了BAF对乙烯厂二级出水COD、BOD及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表明:水温对BAF的运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MBR和BAF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曝气生物滤池(BAF)2种工艺分别对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污水回用的目的.中试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仅为5℃的情况下,MBR工艺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BAF,MBR_4~+工艺对COD、BOD_5、NH_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75%、92%、95%和90%,,而BAF对COD、BOD_5、NH_4~+_N和TP的去除率仅为70%、78%、29%和82%.经核算,MBR和BAF的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分别为0.82元·m~(-3)和0.55元·m~(-3).与BAF相比,MBR具有处理效果优良、出水稳定、占地面积少,且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因此,在以污水回用为目的的实际工程中推荐采用MBR工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的去除效果,主要考察了温度和空床接触时间对BAF降解DMP和DBP的影响.结果表明,BAF对DMP和DBP的去除率随着空床接触时间的增加与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降解DMP的微生物群落比较单一,多为球状菌,但降解DBP的微生物种类较多,有杆状菌和丝状菌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几种尿素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通过比较分析,得知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具有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等特点,采用SBR工艺及两级BAF工艺去除尿素废水,对尿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0%、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常温下接种回流污泥实现BAF一体化自养脱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高氨氮废水的高效低耗稳定去除,在常温条件下,对曝气生物滤池(BAF)中实现与稳定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BAF接种二沉池回流污泥,采用闷曝-连续运行结合的接种挂膜方式,可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化自养脱氮。闷曝阶段使种泥活性恢复,而连续流运行过程中游离氨(FA)浓度高,可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实现BAF中亚硝酸盐累积;通过调整BAF回流方式,降低回流液中NO2--N,防止NOB生长,并通过厌氧氨氧化(Anammox)滤池出水回流方式,接种微量Anammox菌,运行80 d可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140 d后系统运行稳定,总氮(TN)去除率达76.62%。生物滤池有利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实现与稳定,生物膜中不同厚度存在好氧缺氧环境,利于氨氧化菌(AOB)和Anammox菌共存;滤料的过滤作用有效地防止了Anammox菌流失,使其在系统中不断累积生长。不仅如此,AOB和Anammox菌均为自养菌且生长缓慢,避免了生物滤池的频繁反冲洗,简化了生物滤池的运行。气水比是BAF中一体化运行的关键参数,本研究中最佳的气水比为12:1,氨氮去除负荷达到0.91 kg N·m-3·d-1,氨氮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96.86%和85.47%。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运行模式的改变对好氧颗粒污泥优势丝状菌种类,以及对污泥特性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出现大量外伸型丝状菌Type 021N,但并未阻碍污泥的颗粒化,且随着絮体污泥颗粒化进程的推进,其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也在逐步减小,最终得到平均粒径为0.75 mm、污泥容积指数为43 mL/g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运行控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沈耀良 《水处理技术》2005,31(7):7-10,19
根据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工艺运行方式及工艺构造型式,介绍了不同工艺组成、主要特性及适用场合,介绍了实现不同处理目标并获得稳定运行所需的控制条件,指出了该工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开展了曝气生物滤池中试实验研究。分别开展了下向流和上向流滤池形式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最终确定适宜的滤池形式和滤料;并对气水体积比、水力负荷、水温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优化操作条件,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操作参数。通过活性炭、陶粒2种滤料的微观结构对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中试实验结果表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陶粒混装滤料)对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补充处理,可以使污水厂出水COD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王民  王延峰  金亚斌 《辽宁化工》2007,36(5):356-357,360
采用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BAF)方式处理某电厂废水,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运行参数。运行结果表明,用该法处理电厂废水,其出水水质可达《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的要求。该BAF工艺投资少,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无需投加化学药剂、不产生二次污染,值得在大型废水回用处理工业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耐盐污泥膨胀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控制方法,利用革新MUCT工艺重点考察了10 mg.L-1盐度长期驯化的耐盐污泥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发生污泥膨胀的过程。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控制,同时比较膨胀前后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能力,结合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提出利用污泥微膨胀提高含盐污水生物处理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耐盐污泥在长期低溶解氧条件下会发生膨胀;盐度降低导致污泥膨胀加剧;提高盐度可有效抑制其膨胀;当好氧2段溶解氧(DO2)维持在1.0 mg.L-1,好氧1段溶解氧(DO1)维持在2.0 mg.L-1时,污泥容积指数(SVI)维持在190~210 ml.g-1之间,稳定处于微膨胀状态。微膨胀状态下系统出水浊度大大降低,可以利用低氧微膨胀状态提高含盐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两种运行方式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动态模拟试验,考察了两种运行方式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时间略少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两种运行方式的生物相丰富;上流式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在40cm和60cm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3%和67.8%,沿水流方向的COD去除率趋于稳定;两种运行方式的曝气生物滤池在填料高度40cm处。对SS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76.7%和74.3%,而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SS的去除率高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分别为96.5%和92.1%。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的操作方式优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相似文献   

18.
好氧饥饿对膨胀污泥硝化性能及污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BR好/缺氧工艺,考察了好氧饥饿对于丝状菌膨胀污泥中硝化细菌活性及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4 d的好氧饥饿过程(无外加底物,保持曝气)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表现出更高的饥饿敏感性,其好氧衰减速率[(0.42±0.06)d-1)高于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NOB)的好氧衰减速率[(0.34±0.05)d-1]。恢复阶段初期,系统出现了明显的亚硝酸盐积累现象,这主要归因于AOB具有在环境发生改变时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具体体现在AOB较NOB具有更高的活性恢复速率上。此外,好氧饥饿能够快速杀死丝状细菌,迅速改善膨胀污泥的沉降性能,使污泥的SVI由170 ml·g-1快速下降到30 ml·g-1。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能够相互转化,并为饥饿污泥提供一定的碳源和能源,保证了细菌在饥饿环境中长期的细胞维持。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A/O/A和BAF+A工艺结合优势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脱氮处理的效果,试验以广东某纺织有限公司废水站为例,采用优势微生物结合升级的系统对该废水进行脱氮处理的小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优势微生物后,ρ(NH3-N)从19.5mg/L降至3.17mg/L,ρ(TN)从35.66mg/L降至8.9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3.7%和75.0%。硝化作用良好的BAF池出水进入反硝化池,并用水解酸化池出水提供碳源,有效去除总氮,ρ(TN)从10.9mg/L降至6.2mg/L,ρ(TN)去除效率达到43.1%。系统出水ρ(COD)≤60.0mg/L,ρ(氨氮)≤5.0mg/L,ρ(总氮)≤15.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