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唐雷  刘家军  祝新友  邹滔  杨飞  管育春 《矿产勘查》2017,8(6):1031-1043
盔甲山岩体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与区内锡多金属矿床存在成因联系。盔甲山岩体呈长条状岩株产于锡林郭勒杂岩中,岩性为碱长花岗岩,局部发育萤石及天河石。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其斜长石An5,Or1.14,均为钠长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盔甲山花岗岩具有富硅、过铝质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富挥发性元素,在Rb-Sr-Ba图解中集中于Rb端元附近。花岗岩的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为166.2×10~(-6),LREE/HREE平均为2.4,负Eu异常强烈,δEu平均值为0.0013,"四分组效应"明显。Zr/Hf和Nb/Ta平均值分别为11.60、9.93,与高分异花岗岩体中矿化花岗岩及正常花岗岩的过渡阶段一致。盔甲山碱长花岗岩的侵入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维拉斯托花岗岩具有相近的Hf同位素组成。上述特征显示盔甲山花岗岩与A_1型非造山花岗岩一致,推断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代表中生代晚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板内伸展环境下的岩浆作用。由于岩体东侧近南北向的巴彦高勒—乌兰尔根断裂和北侧北东向断裂的两次活动,致使盔甲山岩体不断被抬升,因此盔甲山岩体的超分异矿化部位可能已被剥蚀殆尽。  相似文献   

2.
豫西五丈山岩体位于华北板块南缘,西邻秦岭造山带,属华熊台隆,熊耳山断隆。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确定岩体具有4个主要的成岩期次:第1期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2期为中粗粒斑状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第3期为中细粒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第4期为中细粒斑状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这4期花岗岩具有不规则套环式的分布特征。岩石学研究表明:4期花岗岩岩性一致,仅在岩石颜色、结构和矿物含量、粒度存在差异。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具有高碱、富铝; Eu略显正异常,Ce异常不明显,富集La、Sr、Zr、Sm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d、Nb、Ce等高场强元素,为过铝质高钙碱性/钾玄岩岩石系列,属于I型到S型过渡类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带中。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三道沟杂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中段,杂岩体主要可划分出中细粒闪长岩、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巨斑状花岗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细粒二长花岗岩。岩体相对富Si,富Na,低Fe、Mg、Ca,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为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具明显I型花岗岩特征。杂岩体具有同源岩浆连续演化特征,岩体明显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未出现Zr、Hf、Eu、Sr、Ba的亏损,同时,岩石中Th、U与REE含量均相对较低,说明经历过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浆经过磷灰石、钛铁矿及榍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连续演化依次形成了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似(巨)斑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其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特征,为华北陆块北缘石炭纪火山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328.9±2.3)~(313.7±1.1)Ma古亚洲洋向华北陆块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4.
古亚洲洋在大兴安岭中段的构造演化长期以来争议不断,尤其是古生代岩浆活动亟待展开详细研究。本文在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大兴安岭中段央格力雅山地区扎文河岩体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其岩石成因,旨在深入对嫩江洋构造演化的理解。扎文河岩体主要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正长花岗岩三个单元组成。三个岩石单元均为中钾—高钾偏铝质铁质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产强元素,总体显示右倾型REE模式,但中—重稀土元素之间配分不明显,具有弱Eu负异常。闪长岩单元很可能是幔源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早—中期阶段的产物,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俯冲流体交代。花岗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单元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它们与闪长岩单元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很可能是富集地幔玄武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中—晚期阶段的产物。扎文河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大陆弧背景,指示早石炭世期间嫩江洋存在向兴安地块之下的俯冲,俯冲过程中所形成的挤压环境和岩浆活动反映了该时期古亚洲洋构造域在大兴安岭中段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青海1:5万喀雅克登塔格地区五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其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了晚泥盆世的岩浆侵入事件,其岩性组合为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等3类岩石组成。岩石系列属中—高钾钙性系列偏铝质—过铝质。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3个侵入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63±3)Ma、(370±3)Ma、(357±2)Ma,这些年龄数值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祁漫塔格晚泥盆世侵入岩形成于早古生代造山后伸展崩塌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苏云河钼矿位于西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西段,是近年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矿区Ⅱ号岩体主要为灰—灰白色二长花岗斑岩及斑状二长花岗岩,发育较强钼铜矿化。岩体高硅,中等富碱,A/CNK=0.98~1.06,σ=1.39~2.18,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经过了较强烈的分异演化;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弱,Eu负异常较明显,相对富集Rb、Th、U、K等,亏损Ba、Sr、P、Ti等。岩体应源于新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晚石炭世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结合前人研究,认为Ⅱ号岩体和Ⅰ号岩体源区相同(似),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其发育不同的成矿元素组合;Ⅱ号岩体的形成演化为区内斑岩型钼、铜矿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北大山岩体是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杂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北大山岩体中的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和二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42.6±1.8)Ma、(141.1±19)Ma、(140.4±1.6)Ma,属早白垩世早期的产物。北大山杂岩体由早至晚,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有规律的演化,主要表现为:SiO_2含量逐渐增高,碱度也增高,而钙镁和铝质渐趋降低;稀土元素中弱铕亏损演变为强铕亏损;微量元素中Rb、Nb、Ta含量升高,而Ba、Sr、P、Ti逐渐降低。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体显示该杂岩体为钙碱性—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其成因可能为在岩石圈伸展环境下,幔源岩浆的底侵促使上覆的先存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岩浆源区与壳幔混熔作用有关,并且该作用形成杂岩体中早期含幔源包体的石英二长闪长岩和晚期富挥发分的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破山洞稀土矿位于龙王岩体的中部,充分认识破山洞矿区碱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演化过程,可为在龙王岩体内寻找稀土矿产提供一定依据。破山洞钠铁闪石正长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高Al,贫Ca、Mg和Ti的特征,且属于过铝质碱性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岩石中Dy与Er、Cr与Ni间的正相关关系,明显的P、Ti负异常及中等δEu负异常,均表明破山洞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持续的结晶分异作用,暗示岩浆演化程度较高。同时,岩体中晶洞和伟晶岩脉的出现也说明岩浆富含挥发分且已经演化到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此时稀土元素可在岩浆中高度富集并成矿。因此,龙王岩体内高演化程度的相带可能是本区稀土元素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
刘海田  范会杰  孙静  王倩 《矿产勘查》2013,4(4):441-446
水泉沟碱性岩体是冀北著名的控矿碱性杂岩体,岩体由二长岩类、正长岩类及碱长正长岩类组成.各类岩石间无明显的界线,一般为渐变过渡关系.岩石化学组成总的特征是贫硅、富碱,铝含量中至高,反映了随着岩浆演化,碱质交代加强,岩体属于碱性—偏碱性岩体.通过对该岩体铅同位素、钕锶同位素图解研究,样品投点于地幔与大陆壳演化线之间,少量于陆壳演化线之上,说明铅、锶同位素不是单一来源,原始物质来源于地幔,推测岩浆自地幔上侵过程中有壳源物质加入.对比K-Ar法测年数据和39 Ar-40Ar法年龄测试结果,认为水泉沟碱性岩体形成于288~327.4 Ma,属海西晚期.  相似文献   

10.
东昆仑西段噶顺达乌地区分布有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岩性组合由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两类组成,综合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测年及接触关系资料,岩石属典型的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具轻稀土富集型;Eu负异常中等,稀土总量较低,显示幔源分异特点;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获得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93.1±1.6)Ma,表明侵入体的侵位时代为中泥盆世。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噶顺达乌地区中泥盆世中酸性侵入岩为大陆碰撞结束后的造山后花岗岩,而与板内后造山花岗岩不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桦杆子沟岩体展开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探讨其成岩年代及其地质意义。桦杆子沟岩体中的岩石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晶洞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及含闪长质包体黑云母花岗岩等。而在岩体中见有大量含伟晶岩透镜体花岗岩、淡色花岗岩及晶洞花岗岩等高演化特征,并发现多处锡矿化线索或与锡矿化有关线索,这些证据指示出桦杆子沟岩体具有良好的成锡矿潜力。对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晶洞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其结果依次为(136.6±1.1)Ma、(137.03±0.55)Ma及(137.34±0.61)Ma,与区域上的哈力黑坝岩体、小井子岩体及花加拉嘎岩体等年龄基本一致,均在早白垩世期间形成,说明早白垩世阶段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蒙古—鄂霍茨克洋造山伸展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双重作用的伸展环境下,形成了以桦杆子沟岩体为代表的复杂岩体;同时在早白垩世区域上也形成了大量锡、铅锌银矿床,表明在区域上大规模岩浆活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形成大量矿床。  相似文献   

12.
龙王幢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具明显的高硅、富碱特点,岩石为准铝质至弱过铝质碱性岩。微量元素分配曲线呈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显示明显的Nb、Ta、Sr、P及Ti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右倾、轻稀土富集及重稀土亏损的特征,显示了较强的负Eu异常,早期岩浆中斜长石的晶出使得晚期岩浆结晶中钾长石更富集,是伸展机制下晚期富碱岩浆活动产物。岩体锆石LA-ICP-MS年龄为(1613.5±4.3)Ma,属中元古代碱性侵入岩。岩体的主微量元素及含铁指数表明岩体属于碱性-碱钙性铁质A型花岗岩。岩体构造环境元素分析表明为板内A型花岗岩。龙王幢岩体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是华北克拉通南缘1.8~1.6 Ga期间大规模裂解事件中最晚期的一次碱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喀雅克登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矿种以锌矿为主,同时伴生有钨、铜、铅、铁等矿种。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侵入岩主要为早泥盆世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与早侏罗世的钾长花岗岩,构造以北西西向的压扭性断裂构造为主。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结构构造以及控矿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在近矿围岩形成夕卡岩型为主的锌、钨多金属矿体,并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状控制,在远端形成热液型锌多金属矿体,受破碎蚀变带控制明显,具有夕卡岩型—热液型系列成矿的特征,提出今后的找矿工作可在接触带远端的破碎蚀变带中寻找热液型矿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造山带岩浆活动发育,成矿作用密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地区。夏河—合作矿集区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区内目前已发现早子沟、加甘滩两个特大型金矿及多处中小型金矿床(点),目前对区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构造演化、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对区内的构造环境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分析矿集区内侵入岩时空分布、岩石学特征及其TTG岩石组合,讨论了矿集区TTG岩石组合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性质,进而分析了其与矿集区内金成矿的关系。根据矿集区内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投图研究,矿集区内岩浆岩岩性主要为闪长岩一花岗闪长岩一石英二长岩一黑云母花岗岩,多属于I型花岗岩,具大陆边缘弧花岗岩(CAG)的特征。岩浆主要来源于玄武质洋壳的脱水熔融,为洋壳基性岩浆和大陆上地幔岩浆的混合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该TTG岩石组合与其西延出露的高镁安山岩构成组成极性,表明西秦岭造山带是由一系列微板块与许多小洋盆组成的具有多幕俯冲的多岛洋盆。在石炭纪—三叠纪经历了洋壳俯冲、板片断离及陆陆碰撞的演化过程,在此期间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热液,促使地层中早期汇聚的含金物质再富集,在热动力驱动下沿有利构造方向运移,并不断萃取周围岩层中的金,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交通社铌钽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是该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铌钽矿床。论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矿床地质特征调查,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碱长花岗岩岩石成因类型及成岩成矿构造背景,探讨矿床成因。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龄结果显示,碱长花岗岩为(453±4) Ma,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演化程度高;碱长花岗岩构造背景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微量元素表现为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轻重稀土均相对平坦,具有明显Eu/Eu~*负异常。结合主量元素判别,同位素分析得出成岩、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源。通过对比研究,结合矿床大地构造环境、成矿条件,认为交通社铌钽矿床形成于晚奥陶世,碱长花岗岩的侵入导致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初步定为碱性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16.
柞水—山阳矿集区是南秦岭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区,广泛出露白沙沟等浅成—超浅成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及与之有关的矽卡岩—斑岩型矿床(化)。文章在对柞水—山阳矿集区下官坊岩体矿化地质特征观测的基础上,对该矿集区内的下官坊含矿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成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成矿潜力。下官坊岩体岩性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的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测定表明,下官坊岩体的岩浆侵位年龄为139~144 Ma。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下官坊岩体的岩浆源区可能为地壳熔融岩浆与地幔重熔岩浆的混合,并且具有较高的混合均一化程度。下官坊岩体显著富集成矿元素Cu,其成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矿化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类型、岩石矿物组合与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相似,指示该岩体具有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潜力。下官坊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造山带应力状态由挤压转向伸展,引发强烈壳幔相互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并随之形成了含矿岩体及其矽卡岩型矿化。  相似文献   

17.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产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第四、五层之间的互层带和大石桥组三段五层与盖县组地层的接触面上。矿化类型为含金黑云变粒岩型、含金硅质岩型。矿体受层滑断层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地质特征和测试数据显示,容矿岩石黑云变粒岩、硅质岩是辽东裂谷中晚期海底火山-喷流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它既是矿源岩又是赋矿层,是经印支期重熔花岗岩热动力改造作用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钱海  李根  郭刚  孔伟思  聂镜奇 《矿产勘查》2018,9(8):1490-1495
测区位于小兴安岭南段,总面积700 km2,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水系较发育,平均海拔700 m,相对高差200~500 m,属中低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区内植被发育,露头较少。在研究区内选取4件锆石样品开展了U-Pb定年、K-Ar定年,获得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75±3)Ma;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年龄为(180±2) Ma;细中粒含角闪石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195±2) Ma;二长花岗岩年龄为(401±2) Ma;流纹岩(J3mr)年龄为(159. 3±2. 3)Ma;流纹岩(P3w)年龄为(172. 4±2. 7) Ma。推翻了前人将区内花岗岩划为燕山早期及华力西晚期两期侵入岩,据其形成时代重新划分为3个期次:晚奥陶世、晚三叠至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进一步约束了研究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同时为其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毛家店石英脉型金矿为冀东重要的金矿化类型。通过LA-ICP-MS定年方法,获取毛家店金矿赋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223.3±2.0)Ma,其年龄与南东侧的都山岩体和柏杖子金矿花岗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表明毛家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都山岩体为同一岩浆演化的产物。区域上,三叠纪岩浆岩的广泛分布,暗示它是一次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产物;岩体侵位时间暗示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为后碰撞环境—板内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