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准确的量化城市建筑能源需求有助于实现建筑节能,但鲜有探讨严寒地区局域微气候差异对单体建筑供暖空调用能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 LCZ)体系,采用实测和EnergyPlus模拟结合的方法对以哈尔滨市南岗区14个典型空间的全年逐时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为天气文件的典型单体办公建筑进行了能耗模拟与分析。结果显示不同LCZ类型的建筑供冷供热能耗和逐时冷热负荷均存在显著差异,供热需求明显高于供冷需求,LCZA密林总能耗最高,LCZ2多层高密度总能耗最低;不同地表形态特征对夏季典型日冷负荷的影响大于冬季典型日热负荷的影响;年供热能耗和总能耗与室外气温负相关,年供冷能耗与室外气温和相对湿度不具备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某既有办公建筑的大堂为研究对象,针对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大堂建筑的空调负荷特性,基于地板辐射供冷供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该大堂原有的空调方式进行了节能改造,将原来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改为地板辐射供冷供暖系统。2009年夏季供冷工况运行结果表明,该改造方案不但可满足建筑热舒适性及使用功能要求,而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为例,基于国家级气象台站及自动站气象数据,研究了供暖/供冷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1961—2017年天津地区平均供暖度日数显著减小,降幅为9.5℃·d/a,供冷度日数显著增大,增幅为1.1℃·d/a;其中,1991—2017年较1961—1990年供暖度日数减小9.7%,供冷度日数增加72.3%。天津地区度日数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气候变暖,空间差异增大,近30年供暖度日数空间最大差值为18.7%,供冷度日数为134.9%。基于自动站数据计算得到的度时数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供暖度时数差异最大达37.8%,供冷度时数达80.0%。研究证实,天津地区供暖/供冷度日(时)数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基于度日(时)数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变暖影响,及时更新度日(时)数。此外,基于一个台站数据计算得到的建筑节能设计参数(如度日数)难以满足整个城市建筑节能设计需求,需考虑建筑设计参数的空间差异,可应用全市气象自动站数据,为精准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EnergyPlus能耗模拟,探讨了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和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这2条节能技术路径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降低供暖空调全年能耗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的节能潜力较小,经济性较差;单纯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并不能保证降低建筑年耗冷量,应综合分析全年供热供冷能耗确定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5.
建筑外表面换热系数(α_e)受表面风速、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以西安市某办公建筑为例,针对α_e取定值及采用随风速和粗糙度变化的SimpleCombined算法计算2种情况,应用EnergyPlus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负荷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SimpleCombined算法时的供暖期建筑累计热负荷比α_e取定值时小13.20%,空调期建筑累计冷负荷则大3.04%。为使建筑负荷预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结合现行工程计算特点,在运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预测建筑负荷时,建议采用SimpleCombined算法计算α_e。  相似文献   

6.
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提升是降低空调供暖负荷的重要路径,上海处于夏热冬冷地区,以夏季空调为主、兼顾冬季供暖,围护结构应同时考虑保温和散热。采用正交试验的优化方法实现了在较少模拟次数下完成全工况模拟的效果。研究得到了不同围护结构关键指标对建筑负荷的敏感性及重要性排序,确定了建筑全年冷/热/总负荷随围护结构性能参数水平的变化趋势,建立了适宜上海气候和用能特征的超低能耗办公建筑指标体系。将该技术体系应用于上海某新建办公建筑并采用高性能多联机系统,冬夏季及过渡季的热舒适和能耗实测结果表明,建筑室内满足热舒适需求,供暖空调耗电量为17.99 kW·h/m~2,显著低于上海办公建筑平均电耗,为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建立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庭具有垂直温度梯度较大的特点,而开启式中庭与周围房间连通,热环境相互影响。为了分析该类中庭的热环境及其对周边空调区的影响,本文以杭州市某栋99.55m高具有贯通整栋建筑的核心式开启式中庭的高层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Ecotect及Airpak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分为夏季供冷工况和冬季供暖工况。结果表明,在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很好的前提下,冬夏季均存在开启式中庭顶部过热的情况,局部高温夏季42℃,冬季39℃;冬夏季中庭对周边办公区域影响较小;冬季中庭的存在有利于减小采暖负荷;中庭存在气流环流。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毛细管辐射供冷与新风复合系统的热湿传递模型,对西安地区应用该复合系统的办公建筑在整个夏季的室内空气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整个供冷期系统连续运行的复合空调室内温度不保证率为12.4%,相对湿度不保证率为0,基本能够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另外,对该复合系统经济节能性与多联机系统进行对比,发现虽然其初投资费用较高,但其运行时较之节能25.3%,若与天然冷源相结合,经济节能性更加显著。因此,西安办公建筑应用毛细管辐射供冷与新风复合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具有间歇运行、邻室传热的特点,其运行模式对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影响较大,采用单位面积负荷指标的估算法可能造成选型偏大,导致成本增加和能源浪费。本文以上海某办公建筑为例,使用DeST软件模拟不同运行模式下建筑的冷负荷,探究办公建筑推荐的负荷放大系数范围。结果表明,T/CECA 20016—2022《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应用技术规程》中推荐的负荷放大系数范围1.2~2.0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对极端情况的房间还需要进一步放大,例如间歇短时运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鸿业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HY-EP 5.0,选用中国标准年(CSWD)气象数据,对深圳某办公建筑进行了动态负荷计算,以《非供暖季不同末端空调系统综合能耗的计算分析方法浅析》一文中的计算分析方法对风机盘管、多联机、定风量空气处理机组和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4种不同的空调末端形式的供冷季空调系统综合能耗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办公楼的实际能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办公建筑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空调综合能耗最低,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系统次之,其次是风机盘管系统,定风量空气处理机组系统最高;风机盘管系统计算值与实际值各月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计算值各月均比实际值略大,偏差在20%左右,说明此模拟计算方法是可靠的,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1.
沈婷 《城市建筑》2014,(21):205-205
当今社会,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问题,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是新时代建筑应该具备的能力。本文浅议了绿色建筑概念、内涵,并例举了一些绿色建筑实例。  相似文献   

12.
林涛  刘小平 《工业建筑》2007,37(3):20-22,32
分析当前湖南地区的建筑能耗状况,强调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针对湖南的气候特点,论述墙体、门窗、屋顶等各部分节能技术措施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这两大问题,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是新时代建筑应该具备的能力。本文浅议了绿色建筑概念、内涵,并例举了一些绿色建筑实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二方面的能耗数据,分析了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浪费严重、用能效率不高、能耗增长潜力大的总体形势,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清桥 《山西建筑》2011,37(31):13-14
论述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和问题以及对目前高层建筑存在的结构、材料、工艺方面的创新与技术的现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并在今后建筑的发展上进一步提出了智能建筑、节能建筑、安全建筑等方向,给出了每种方向发展的概况和前景分析,以促进我国建筑划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特点、评价标准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海洋  陈维 《山西建筑》2010,36(10):41-42
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的建筑设计,阐述了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和生产辅助区的布置,分析了污水处理工艺对建筑的影响,探讨了该厂区的规划建筑特色,积累了污水处理厂的建筑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发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概念、特点、以及国内外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现状和研究成果,从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等方面探索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旨在推进全社会关注并支持绿色智能建筑的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阐述绿色建筑的概念、特点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评价标准,最后从节地、节能、节材和节水等4个方面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了系统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特点、评价标准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