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述国  王宁  张沛 《矿产勘查》2020,11(8):1616-1622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王根敖包铁矿产于上石炭统阿木山组上段灰岩与辉长-辉绿杂岩体接触带及其构造裂隙中。文章通过阐述该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区内铁矿主要受岩浆和构造双重因素控制,其矿床具有典型的矽卡岩蚀变分带,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铁矿。对矿床的关键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研究和总结,认为岩体附近的矽卡岩蚀变带、深部分异较好的辉长岩体、北东部M1团状高磁异常区是进一步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滕超  张华川  周毅  张洪武  王道太 《矿产勘查》2018,9(8):1532-1539
新立庄铁矿床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处于金岭短轴背斜的北东倾伏端,是一个产于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的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新立庄一带是山东著名的矽卡岩型铁矿产区"金岭铁矿区"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文章深入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和运移方式,阐述了成矿物质的沉淀和富集过程,综合分析了成矿条件;提出矿床成因属于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的观点,燕山晚期是矿床的主要成矿期,矿床主要形成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围岩蚀变十分强烈,其中矽卡岩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并初步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百吨沟金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圈定深部找矿靶位,实现"攻深找盲"工作的突破,文中在阐述百吨沟矿区金成矿地质背景、矿(化)体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该矿区ⅪM1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特征,完善了前人在该区所建立的构造叠加晕深部预测模型,并进行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结果表明:XI破碎蚀变带规模较大,其构造叠加晕特征反映出成矿作用具有向南东侧伏的规律,显示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空间条件,找矿潜力较大;ⅪM1矿体向深部还有很大延深,深部盲矿可能较富,应加强深部找矿工作;通过赋矿构造带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圈定出深部找矿靶位,为百吨沟金矿区深部探矿增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东深坑铜铅锌矿区以往工作多以区域基础地质及小比例尺物化探调查为主,但存在地表矿化不连续、规模较小、工业价值不高等问题,深部是否存在矽卡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有待研究明确。本次研究主要以石寨区段为重点,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控矿因素分析研究,提取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对矿区深部及地表成矿远景进行推测,以期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5.
江西城门山铜矿是一个以铜为主,兼有硫、铅、锌、钼、铁、金、银等多矿种的综合性矿床。城门山找矿历经数十年,从一个铁矿点到一个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发展过程,是不断总结成矿规律指导找矿的过程。城门山广义矽卡岩型"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对找矿实践和理论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近十年新一轮地质找矿成果丰硕,城门山东部外围金鸡窝矿区探明一个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深部及北部外围还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京根郭勒地区位于宗务隆山华力西期铅、银、铜、金成矿带。通过研究认为,矿体受北西-南东向构造控制,京根郭勒多金属矿成矿类型为含金-硫化物同构造脉型金矿矿床。指出矿区中已发现矿体的两端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下一步工作应针对矿体两端的化探异常区继续开展找矿工作,摸清矿体地表展布形态,争取该矿区找矿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脉中段木吉村铜矿目前已探明为一大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床,受燕山运动影响,阜平幔枝构造的北东部倾伏端,含矿的闪长玢岩体和热流体沿断裂带上侵,形成了核部为斑岩型铜钼矿,外围为矽卡岩型铜铁矿和边缘为热液脉型铅锌矿的三位一体的大型矿床。根据幔枝构造成矿理论,木吉村矿区其深部和外围还有很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表金矿资源的开采与枯竭,深部勘探成为未来金矿勘查的必然选择,因此深部找矿预测研究也是势在必行。金宏金矿床成矿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本文结合金宏金矿矿区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坑道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矿区V8号金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金宏金矿床As、Ag、Hg与Au成矿关系最密切,Sn与金成矿关系不密切;与典型金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序列对比分析,金宏金矿床具有原生叠加晕特征,是多期次成矿成晕的结果;并根据原始晕垂直分带序列特征对金宏金矿床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9.
豫西八宝山铁矿区是一个以矽卡岩型铁矿而闻名的老矿区,近期勘查工作发现了1个非矽卡岩型的中型铜钼矿床,实现了本矿区斑岩型矿床的找矿突破。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发现铜钼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结构特征、矿床热液蚀变及分带特征分析,并与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进行对比,首次论证了八宝山矿区斑岩型矿床的存在;通过对本次找矿突破的深入分析,总结老矿区地质勘查工作经验,以期为本区域类似矿区的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祁漫塔格成矿带上的许多矿床位于山前覆盖区,地质和化探手段受到限制,以往找矿工作中以磁法寻找铁多金属矿产为主,弱磁异常区段的成矿潜力尚未进行研究。野马泉矿区是该成矿带上典型的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经过多年找矿工作后,磁异常已经评价完毕。为研究深边部,尤其是弱磁异常区的成矿潜力,近年来在该矿区开展了重力和广域电磁法联合方法,成功追索了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带的深部延伸情况,综合物探方法在野马泉矿区深边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表明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覆盖区深部找矿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为祁漫塔格成矿带覆盖区深边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吉涛 《矿产勘查》2018,9(4):653-660
莱州—安丘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铁矿资源分布区,铁矿主要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赋存于粉子山群小宋组,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沿北东向断续分布,矿石主要类型为磁铁变粒岩型和磁铁石英岩型,矿床地球物理场特征表现为北东向重力梯级带和条带状高磁异常。文章在分析研究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类型铁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区同类型铁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架山钼(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豫西成矿带上。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钼(金)矿,这是在该区新发现的又一钼金矿床。详述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找矿标志,进而提出了新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刘守林  徐昊  文亭  曹伟  张强 《矿产勘查》2016,7(3):445-449
湘东北金多金属成矿区为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已知矿床(点)较多且分布广泛。文章以湘东北醴陵肖家山金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该区金矿床成矿的主要控矿要素,包括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总结了该区金矿成矿模式,指出找矿方向,结合物化探异常特征分析,认为肖家山矿区西南部和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推测圈定出3条矿脉。  相似文献   

14.
贾飞  胡跃亮  王健策  冯涛  潘垚  郑玄 《矿产勘查》2022,13(7):904-915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床集中区,累计探明的金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3。西岭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是三山岛深部的隐伏金矿床,矿体具有埋藏深、厚度大等特点。目前西岭金矿已进入勘探阶段,对矿区深部开展地质勘查工程,研究该区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对后续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次工作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工程揭露的地质信息,对现阶段勘探成果进行综合资料整理并创建矿区三维模型,对深部成矿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探矿方向。最新深部探矿工程显示矿体已延伸至地表以下2000 m,在矿区北东部矿体仍厚度大、品位高,延续了浅部矿体的基本特征。西岭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严格受三山岛主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多赋存于主断裂下盘,其伴随主断裂在深部的延伸并未出现尖灭之势,在深部区域仍具寻找大型金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吴宁 《矿产勘查》2020,11(3):452-457
东至县余村金矿是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邓家组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中,空间上受东西向断裂控制。通过研究金矿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变化规律、成矿地质条件,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邓家组地层中伴随多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带、含多金属矿物的石英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辽宁抚顺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了挖潜金矿找矿潜力,通过收集、分析和研究有关地质矿产资料,结合实际工作和最新勘查成果,对红透山大型铜锌金矿、下大堡中型金矿和下营子中型铜金矿3个典型矿床成矿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根据研究区金矿地质特征、成矿时间、成因类型、地质构造和金异常分布等因素,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组合,4个成矿系列,4个成矿亚系列,确立6个Ⅵ级找矿远景区,认为太古宙与受变质海相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铜锌金矿床和燕山期与中浅成、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金银矿床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研究工作为在老矿区外围和已知成矿带指明了找矿重点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崤山矿集区是豫西金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和主要找矿潜力区。为了解该地区薄脉型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为区域及深部找矿提供借鉴,本文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寺家沟-胡沟、东岔-宽平、申家窑深部3个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总结,3个矿床均属于薄脉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矿体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赋矿岩层为太华群中的高级造山变质岩和变质TTG岩系,金、银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通过对崤山、小秦岭、熊耳山3个地体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区域航磁和重磁解译等综合分析,认为崤山整体剥蚀程度较浅。通过进一步的探测工作,深部应存在隐伏的金银多金属矿床,该区具有发现大型乃至特大型薄脉型矿床的潜力。该文在概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该地区薄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属中低温热液成因,并指出了该地区深部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9.
李清地铅锌银矿床位于内蒙古中部,经过多年开采,矿山已面临资源匮乏的危机。2018年至今,国城矿业联合有色地调中心和中色地科等地勘单位在该区开展系统的边深部找矿工作。对该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化体特征进行分析,对近两年来所开展的覆盖全区的地质、物化探工作和近万米钻探工作成果进行研究应用,探获的铅、金和银资源储量规模都达到了中型(铅锌25万t,银260t,金6t),估值超过70亿元,属于富铅锌(共生金银)矿,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此外,该区域还发现了富钼工业矿体,从已获取的更多找矿信息可推断,李清地矿区还具有探获大型以上的富铅锌、金、银和钼矿的找矿远景。在该区运用火山-岩浆成矿系统理论指导,采取地质综合手段寻找深部成矿岩体,是李清地本轮找矿获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也为今后该矿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