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典葵  朱沛云  汪礼明  卜安  廖静  颜伦明  柯琳 《矿产勘查》2023,14(12):2328-2340
广东莲花山整装勘查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锡铜多金属矿基地。区内先后发现金坑中型铜锡铅锌银矿床、十字路中型铅锌锡多金属矿床、江西坑小型锡多金属矿床及多处矿(化)点,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但整体研究仍较为有限,区域成矿规律尚未厘清。本文通过对该区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区内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综合成矿地质条件与信息,在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地段、明显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区与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潜力较大位置圈定了金坑—八乡、仙水沥—分水凹、塌山—江西坑、银瓶山与长埔—吉水门共5处锡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认为在圈定远景区内找寻锡铜多金属矿仍有很大潜力,建议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
沈光银 《矿产勘查》2013,4(2):219-223
通过对蒙古西北部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区(带)特征、矿床类型、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了该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通过分析典型金、银、铜铅锌、钨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结合区域综合找矿成果信息,认为蒙古西北部阿尔泰—萨彦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斑岩型、夕卡岩型、韧性剪切带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型、斑岩型铜铅锌矿床和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广东深坑铜铅锌矿区以往工作多以区域基础地质及小比例尺物化探调查为主,但存在地表矿化不连续、规模较小、工业价值不高等问题,深部是否存在矽卡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有待研究明确。本次研究主要以石寨区段为重点,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控矿因素分析研究,提取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对矿区深部及地表成矿远景进行推测,以期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4.
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段,属于三叠纪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前人对矿床成矿时代、侵入岩特征、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未系统地开展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作者充分研究了矿区地质、物探资料,建立了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为东昆仑成矿带寻找三叠纪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因素研究,认为海西晚期发生挤压造山产生NE向褶皱,沿褶皱轴海西晚期似斑状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侵入,在与西别河组片岩的接触带内侧,形成接触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的热液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蚀变矿化多赋存在北东向构造内。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文章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着重对成矿控制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詹保国 《中华民居》2011,(11):194-195
该多金属成矿区位于三江成矿区南段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构造蚀变发育成矿地质背景有利经物化探工作圈出了多个铅锌及铅锌铜多金属异常在所圈出的异常区内已发现多个铅锌多金属矿床(点)。前期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化探测量为在本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从分析该区成矿地质特征入手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探讨下一步地质找矿的方向和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崤山东部银多金属矿集区位于豫西崤山黄土覆盖区,目前已发现中河和老里湾两处大型隐伏银多金属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近几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在该区相继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和物化探工作,但由于大面积的厚黄土覆盖,对区内的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对该区的下一步找矿方向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根据已有的地质、物探和化探等资料,结合已发现的两处银多金属矿床特征,优选出对本区找矿有重要指示意义的4类控矿要素,即构造、岩体、物探和化探异常区。利用Surpac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各控矿地质要素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运用三维信息量法提取三维成矿有利信息,根据成矿有利信息的大小,在已知矿区的深部和外围覆盖区圈定了9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任继昌  柴胜  刘定凯  符宏  李亚运 《矿产勘查》2022,13(11):1624-1631
天水寨沟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与北秦岭加里东构造带接合地段的反“S”型构造转折部位,区内及周边已发现多处铜、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通过系统总结研究区多年来找矿勘查工作成果并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取样化验、探矿工程等工作,分析了矿区铜多金属矿床赋矿地层、构造、侵入岩、含矿地质体等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石英露头、硅化、黄(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是本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本区地质勘查工作及矿山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牛—红山铜矿床位于西南三江成矿带义敦岛弧南段格咱压性弧,目前已达大型规模。本文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近年来矿山地质工作,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理清矿区关键控矿因素、矿化蚀变规律、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即确定燕山期花岗岩为成矿地质体,岩性、褶皱和断裂构造组成了成矿结构面,在岩浆活动和交代作用后形成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铁铜多金属矿床,从岩体向外形成铜钼矿→铁铜矿→铜矿→铅锌矿→金银矿的矿化分布规律,依据找矿标志和该成矿模式,圈定了找矿预测靶区,为矿山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青海省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表岩石地球化学和钻孔原生晕的特征。采用新的方法计算并制作了多元素综合异常图和比值异常图用于评价原生异常。经过综合研究对比,建立了索拉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并对矿床的外围进行了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是重要的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带,以往发现的主要矿床大部分集中在西段,近年祁漫塔格成矿带东段找矿不断取得进展,新发现了一批矿床、矿点,有克停哈尔铜钼矿、骆驼峰多金属矿、沙丘铁多金属矿、长山铁多金属矿、拉陵灶火铜钼矿等,通过对以上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总结了东段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结合区域成矿条件,指出祁漫塔格成矿带东段重点找矿方向,以期对东段的勘查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智利共和国第一大区HNX矿区的IOCG型铜矿床位于智利海岸山褶皱带多金属成矿带内,秘鲁-智利北部IOCG成矿带上,该成矿带褶皱构造强烈发育,富含大量的铜、钼、铅、锌、锰、金、铼、硒、碲等矿产,IOCG型铜矿床作为作为该成矿带的典型矿床,探获铜金属量约3万t,平均厚度5. 74 m,平均品位1. 20%。该文系统描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从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标志等方面,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特征与开发经验,对进一步开展矿区周边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测鱼—内丘铜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大陆伸展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甘陶河古裂陷槽,属中条山古裂谷系离石—阳泉古裂谷北东东延伸部分,是北东向中条山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文章从成矿带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入手,分析矿床成因,总结成矿模式。研究认为,成矿带韧脆性复合叠加断裂发育,控岩(绿泥片岩)、控矿特征明显,矿床具有层控特征,具多源、多期次叠加改造复成因特点。该成矿带找矿潜力很大,希望该研究工作对今后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研究玛沁大湾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利用World View-2、Aster遥感数据,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岩体、蚀变等信息,建立了铜多金属矿遥感找矿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圈定了2片找矿靶区,为玛沁大湾地区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吴宁 《矿产勘查》2020,11(3):452-457
东至县余村金矿是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邓家组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中,空间上受东西向断裂控制。通过研究金矿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变化规律、成矿地质条件,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邓家组地层中伴随多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带、含多金属矿物的石英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祁漫塔格成矿带上的许多矿床位于山前覆盖区,地质和化探手段受到限制,以往找矿工作中以磁法寻找铁多金属矿产为主,弱磁异常区段的成矿潜力尚未进行研究。野马泉矿区是该成矿带上典型的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经过多年找矿工作后,磁异常已经评价完毕。为研究深边部,尤其是弱磁异常区的成矿潜力,近年来在该矿区开展了重力和广域电磁法联合方法,成功追索了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带的深部延伸情况,综合物探方法在野马泉矿区深边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表明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覆盖区深部找矿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为祁漫塔格成矿带覆盖区深边部找矿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岩坡铜矿区位于墨江—绿春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是区内典型的玄武岩型铜矿之一,通过综合分析矿区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铜矿体受地层、岩性、构造的控制。该区的玄武岩属于陆相喷发的碱性玄武岩,玄武岩的含铜背景高,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铜矿化产于玄武岩的喷发旋回中,受到后期的热液改造富集,矿区获得的地球化学异常强度高,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反映出该区是寻找铜、铅、锌、金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拉陵高里河上游地区位于东昆仑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成矿带西段。研究认为,矿区成矿类型分别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时代为印支早期。矿区中已发现的金矿带在地表或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空间,铁矿地表已初具规模,深部已有成矿事实。故下一步工作应针对含矿构造破碎带,采用探矿工程与化探工作相结合等手段开展矿区地表及深部找矿工作,寻找金矿体;而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应与物探相结合,加大深部勘查力度,扩大铁矿资源量,综合评价区内矿产资源,争取该矿区找矿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海苏沟多金属矿田是黄岗—甘珠尔庙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苏沟多金属矿田位于浩尔吐—小井子复背斜的核部,岩浆活动强烈,包括铜钼矿床2处、铅锌银矿床3处,但相关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该区矿化类型包括热液石英脉型铜钼矿化、浸染状钼矿化、矽卡岩型铅锌矿化、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云英岩型锡矿化、矽卡岩型锡矿化等;蚀变以矽卡岩化、褐铁矿化、硅化为主,次为云英岩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等。文章在野外一线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矿田控矿特征,分析了成矿期次,建立了矿田岩浆热液成矿模式,并指明了矿田找矿方向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处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安庆地区月山矿田东部的总铺岩体,具有与月山岩体类似的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具有找铜多金属矿的较大潜力。其西部与月山岩体较近,以往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找到了白岭、胡腰塘、菜瓜山等金、铜矿;其东部与大龙山岩体交接,仅发现总铺铁矿点和数个矿化点。结合近期勘查成果,对该区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应以找矽卡岩型、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为主要方向,杨凹地区处于岩体北部与围岩的接触带,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