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多源遥感技术,以ETM+和World View-2数据为遥感数据源,从不同的层面,对研究区内与夕卡岩型矿床有关的围岩、侵入体及其接触带,进行遥感地质信息提取及其分析研究。圈定拉陵郭勒河东地区为遥感找矿靶区。经野外验证,确定在World View-2影像上提取的异常地质体为夕卡岩带,该带磁铁矿化现象非常明显,经样品检测,Fe含量已达到工业品位。通过研究,作者对夕卡岩型矿床的遥感找矿标志进行了归纳,总结其遥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方法,以期为其他地区夕卡岩型矿床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拉陵高里河上游地区位于东昆仑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成矿带西段。研究认为,矿区成矿类型分别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为印支早期。矿区中已发现的金矿带在地表或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铁矿地表已初具规模,深部已有成矿事实。故下一步工作应针对含矿构造破碎带,采用探矿工程与化探工作相结合等手段开展矿区地表及深部找矿工作,寻找金矿体;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应与物探相结合,加大深部勘查力度,扩大铁矿资源量,综合评价区内矿产资源,争取该矿区找矿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都兰县黑石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对区域的电物性特征、磁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区内出露的各类地层、岩(矿)石物性标本,并对物性标本测定的参数进行了统计计算,分析结果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区内各地层、各类岩(矿)石之间的物性差异及其特征,然后对研究区圈出5条异常带进行了磁异常特征分析及解释,对3个测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充电异常特征分析与解释,并分析了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为矿区下一步实施勘查工作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青海省都兰县多格日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区内地层主要为奥陶-志留系滩间山群c岩组和上三叠统鄂拉山组。区内多格日矿点的矿产为铜、铅,矿体均产于北东向逆断层下盘围岩节理发育的部位,矿体倾向均为南东;物探工作的开展,获取了区内岩石的物性资料,总结了区内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磁法工作对区内开展构造研究和岩性填图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此次工作在区内共发现并圈定矿体8条,其中4条盲矿体。研究为实际工程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青海省都兰县沙丘沟地区金矿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岩组和片麻岩组,另外分布有少量的第四系。通过激电工作,在XV矿带、II矿带各圈定了2处激电异常带,在III矿带圈定了1处激电异常带;通过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内XV、II、III、IV 4条蚀变带及带内矿体的分布规律及其空间形态、厚度、品位的纵横向变化和矿石的类型、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金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研究区内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体严格受控于XV、II、III、IV 4条蚀变带,矿体多呈透镜状、脉状产出。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对虎头崖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成矿类型及成矿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对该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晚古生代-中生代,区域不同类型矿床在空间上分布具有叠加特点,矽卡岩型矿产与岩浆岩和地层接触关系表现密切,远程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受岩浆热液、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矿体形成严格受地层控制,与地层产状及构造带平行分布。研究表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成矿系列是区域找矿主攻方向,主攻类型为矽卡岩-斑岩-热液型,应加强对中酸性岩体边部凹陷带、主断裂、次级断裂及斑岩体的研究和找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