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红海块状硫化物矿床含矿围岩由3套岛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即深部为一套蚀变岛弧拉斑质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部的岛弧拉斑—钙碱性系列火山碎屑和碎屑沉积岩;上部为一套岛弧钙碱性系列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形成于大洋火山弧环境。红海VMS型矿床矿体由上部透镜状块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网脉状矿体组成,成矿元素以Zn-Cu为主,伴生Ag和Au等,矿石矿物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黝铜矿,及少量毒砂、方铅矿、磁黄铁矿等,矿体的矿石、矿物和成矿元素分带明显。矿体下盘含矿围岩蚀变范围几倍于块状矿体范围,由热液通道中心向两侧蚀变,有绢云母化±硅化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红海VMS型矿床应为产于火山弧环境伸展环境的Zn-Cu型VMS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凤山金矿床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西南15 km处,是近年发现的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床,Au品位(2 ~40)×10-6.矿床赋矿地层为太古宇单塔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矿床由Ⅰ号、Ⅱ号和Ⅲ号矿体及相关的蚀变破碎带构成,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分布.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细脉状—网脉状含金黄铜矿矿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多金属硫化物矿石和稠密浸染状黄铁矿矿石,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矿床具有明显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寨北山铜矿位于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成矿带的东段。矿体主要赋存于早石炭世玄武安山玢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石以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较少。围岩蚀变较弱,分带性不明显。获得矿区黄铁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337. 9±5. 7 Ma,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矿区硫化物硫同位素δ~(34)S值介于-1. 4‰~-7. 2‰之间,接近于幔源硫值;矿石石英中δD值为-105. 6‰~-96. 4‰,δ~(18)O值为0. 3‰~3. 2‰,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综合研究认为寨北山铜矿可能为一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着重研究梅县玉水铜多金属矿体中矿石的产出特征,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锌黝铜矿、锌砷黝铜矿、硫铜银矿、新发现的矿物硫铅铜矿( 暂定名) 等矿石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银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长汉卜罗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汉卜罗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矿体受东西、北东向断裂控制,主要以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石英斑岩、花岗闪长岩、安山岩内及不同岩性接触带。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毒砂、白铁矿、黝铜矿、银黝铜矿等。围岩蚀变主要在矿脉两侧发育,包括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Ⅲ阶段)。矿床形成可能与近同期的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相关,为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卡拉塔格红石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石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段的卡拉塔格地区。矿体产于火山岩—次火山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呈脉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和角砾岩型为主,矿石组构以梳状构造、晶簇/晶洞状等构造为特征,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为主,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矿区普遍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青磐岩化等低温蚀变组合;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脉、石英—硫化物脉以及石英—碳酸盐细脉;成矿流体以低温、低盐度的水溶液为特征。红石铜矿床地质与流体特征均与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一致,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冉丽 《矿产勘查》2014,5(3):467-473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近年来新发现了铜锌金多金属矿田,找矿前景良好。该区火山(熔)岩具有流纹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柱状节理等,研究其各自特征,推测岩浆的流动方向,并由此确定了火山机构C的位置,恢复了其古地貌为一自北西向南东倾斜的火山口。由于受北西向断层的影响,火山机构C在遥感影像图上呈蝌蚪状。根据火山熔岩的岩性和构造划分为两个喷发期次:早期的裂隙式火山喷发期,晚期的中心式火山喷发期。该区具有流动构造的火山熔岩与矿体的关系密切,具流纹构造的火山角砾熔岩区域多分布有脉状的黄铜矿,具柱状节理的玄武岩分布有浸染状的黄铁矿。卡拉塔格地区火山机构C从喷发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火山颈相→火山口相→近火山口相→远火山口相。研究卡拉塔格地区火山机构的地质特征,以期为在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天山卡拉塔格梅岭铜(金)矿床是在东天山地区新发现的矿床,赋存于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中,由细脉浸染状和热液脉状的铜矿体组成。文章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M1号矿体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结果表明:M1号矿体的黄铁矿热电导型以N型为主,总含量达到62.82%,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200~270℃,属于中低温矿床;黄铁矿热电导型及热电性参数特征反映出矿体被剥蚀到中部偏下的位置,向深部仍有一定规模的延伸。  相似文献   

9.
Gogne矿区位于厄立特里亚西南Bisha-Zara成矿带内,该成矿带已发现Bisha超大型VMS矿床及大型Zara金矿床。Gogne VMS矿床主要赋存于“双峰式”火山岩系中,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喷发及沉积期。火山沉积作用是矿床的首要控矿因素,具有明显喷流沉积特征。钻探取心硫化物矿石具他形晶粒结构,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热液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沿石英脉或构造裂隙可见闪锌矿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黄钾铁矾化等。矿体具典型的双层结构,上部为似层状、透镜状的块状硫化物矿体,下部为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或含矿蚀变体。结合化探圈定的2个甲类异常,物探异常及VMS矿床低阻、中低磁特征圈定的4个较好异常区,对比Bisha矿区VMS矿床特征,综合分析Gogne矿区具有成为规模大、资源潜力高的VMS矿床富集区。  相似文献   

10.
云南普洱银子山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碲化物型金多金属矿床,其位于滇西三江特提斯构造带,属于澜沧江断裂构造-火山岩带中南段的云县—景洪弧火山岩带。矿体主要赋存于志留系—泥盆系大凹子组中,与矿区发育的火山岩关系密切,产于硅化英安岩、硅化凝灰岩、蚀变火山角砾-凝灰岩内,其中矿石矿物形态为细脉状硫化物和团块状碲化物的金品位较高;矿体形态总体具有脉状、透镜状、分支复合状等特征;矿石具有明显的交代残余结构、填隙结构,具有脉状、角砾状构造,无明显的沉积构造特征;自蚀变带中心向两侧具绢云岩化(含金)→硫化物(含铜、锌、银,伴生金)→青磐岩化的蚀变分带模式;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表明成矿流体总体呈还原性质,成矿物质部分可能来源于含矿火山岩。金主要以碲金矿、斜方碲金矿的形式存在,少量呈自然金形式。金矿化主要的成矿阶段(黄铁矿-碲化物阶段)的温度为150~280℃之间。矿床成矿年代可能为晚于(420.8±1.6) Ma。以上现象表明,银子山金多金属矿床为产于火山机构中的浅成低温火山热液碲化物型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5.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6.
高善学 《山西建筑》2011,37(30):127+211-127,211
为了预防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因铁芯多点接地导致接地电流超标而造成的铁芯发热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铁芯接地智能保护原理,并通过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实时监测,在检测到接地线电流超过国家标准后采取自动启动限流装置的措施,实现将接地电流限制在规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并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在线检修、评估、预警和风险分析,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玉玲 《山西建筑》2011,37(11):56-57
以锚索框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锚索框架支护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框架形式,阐述了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锚索材料,岩体条件,张拉器具和工序,外界自然条件和人工作业因素等,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对湿陷系数、本构模型和弦线模量等几种计算湿陷变形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对比原位浸水和载荷试验结果,湿陷系数计算湿陷变形误差很大,本构模型尚未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弦线模量计算湿陷变形最为准确.由于能够准确计算湿陷变形,因而能够按变形控制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中环线大柏树立交桥工程中需拆除预留两联高架桥。该文介绍了该工程采用人工破碎方法拆除的施工流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混凝土凿除,预应力释放,箱梁支撑系统设计和箱梁变形控制。经工程实践,使拆除工程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及该处交通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得以实施,为市中心交通枢纽处拆除高架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