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he Cathedral of No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roque monuments that has given notoriety to the town of Noto, collapsed in the 13th of March 1996, approximately 5 years after the earthquake of ‘Santa Lucia’ that took place in December 13th 1990. The collapse has pointed out serious deficiencies in constructive materials of pilasters, even in their capacity to support vertical loads. That is why the earthquake of 1990 has acted as ‘the last blow’, coming after a long period of fatigue. Instead, the geometry of the church results to be ‘good’, and for this reason the reconstruction design consists merely in new pilasters, well made with local material, the well known ‘pietra di Noto’ and the replacement is going to take place both on the right, in the place of the collapsed pilasters, and on the left, in substitution of the old pilasters, really not adaptive for restoration. In this way, and with few other interventions, the ‘new’ church should result capable to resist to earthquakes similar to the one that occurred in 1693.  相似文献   

2.
3.
4.
东正教“圣母大堂”折射的拜占庭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正教自二十世纪初期传入中国,目前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已日渐式微,然而在上海这个“万国建筑博览会”的艺术殿堂中,东正教堂特有的拜占庭建筑风格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新近修缮的优秀历史建筑——上海新乐路东正教堂(圣母大堂)为例,并将之与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及上海皋兰路圣尼古拉斯教堂进行对比,解析拜占庭建筑艺术风格特征,探索东正教宗教文化特点,体现出建筑历史渊源、文脉特征的查考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瑛  马骥 《华中建筑》2008,26(7):185-187
1840~1924年是山西教堂建筑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教堂大多采用欧洲传统教堂建筑形式。然而不同于近代开埠城市,内陆地区的外来建筑更多的受到当地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制约,并经由本地工匠的理解,实现其移植和落户的过程。该文以山西省朔县新安庄天主教堂为例,分析外来的教堂建筑如何在传统观念的诠释下,运用本地的建造技术,实现西式的建筑造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植根于本土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特色,以期为当代建筑追求本土化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德国科隆在二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而科隆大教堂得以幸存。但是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作为世界遗产的科隆大教堂,其保护也同样面临着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并一度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单”。后来经过设置合理的缓冲区和营造多样化的步行环境,不仅通过商业、旅游业的振兴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大教堂获得了良性的保护环境,为该市提供了一条经济振兴与文化遗产保存的双赢道路。这为我国协调城市文化遗产及文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上海郊区特色村落规划调研工作的概况。就上海周边9个区20个镇78个村落和地区现存的历史建筑的情况进行了专项分析研究,对目前上海郊区村落历史建筑的现状给出基本描述,提出村落历史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数量锐减,分布不均衡;完整度低,保护环境严峻;类型丰富,保护技术难度大。对于上海郊区村落历史建筑保留与再利用工作中较普遍的几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上海郊区村落历史建筑保留、再利用工作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贵祥 《建筑师》2019,(4):12-14
<正>今年适逢《建筑师》杂志创刊40年,受杂志编辑部的邀请,要写一篇相关的纪念文字。也许因为自己原本就是《建筑师》杂志中有关理论与历史栏目方面文章的忠实读者,也曾经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拙文,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犹豫地答应了。《建筑师》,从这本刊物的名称看,似乎更像是一本以集建筑设计创作实践一线的建筑师,及其作品介绍与分析为主要目标的建筑设计类、建  相似文献   

9.
广州黄埔古村现为高层楼宇包围的“城中村”,因在广州外贸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早年被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幸免连根铲除、全部拆掉的命运。有趣的是:黄埔古村现毗邻“广交会”新展馆,有幸获得与当年十三行“港-市”关系重构的发展机遇,可望实现保护历史文化与推动游憩商业的“双赢”。对此,本文主张认定真正的保护、开发、经营主体,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古村遗存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发挥区位优势,把有地方性特色的游憩业嫁接到广交会的国际化会展业上;发挥通商口岸开放性的文化精神,保持古村社区空间的环境艺术魅力,有机结合城中村市政设施的改良,打造国际化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建于1876年的贵阳北天主堂作为早期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外来宗教建筑,是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实例,是“文化承续”的产物。本文探究其历史演变,考察其建筑现状及特征,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